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与梨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规矩(第2页)

 曹轩却跟死硬死硬的太湖顽石一样,任旁人怎么劝说,都摇头不收。

 老船王问为什么。

 曹轩只得回答,画的不合眼缘,他不喜欢。

 刘船王脸色难看,拍着桌子怒声说,老子刚刚用可以在吉隆坡市区买一整条街商铺的钱,买了你的画,结果你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我,不知好歹。实在太不会做人了。

 曹老也很硬气的回道,买了自己的画,是船王对他的作品品格气节的欣赏,他感谢这一点。

 自己却对船王的画实在欣赏不起来,所以他不收,这是自己的原则,要是轻易违背了原则,他的画,也就不值吉隆坡的一整条街了。

 船王您也大概不希望让自己的投资这么快就缩水吧。

 船王本身是个艺术票友,跟不少名师学了十来的绘画和书法,他一连让女佣从书房取来了五幅画轴,张张都是让他自鸣得意的作品。

 曹老却一连在老船王越来越阴沉的脸色里,拒绝了五次。

 到最后。

 曹轩连表面文章都不作了,直接说,这些画都很俗气,没有收藏价值。

 餐桌上同来的画家朋友脸都绿了,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老船王不仅是大马几百万华人里数的上的大富豪,也是政商两界手眼通天的权贵人物。这么啪啪啪当面狂抽刘富豪的脸,真不怕被装麻袋沉海啊。

 正当他们开始担心,今晚还能不能平安走出庄园的时候。

 刘船王反而看上去不生气,只是平静的问道,这些年我请教过不少艺术家朋友,人人都说我的作品气质凛然,笔墨有序,若非俗事太多,无瑕他故,已经可以出道办展,名扬东亚了。

 他知道这话有水份,最多只能听三成。

 可船王从来都觉得,他要去安心从艺,从小往艺术圈发展,一、二线画家什么的不敢说,当个在本地小画廊里谋生,讨口饭吃的职业画家,还是轻尔易举的。

 唯有伱曹轩说我的作品俗不可耐,这是为何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时还不是老人的曹老反问道,你是信他们的,还是信我的。

 刘船王想了想,点点头说我信你的。

 于是曹老回答,以您的绘画天赋,想靠不饿肚子,不是不可能,得看运气。

 不过这些画作平平无奇,唯有其中一幅《日暮海风图》上的题字,笔法稚嫩了一点,但是单拿出来有灵气,不俗气,与众不同。

 看上去应该不是您写的吧?

 老船王闻言沉默几秒钟,忽然哈哈大笑,直接扔下满座宾客,站起了走出了宴会厅。

 少顷,他牵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男生走了近来,朝曹老鞠了一躬,然后让小男生跪下给曹轩磕头。

 这件事至今仍然被刘子明奉为生平最得意的事情之一。

 这么多年日积月累以来。

 高端的艺术小圈子里已然习惯了曹老的“规矩”,要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的人,极少敢送亲笔作品给曹老爷子。

 同样。

 要是曹轩家里的墙壁上挂上了谁的作品,哪怕是胡润艺术百富榜排名前三十的大画家,也是个值得发朋友圈长脸面炫耀的事。

 “顾为经,估计是不知道这事的。”

 老杨摇摇头。

 曹轩的三不买,五不收,不是什么大秘密。

 但也仅仅局限于能和曹老有日常接触渠道的上流圈子里流传。

 毕竟,谁想要送画给曹轩,也得够能有机会找得着他才是嘛。

 顾为经爷孙两个,定然没有人脉能接触这种上流八卦的高断的趣事秘闻的。

 “您这意思,让我直接回绝了他?”

 老杨心中暗道,曹老确实现在内心深处,还没有把顾为经当成他的亲传弟子看。

 曹老的原则是面对迎来送往的外人的。

 林涛、唐宁这样的徒弟是一家人,自然不在此列。

 自家徒弟,画的差,得埋怨老师教的不好,怎么能往外推呢?

 老杨本来就是想要看看老爷子的态度,到底收不收。

 当然,要是顾为经的作品能跳出那十二字之外,别开一方天地,这个问题也不存在。

 即使是街边乞丐所画,曹老肯定也会视若珍宝。

 若是真正足够杰出的画家,画出的足够杰出的作品,就算人家的目的本来就是从他这里扬名,曹老也觉得甘之如饴,甚至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老杨用脚跟想一想,也觉得顾为经在这种心态下画出的献礼作品,即便侥幸能逃脱“矫揉造作”这四个字,“笔意媚俗”也肯定跳不出去。

 曹老低下头,思索着没有说话。

 顾为经到底算不算外人,面对这个问题,老先生心中也少见的有些踌躇不定。

 电梯门滑开。

 老杨读出了雇主的犹豫,也识趣的没催促,他低头看了眼手机,主动岔开了话题。

 “曹老,稍等几分钟,楼外的事情我刚刚询问行政办公室了,他们回复说,应该是上周有摄影系的学生,希望拍摄以大学为主题的校园背景,想要把您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一部分作为运镜拍进去,他们的申请被校方已经拒绝了,外面应该是私自行为。”

 hfbk的绘画系是最近十年,才能挤近各种榜单前十名的新锐科目。以前的摄影系才是学校里最招牌的老牌强势院系,出过不少在柏林、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的文艺片名导。

 校园里的学生拍起电影来也很是正式,像模像样。

 “您在这里稍等几分钟。我给安保办公室打电话驱散他们,或着我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后门去。”

 老杨很烦这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建议道。

 让老爷子参加他们的学生电影,再成为免费宣传的工具,主意打的是不错,这些人付肖像费了嘛!

 “驱散这些孩子干什么,我这张老脸长得见不得人?可惜,他们应该事先知会我些,早知道应该戴顶精神些的假发来。”

 曹老爷子摇摇头,用手摸了一下头顶,轻轻将老人又细又软的头发整出一个好看的发形。

 “您就宠这些孩子们吧。”老杨无奈的摇摇头。

 曹轩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下步来,瞅着自己的助理:“对了,你走后门,这两步路我自己走。”

 “为什么?”老杨懵了。

 “那样不好看。”

 老爷子昂了昂脖子:“我才不要,在镜头里看上去像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子,走路还要让人搀扶,我还没那么老呢。”

 “好勒,您悠着点哦。”

 老杨无奈的停下了脚步,他自然不会立刻去走什么后门,就站在原地,目送着老先生一步步走近室外的阳光里。

 “对了,那幅孩子的画。”

 当曹轩的步伐恰好迈在明暗交界的分割处的时候,老先生又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

 “您说。”

 “让他向以前一样,先把照片发过来吧,要是画的太糟,别怪我没好脸色。”

 “明白了。”

 老杨点头。

 如果是外人,这幅画不当收。

 如果是弟子,这幅画应该收。

 让顾为经把画的照片发过来,即是曹老想看看他在心烦气燥之作品会不会差到无法入目,也是一种“法外开恩”的机会。

 “小朋友,看你的造化了。既然有胆子给曹老爷的寄画,多少也得有两把刷子吧,否则自己没脑子,怨不得别人。画的好是机会,要是画的太烂,谁都救不了你。”

 老杨心思转头,掏出手机打起字来。

 一个小时后。

 当曹老在家里吃完午饭,喝茶的时候,老杨已经拿着还带着打印机温度的画稿,走了过来,放在了他的眼前。

 曹老随手拿起老花镜,抬眼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