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辽东之战(三)


                 有人认为群体的思维是强大的,他们包罗万象,集合众人之力查遗补缺。

  有人认为群体的思维是愚昧的,他们泯灭掉了思维的无限可能,让所有人趋于同理。

  可不管持哪种观点的人都认为群体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和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是群体的领袖,他也只是一个思想的承载体。

  鲜于辅从没想过自己能号召到这么多人,整个土垠的守军也才一千多,眼下不到半个时辰,他便纠集了两千民壮愿意和他一起赴死。

  如果将这些人放到城墙上,会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对防御有着极大的帮助,撑过今天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鲜于辅却不能这么做,今天过了,那么明天呢?后天呢?

  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让乌桓人感到恐惧,灭绝他们胜利的希望。

  望着很多拿着农具和菜刀的身影,鲜于辅很清楚再过一个时辰,这些人可能连两百个都剩不下。即便城外的乌桓人再弱也是兵,这些只是农。

  可是他没办法,他救不活所有人,战争注定有人要死,这个人也包括他自己。

  将城防的任务交给县令,鲜于辅下达了出击的命令。攻城槌就在北城砸门,这是一项风险十分巨大的赌局。

  当然,做为天下二流的将领,鲜于辅武力虽然排在末尾,军事能力却是相当靠前的。

  火牛阵这种从上古流传下来人人熟知的阵法被人屡试不爽,效果十分出众。可惜土垠并没有牛,不过土垠还有马,还有一百多匹驽马……

  嘭……

  嘭……

  北城门一下下晃动着,死顶在城门口的守军伴随着撞击声摆动着身体,尽管现在城还没有破,所有人都知道已经守不了多久了。

  攻城槌的破坏力惊人,不少士卒被冲击力震得口吐鲜血,有些早就已经死了,只是尸体在倔强的站立着,坚持着自己的职责,为自己守护的地方拼尽最后一丝价值。

  当一百多匹绑满引燃之物的马匹准备妥当后,鲜于辅命令守军打开城门。

  城门开启的一霎那乌桓人愣住了,可紧接着便是狂喜,想来土垠的防守力量已经不足以阻挡他们的脚步了,胜利就在眼前。

  乌桓人似乎高兴的有些早,下一刻狂喜就变成了恐惧,有些人似乎无法在这两个表情中自由切换,古怪的神色极其滑稽。

  百多匹火焰缠身,陷入疯狂的马匹爆发出了这辈子都没有过的能力,以极快的速度冲出城门,想要摆脱身上能要了它们性命的可怕事物。

  可挡在马匹面前的人就倒了霉了,战马无视了他们的存在,坚硬的身躯会将碍事的人撞得骨断筋折,宽大的蹄子无情的在他们身上踏过,将一切阻拦者纷纷踩成肉泥。

  伴随着一阵阵嘶鸣,马儿冲出了城门,冲乱了保护攻城槌的军阵,冲向了自己的末路。

  倒霉蛋儿们死成了一排排的,马蹄过后军阵被开出了一条条血路。

  机灵的人跳到攻城槌上或躲在城墙边逃的一命,他们都快恨死鲜于辅了。待到马群过后,数百人从城墙边冒出来,恶狠狠的盯着城内,盯着站在城池中央手持长剑的那个家伙。

  “杀!”

  长剑指向城外,鲜于辅的声音嘹亮。

  不是自己人喊出来“杀”乌桓人显然一头雾水,他们不明白鲜于辅哪来的这个自信敢一个人冲击他们的军阵。

  下一刻,无数挥舞着刀剑利器的百姓从四周的巷子中钻出来,嗷嗷叫着向他们发起了亡命冲锋!

  人多势众真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面对两千百姓的攻势,乌桓士卒有些乱了阵脚,一时间竟然被打退出攻城槌的范围,让鲜于辅有机会命人放火烧毁攻城槌。

  人们总是从各种说书先生的口中看到某某大将带着数百士卒拼死一战,出城烧了井阑、冲车,冲入军阵砍倒大旗之类的,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但难度超乎想象。

  古人很聪明,他们对这些木质的攻城器械保护得很好,尽管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是一次性的,可工匠们依旧在上面涂满了泥水防火。

  不仅如此,烧毁攻城器械不是点一把火就完了的,烧个小树苗还能看半天呢,何况是体积巨大的攻城器械?

  干这件事为什么都需要武艺极佳的无双猛将去做?因为你得看着它烧没了,在它燃烧期间必须要守护在边上防止敌军将火扑灭。

  鲜于辅几乎将攻城槌能够点火的地方都点着了,并且内心不断的在祈祷火焰能够燃烧得快些,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