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支援青州


                 贾文和的计划成功了,不是袁家兄弟对玉玺真的有多敬畏,而是袁绍有些遭不住了。

  袁绍在政争庙算上非常厉害,奈何武略实在不怎么行。

  正面阵地站袁绍自信自己绝对没问题,可青州的黄巾跟他打游击。

  军队一去平叛,黄巾就躲进山里。军队走了再出来劫掠攻占城池。

  徐州就徐州吧,也不是不行,至少徐州富庶。

  借着圣旨正好顺坡下驴,也没丢什么面子。

  不过在走之前袁绍给曹操来了个狠的,组织了一场大迁徙,拐走了几十万青壮劳力不说,一个兵都没给他留,所有郡县的士卒全部带走,守门的都没剩下。

  曹操哪能想到发小这么狠,看到袁绍撤往徐州后屁颠颠的就去上任了,他觉得再怎么样青州也比东郡好,毕竟是一个州。

  可到了以后就傻眼了,库房里除了老鼠在撒欢儿以外什么也没有。

  更要命的是除了北海郡哪都不太平,济南、齐国、乐安正在闹黄巾,东莱正在闹海贼和黄巾,平原郡他还管不着。平原县在河北,挨着王芬的地盘,王芬顺势就接管了,和他划河而治。

  这一刻曹操想回家,他不想玩儿了。什么狗屁振兴汉室,打个鬼的袁家反贼?两手空空拿什么打?

  好在鲍信够意思,出兵出粮帮曹操平叛。

  河东卫氏的人也在往外掏家底儿,青州这种状况在他们看来非常好,有足够多的机会能占据大片土地,所以他们投资的一点儿也不小气。

  关键时刻曹操想起了王弋,那位在幽州可是个大户,自己上了贼船还是被王弋拉上去的,没道理他不出一份力。

  于是曹操派曹仁带着自己弟弟曹纯去幽州找王弋帮忙,他是真没办法了,堂堂一州州牧到达任上的第一顿饭居然是老乡接济的,这谁受得了?

  王弋这段时间过得还不错,年初的招募信有了回音,很多人都比较给他面子……吧?就当是给他面子吧,反正大多数都是荀彧领去的。

  荀彧帮王弋找来了不少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戏志才和杜畿了。由于知道了王氏那点儿破事儿的原因,他没有举荐陈群。

  满宠举荐了曾经的同僚毛玠,这两位一个清廉公正,一个刑罚严厉,堪称绝配。

  其实王弋有些天真了,他的招募信能找到的非常有限,大多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收到的并不多,给他回信的也只有两个。

  一个是少年鲁肃,回信说有时间会去幽州看看。

  另一个就是孔融,他给王弋推荐了一个很能打的神棍——虞翻。

  王弋一直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绝对天才,所谓能文能武说的大概是文韬武略而不是武艺,虞翻算是给王弋上了一课。

  虞家是会稽大族,王弋的人想要找到他很容易。

  虞翻已经收到了孔融的信,见过来找他的人之后,身为家主的虞翻一个人拎着一杆大枪就和王弋的人去幽州了。

  到了幽州之后虞翻没有先去见王弋,而是去找了蔡邕。

  姗姗来迟的王弋被两人辩论经学的场面都给看傻了,蔡邕跳着脚指着虞翻一顿输出,虞翻也不尊老爱幼,讽刺的话刀子一般扎在蔡邕心尖上。

  辩论完之后虞翻又用枪术放翻了暂时充当护卫的王正和王奇。笑傲小说

  最后跟王弋侃了一下午星相卜算……

  王弋觉得这位就是个神人,当代需要掌握的知识就没有他不会的,甚至连医术都会。

  听完王弋的一些基础防疫理念和缝合处清洗理伤口的猜想之后,虞翻向王弋举荐了华佗,并且答应留下来任职。

  王弋也想找华佗,问题是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找不到……

  王弋其实并不缺人支持,特别是士人。

  有卢植遗言的加成很多士人都想去投王弋,但却被一个人压住了,那个人就是郑玄。

  郑玄和卢植的想法不同,卢植大概想不到天下会因为自己变成这幅模样,郑玄却亲眼见到了。

  他知道现在王弋很缺人才,却不缺擅长经史子集的人才,或者说不需要这种人才。

  郑玄早早就看穿了王弋的行事本质,所以一直在帮他筛选,选出王弋真正需要的人。

  原本郑玄还想在等等,等到多凑出几个人来一起给王弋送去,可一个偶然间听闻的消息却让他等不了了,王允似乎对幽州有想法。

  郑玄派出自己的弟子崔琰去辅佐王弋。

  这个人选是有讲究的,首先崔琰出身冀州大族崔氏,这个崔氏就是后世有名的清河崔氏的前身,对世家内部争斗的门道一清二楚。

  其次崔琰这个人剑术很好,关键时刻能帮助王弋抵挡刺杀。

  最关键的是崔琰刚正不阿,是非对错分的很清楚,敢于冒死劝谏。

  选中崔琰是郑玄最后的一点儿私心,师兄卢植惨死,这算是他为卢植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而且选中崔琰还是郑玄和孔融讨论过的结果,举荐的人要能文能武、人品过硬、敢于劝谏以及家世显赫,虞翻也不是孔融随意想到的人选。

  看完崔琰交给自己的信之后王弋一时无言,不愧是弟子数千的大教育家吗?这份洞察世事的本领真的无人能及。

  崔琰也给王弋举荐了人才,他举荐了常林。常林举荐了一位王弋很需要的人才——梁习,农政的大佬。

  只是让王弋没想到这位大佬居然很快就派上用场了,有人告诉他外面有个叫曹仁的带着曹操的信前来求援。

  王弋不认识曹仁,却认识他的弟弟曹纯。

  王弋亲自迎了出来,看到当年那个被甄道揍得满头包的少年如今居然有了些气度,于是笑着问:“怎么?这回练好武艺来找场子了?”

  曹纯有些尴尬,行了一礼说道:“王幽州莫要嘲笑我了,当年年轻气盛……这是我长兄,姓曹名仁字子孝,我们是来求援的。”

  “还当年年轻气盛,现在你是有多大?死板的跟个老头子一样。”王弋揽住曹纯的肩膀对曹仁说道:“子孝,里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