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路人不平凡 作品

序二 天地初开 万物皆有灵(第2页)

 其中便包括始祖长明子,以及近万年后的一个年轻人。但那已经是后话中的后话了。

 …

 话接方才,始祖长明子成为人间第一位修炼者后独得天下九洲天地气运馈赠,修炼之路百年畅通无阻。

 可就当长明子即将练成金丹踏入八重山时,终究难逃世俗中无形心魔,最终走火入魔,道心崩坍。结出的金丹暗淡无色且布满裂痕。

 当时他便知晓此生修之路再也无法更上一层楼,于是始祖果断放弃修炼。回到了他已经许久未见的山下世俗人间。用了一百余年云游天地山河,足迹遍布天下九州,并将沿途景色当地风俗结合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

 当他云游至南云陌洲时,更是收取了一位少年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

 据史记载。

 太平三百一十二年,长明始祖云游南陌,见市井布衣乞儿拾一富贵之人荷包,归矣,富贵人谴其盗财,杖之。

 乞儿轻抚裳尘离去,祖欲抚伤情,然乞儿未有愠色,欣然曰:“自以为善事,虽不得其解,自安矣。”祖大喜,收其末徒,赐名参半,载其而行。

 就这样,参半这一位出身贫寒的市井乞儿摇身一变成为了修炼界始祖的关门弟子。

 当长明子四年后回到中土宗门便在祖师堂收取少年参半为关门弟子,并指定他为下一任宗主时。

 整个宗门乃至整个修炼界上下,一时间陷入沸腾之中。

 于是年仅八岁的参半随着始祖游历山河四年后,成为这方天下的宠儿。又受到了来自始祖,以及宗门数位有着修炼界奠基人之称的长老传授的仙家法术。

 作为一个自幼就在市井流浪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的少年,突然得到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天大机缘,就算拼尽性命也要把这桩因果把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的修炼,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万中无一的修炼天才。不过二十六岁的年纪就独得天下亲赖,一人汲取中土半数武运馈赠。走到了前人所谓的止境七重山。并在八年后冲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八境。

 参半早在闭关之前就做好了枯坐数年的准备,直到一束金光将整个天道宗方圆数十里的漆黑的夜空点亮之时。

 人间第一位八重山修士终于在中土现身。

 而参半这时才知人间早已过去五十余年,自己的恩师始祖长明子也已在三十年前驾鹤仙去。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太平三百八十三年,参半继任天道宗宗主之位,成为新一代修炼界领头人。

 他遵循始祖留下的遗笔,将《万仙始录》编纂完毕,补齐第八境金丹的修炼方法,并在书中细述了上千种仙法符箓。简化排版成书,提供整个门派近十万弟子的日常修炼。同时遵循恩师遗愿向九洲俗世王朝以低价出售。

 终于在参半宗主的和天道宗整个宗门的推动下,世俗间各大王朝相接掀起修炼热潮。

 随着各地修炼者不断涌出,天道宗也顺势在天下各洲开设大小分宗,很多尝到甜头的散修也见势纷纷相仿天道宗开设修炼宗门。此时的宗门弟子登记在册之人已有数百万之多。

 与此同时。三教百家争相兴起,百花齐放。九洲上下顿时大小修仙门派林立,整个修炼界可是好不热闹。

 …

 但当一切浮华褪去后,留给世人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

 修仙的狂潮同时也彻底掀翻了曾经的武林江湖。侠客们不再崇尚原有的刀剑江湖人情世故。而是竞相争抢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修习的秘法,甘愿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不少江湖人士贱卖掉自己傍身的兵器,放弃了自己江湖中的地位。只为求得一张所谓的符箓法器或者一个修仙门派的外门名额,

 少数修

行天赋极快高,修行速度极快的仙人们,便在江湖‘门’,‘派’的基础上,设立“宗”门谱牒传承。完全仿照天道宗开设祖师堂,打造几乎完全属于本洲的宗门势力。同时对外宣称除本洲王朝势力外的所有土地均为仙人领地,里面所有的修炼资源自然也归宗门所有。

 各洲“宗”字头的仙家势力由八境金丹修士开始牵头垄断《万仙始录》的销路,以防这本记录数百种仙家术法的“双刃剑”流往外界,并将此书定为人间**。

 凡持此书者,若想活命。就需将其交给本洲宗门势力,再由“宗”字头势力统一焚毁。经过几十年间不断打压门派对外扩张。一时间几乎吞并了整个江湖的大小门派。

 于是就连许多庞大王朝的武林门派也名存实亡,原本隐居山林之中武林盟主之位成为了谱牒宗门的傀儡被推到台前,其余江湖散修则是各自抱团。

 逐渐与修仙门派形成对立的江湖逍遥仙和宗门谱牒仙两派。双方水火不容,百余年间打的是你死我活。动辄屠派灭门时常发生。

 但江湖逍遥仙与有着正统仙法传承的宗子头谱牒仙人比起,终究多是是半途出家的野路子散修。注定只能在历史的海洋中掀起阵阵涟漪,但却无法撼动谱牒宗门这一座座钢铁堡垒。

 …

 很快一些宗门不满足于控制王朝江湖,开始将自己的势力延伸至周边小国。

 不过两百余年间。除去中土外的八洲无论大小王朝,背后皆出现修仙宗门身影。将原本王朝统治彻底打翻,世俗王朝与山上宗门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苛捐杂税,强征徭役。百姓民不聊生。

 --------------

 太平六百四十年,一位来自西玄落洲大夏王朝的七重山悟真境散修因为不满朝廷被一金丹谱牒仙师尉迟亦所操控。大夏百年国祚气运已被此人窃取多年,所剩无几。

 国仇家恨之下,他纠集在江湖中的数位散修,联手对此人进行暗杀。

 众人筹划此事数月,最终敲定计划。

 五位悟真境八位长生境共计十三位高手,于岁旦子时齐聚于大夏王朝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