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年第一战


                 四月,清风徐徐,溪水潺潺。

  江北的绿荫已经连成片,空气中的温度也在提醒着生灵酷暑已然不远。

  鸟儿们……抱歉,没有鸟。六安城下五万大军足够吓跑任何有好奇心的生物,就连六安城里的人也心惊胆战。

  一个月下五城,这样的战绩足够傲人。

  但这支部队的统帅张勋却没有一点儿开心的意思,阳泉、萝县、安丰、雩娄、博安,这一路走开都是在赶路,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可以说是一路急行军至此。

  他总觉得有些不对,根据情报说庐江太守是刘勋。这个人张勋知道,暴躁易怒、贪财好色,为将者所有不应该有的习惯他都有。

  就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会挡在六安这个地方?难道他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啊……

  已经没有时间给张勋思考了,他需要尽快到达指定的位置。

  “传我将令,攻城!十日之内,拿下六安。”

  张勋将一支小旗交给纪灵,不多时营寨外面就响起了隆隆的鼓声。

  三千士卒排成队列,有的扛着梯子、有的推着冲车,开始向六安城逼近。

  城墙上,刘勋看着城外张勋的士卒眼中露出诡异的光芒。

  “放箭!”

  一声令下,箭矢如雨,泼洒在大地上。

  一声声哀嚎连成一片,响彻战场。

  但是很快,这些哀嚎声就不再刺耳了,纪灵又投入了三千人,喊着号子冲向城墙,

  一时间张勋一方士气大震。

  城墙上的武侯们指挥着手下士卒还击:“放箭,放箭!滚木,丢滚木!礌石,礌石!砍断梯子!推倒!推倒!”

  一时间爬城的士卒遭到重创,没有一个人能登到一半。

  尸体在城墙下逐渐叠成了堆,后面想要爬梯子的人需要踏着同伴的尸体才行。

  “放箭,逼退他们!”

  纪灵三尖刀向前一指,身后漫天箭矢向城墙飞去,刘勋的士卒被射得根本不敢露头。

  桥蕤站在一座箭楼上看的眉头直皱,这样打不行,这才多久,已经填进去一千人了,士气都快没了。

  他快步走下箭楼来到中军大帐:“张帅,强攻不行。对面准备的非常充分。要不我带人去东城试试?”

  “有多少死伤?”

  “我来的时候已经过千了。”

  “让纪灵回来,休息两天讨阵吧。”张勋将一枚小旗交给桥蕤。

  他当然不是真的打算休息两天,这次也不过是佯攻而已。六安城四处透着诡异,虽然是个大县,可这种防守也太完备了。

  鸣金的锣声响起,士卒们掉头就跑,后悔爹妈没给多生两只脚。

  实在是太可怕了,原来战场就是这个样子,募兵的时候也没说要拼命啊!

  纪灵等到所有士卒都回到营寨后才走回去,他要防备对方趁势掩杀,不过这次显然不会。

  刘勋并不想出城追杀。

  “陈帅。”纪灵走进营帐行了一礼,将令旗交还后说道:“我估计六安至少有一万人,除非他刘勋疯了将所有人都调到南城,否则不可能这么轻松阻挡我们得攻势。”

  “明日休整一天,后日你去讨阵,能阵斩了他不要犹豫。”张勋一边吩咐纪灵一边思考,他有些忐忑,觉得这是个圈套。

  不知为什么,张勋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看着他,让他不寒而栗。

  张勋是对的,不仅有双眼睛在看着他,而且已经打算对他动手了。

  这一次参与瓜分天下的袁氏族人比较多,袁术没有选择寿春作为老巢而是选择了吴县。

  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因为袁基在汝南起兵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的班底,他只能想办法从江东士族身上找回来。

  不过袁术也不蠢,他在寿春放了一个足以镇守一方的人——吕笵。

  再配合上李丰和梁纲,袁术相信没人能攻破九江郡,他将有大把的时间收服江东士族。

  九江富庶,庐江贫瘠。只要有脑子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先打九江,庐江随便打打就下来了。

  袁术也没将庐江当回事儿,九江郡光寿春他就放了三万人马,后娘养的庐江郡总共只有四千。

  袁基的计划很聪明,从正面他根本就打不进九江郡,于是他干脆让主力去打庐江。

  打下雩娄之后拐个弯儿就去打六安,若是能打下六安张勋的下一站就是合肥、成德、寿春。

  若这个计划能得以实施,到时候袁基带人攻破下蔡两军合围之下,寿春不可能守得住。

  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可惜被吕笵看穿了。

  袁基用兵之道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兵贵神速。只要够快,他相信没有谁能够阻挡自己的脚步。

  但是想要快,

  靠两条人腿是不行的,他需要马,大量的战马。

  身处中原腹地想要获得战马只有三个途径,凉州、并州、幽州。

  可以现在的形势根本去不了,就算买到了马也运不回来,不管路过谁的地盘都会被抢。

  直到有个商人从幽州带回来二十匹战马,走的是水路。通过长江沿着海岸走就可以去幽州,水路的贼人还不多,比起陆路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袁基心动了,什么九江庐江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要长江!这也是他为什么出兵打袁术的原因,他不光要打袁术还要打广陵,这样才能控制制江权。

  也活该袁基倒霉,年会结束之后王弋深感人手不足,他给很多自己知道的名人写了招募信,详细介绍了幽州未来的前景,吕笵就是收到信的其中之一。

  吕笵还在犹豫要不要去的时候探子报告袁基出兵了,目标是庐江郡。

  庐江有什么好打的?除了山就是水。

  仔细研究过地图以后想到了王弋的信,忽然灵光一闪,亲自带了两万人来到六安,命令刘勋收缩防御积极募兵。

  也就是说六安城里不是一万人,而是三万人。现在出城和张勋正面硬刚也是不怂的。

  吕笵不是刘勋,办事儿不可能不过脑子,他带了一万人埋伏在安丰。

  如今吕笵眼前有五座县城供他驻扎,随便他断了张勋的后路。不过他也不着急,连续胜利会滋长敌军的骄傲,骤然受阻必定会让人产生厌战等不理智的情绪。只要刘勋将敌军拖住一个月,他就能将这五万人全部吃掉。

  吕笵的计划堪称完美,这就是战略家与将军的差别。他并没有将胜负放在六安或者寿春上,而是将对决的战场上升到了袁术和袁基。

  天下大乱刚开始没多久,袁基手上的兵马一定不多,撑死也就十万。只要吃掉这五万人,袁基就会元气大伤,数年不会有力量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