第337章 辽东之战(四)


                 甘宁确实很猛,带着两百手下一路杀穿了乌桓军营来到土垠城下。

  最嚣张的是他并没有让守城的士卒放吊篮将他们弄上去,而是让守军打开城门,大大方方的将他们迎了进去。

  甘宁能看到蹋顿就在对面的军中,他一脸不屑的看着对方,最后还假意前突吓唬了蹋顿一下后才最后进城。/

  可是甘宁很猛又能怎么样呢?两百士卒在守城中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突袭确实是今日乌桓人退兵的直接理由,可他的作用真就没有鲜于辅烧毁攻城槌的作用大。

  多年前的恐惧再一次在乌桓人心中滋生,那个庞大的帝国如同大山一般压在乌桓人心头,他们以为四分五裂的巨龙已经死了,可残存在血肉中的威压依旧令人震颤,依旧让他们不敢轻易亵渎。

  太阳逐渐西斜,这一夜土垠的百姓睡得很安稳。他们从不害怕外敌入侵,嗜血与搏命刻印在了他们每一个细胞之中。他们只是担心自己失去勇气,失去一个汉人应有的尊严。

  这一刻时间仿佛回到了四百年前,那时的幽州是汉匈的主战场,包围与反包围简直如同喝水吃饭般司空见惯。那时幽州边上还存在着一个庞大而又恐怖的帝国,那时的幽州百姓嚣张到连匈奴都不放在眼里。

  白天他们和将士们一起抗击匈奴保家卫国,夜晚则和街坊谈笑风,嘲讽城外那鬼哭狼嚎般的歌声。

  就如同现在这样,乌桓人在城外为死去的族人唱着哀伤的歌,调子诡异而又悠长,像极了豺狼野狗春日里发情呃呜咽。

  幽州的百姓都知道这是胡人的招魂曲,希望阵亡的死者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希望他们能够安息。

  幽州百姓可不想他们安息,有些嚣张的破口大骂,用恶毒的语言诅咒着那些不得好死的胡人,让他们招不到族人的魂魄。

  不过乌桓人能不能招来魂魄不清楚,他们却招来了另一样东西,一种打乱了所有人计划的东西——雨。

  说起来这还是幽州开年以来的第一场雨,百姓们听到落雨的声音欢呼雀跃,终于下雨了,再不下雨庄稼就要干死了。

  然而除了百姓,所有人都不高兴。

  首当其冲的就是甘宁,看着雨水不停的骂骂咧咧。鲜于辅失血过多陷入昏迷,做为土垠最高的军事长官,甘宁接替了指挥的任务。

  以甘宁的性子,保全土垠不是第一位的,干死那些乌桓人才是最重要的。

  他定下的计划是明日白天亲自带队烧毁两架云梯,晚上直接端了蹋顿的大营,一举灭掉乌桓人。

  一场大雨浇灭了他所有的想法,别说干掉乌桓人了,明日能不能点着火都是个问题。

  同样不爽的还有蹋顿,他如今不仅时间不够了,人还有些怂了。大汉还是那个大汉,猛人无数,他搞不赢。原本他想着明天再试一次,现在天降大雨,硬生生打断了招魂仪式,这是一种很不吉利的现象。他想撤……

  当然,最不爽的还是典韦和安延,两人拼命带着自己的麾下士卒向土垠进军,可惜一日百里已经是极限了,想要两天到达根本不现实。

  如今好了,一场大雨下来,他们连急行军都做不到了,只能慢慢蛄蛹。

  典韦受不了这种速度,他将部下扔给了范方,自己一人朝土垠的方向大踏步走去。

  安延难以理解典韦这种莽撞的行为,不过还是愿意给典韦提供一匹战马。

  好在狗骑兔子这种荒唐事没有发生在典韦身上,他无视了安延的援助。相比于骑上战马后六条腿赶路,他更相信自己的双脚。

  迷雾重重的辽东战场在这一夜发生了很多事,各路斥候终于发现了乌桓人的计划,他们攻破肥如、令支、临渝、海阳四县,征发四县百姓摧毁了保护辽西以及整个幽州的长城屏障。

  破环总是比建造更为轻松,如今整个辽西的长城竟然被推倒了一半。

  这种程度的破坏军事意义并不大,长城毕竟是个建筑,汉人能用没道理胡人用起来就会拉肚子。

  若是入侵中原的话翻过了也就翻过了,根本不需要将其彻底推倒。

  不过这么做却有着极强的政治暗示,长城除了防御作用以外还是一种象征,千百年来汉人用着极为坚毅的精神铸就了这道难以逾越的城墙,如果它毁了,汉人的意志也就毁了。

  听起来似乎很搞笑,可是在这个时代还真就是这样。百姓们对很多事物都抱着极其强烈的崇拜之心,很多人一边哭泣一边毁掉自己的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