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114章 火烧长安

公元一二一七年三月,蒙古大将三木合把阿秃儿遵照成吉思汗旨意,率领所部一万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至京兆府城下,即“千年帝都”长安城。

 三木合把阿秃儿在华州就打听到京兆知府是女真人,所以决定不再劝降,直接打进城去。

 京兆府位于渭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依灞源山地;西临太白山。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西周时期,即为国都,称为“丰镐”。汉朝时期,汉太祖高帝刘邦定都于此,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朝时期,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造新城大兴城。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五代时期,后梁改长安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曾经有意从东京开封府迁都西京河南府(即洛阳府),将京兆府改为西京,最后由于部下反对,只得放弃。后被女真骑兵攻占,仍为京兆府,属西京路辖。

 和山西、陕西很多州府情况一样,京兆府内也无正规军驻守,京兆知府率领一万余预备军在城墙上布防。

 蒙古骑兵兵临城下,京兆府守军还未关好城门,蒙古骑兵就杀入城中,直接上城墙攻击京兆府守军。京兆知府赶紧指挥一万余预备军向蒙古骑兵反击,可哪里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蒙古骑兵消灭。

 占领京兆府城墙后,三木合把阿秃儿命令大军紧闭城门,留三千人马守城后,率领七千人马继续进攻京兆府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三木合把阿秃儿所部顺利攻占了京兆府衙。

 京兆府是大府,城内百姓超过五十万,可是京兆知府已死,又没人来组织百姓进行抵抗,“群龙无首”,五十万百姓成为“待宰羔羊”。三木合把阿秃儿命令士兵到处传达他的命令,只要不抵抗,城内百姓都可安居乐业。于是城内百姓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此时蒙古骑兵也十分疲惫,于是三木合把阿秃儿一边派人向北打听金军动向,一边命令所部人马在京兆府内休整。

 此时完颜赛不已将陕西的绝大部分金军调到胜州和西夏大军对抗,得知蒙古骑兵偷袭京兆府,又惊又怒,要知道京兆府可是千年帝都啊,又是陕西政治中心,京兆府丢了,和丢了西京大同府罪过一样大。但是完颜赛不不知道如何决断,如果班师救援京兆府,那么陕北各州府肯定落入西夏大军手里;如果置京兆府不顾,陕南各州府又会落入蒙古骑兵手里。

 完颜赛不思来想后,想到一个折中办法。此时集结在胜州周围的金军达到十万人马,其中两万人为将领,配有战马,完颜赛不又从普通士兵中挑选几千优秀士兵,组成一支三万人的骑兵队伍,回师救援京兆府。回师路上,又从各州府征集一批战马,发给没有战马的新征骑兵。剩下的七万步兵,则分配至陕北各州府,由当地知府指挥他们和预备军共同守城。

 三木合把阿秃儿收到完颜赛不率领三万人马救援京兆府的军情后,也在思考下步应该何去何从?三万金军骑兵对一万蒙古骑兵来说,应该不足为惧,但是被牵制在京兆府城墙内就不太好了,蒙古骑兵本来就不善于打防御战。于是三木合把阿秃儿决定把队伍拉出城外和金军打野战。

 三木合把阿秃儿命令所部人马补齐军需粮草、战马弓箭,然后一把火把府衙、府库烧了,又把城门、城堡毁了,把所部人马拉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