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好干部二大爷

开粉条作坊的这件事情说了没几天,听杨老汉回家来说,上面已经批了,同意在杨家庄开粉条作坊。

 粉条作坊就开在原来村里吃大锅饭的大食堂。

 大食堂解散后就一直空着没用,正好那里有口甜水井,食堂里的大铁锅也还在,现在用来做粉条作坊正好。

 村里的大石磨也是现成的!村长又让村里的木匠做了几个大木盆。

 等试做的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村长就让自己媳妇二大娘牵头,协助杨绣枝带着村里几个村干部家的嫂子们在大食堂开始忙活起来。

 在村长媳妇二大娘的协助下,杨绣枝带着大伙儿把村食堂里里外外的卫生都打扫干净。

 摆开架势准备先做红薯淀粉。

 杨绣枝让来帮忙的嫂子们先把红薯洗干净,再把一个个红薯切成小丁,然后用石磨磨成粉浆。

 二大娘说这种手头上的活计平时大伙儿在家经常做,所以杨绣枝一说大家都说会做。

 没有粉碎机,光是切红薯就是个大工程。

 杨绣枝想到用擦丝板应该快些,可是村里哪会有不锈钢板这种东西,虽然自己空间家里有擦丝板这种东西,但是她现在也不敢拿出来呀?

 于是杨绣枝就只能放弃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刀切,慢点就慢点,反正这个年代劳动力又不值钱。

 说实在的手工做粉条程序繁琐不说,还忙碌累人。

 但是这也是目前杨绣枝能够想到改善村里人生活现状的唯一办法。

 等把红薯磨成粉浆后,剩下就是过滤了。

 用细纱布做成的“吊单”把红薯粉浆里面的淀粉冲洗出来,剩下的就是红薯渣,红薯渣是好饲料可以用它来喂猪。

 再等过滤两遍后就是沉淀红薯淀粉了。

 制淀粉的整个过程花的时间比较长,得要好几天。

 等浆水上下分层后,就把最上面的一层清水倒掉,然后继续沉淀。

 最后剩下的一层白白的湿粉就是红薯淀粉。

 杨绣枝让嫂子们把湿淀粉先用簸箕晒起来,晒干后容易保存。

 杨绣枝和二大娘带着人在大食堂忙着做准备。

 当然了!她们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村里人自然全都知道了。

 动用村里的粮食自然是大事情,于是村里有人支持,当然也有人反对。

 说酸话的人自然也有不少,说什么杨绣枝一个外嫁女跑回娘家村逞能、瞎折腾,浪费粮食等等。

 自然是说什么的都有,搞得杨绣枝心里是十分的郁闷,她这是招谁惹谁了?自己想做点好事儿咋就这么难呀?

 气的二大娘直骂道:“都是些眼皮子浅的东西,你们懂什么?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该是一辈子受穷的命。

 我侄女免费把做粉条的方子交给村里,现在还手把手的教给大家怎么做,末了还落得个埋怨。

 她这是招你们了,还是惹你们了?瞧你们一个个嘴碎的!简直是一个个都不知好歹。”

 末了还劝杨绣枝不要介意,说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穷怕了,也饿怕了,才会担心粮食被糟践了。

 这一点杨绣枝还是能够理解,要不然怎么办?难道就因为别人的几句酸话,真的就撂挑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