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要高悬 作品

第503章 中亚最大的铜矿带


 第503章 中亚最大的铜矿带

 “蒙军大部份都生活这一带,他们西边的伊希姆河,东边是夷播海——水草资源丰富。”

 夷播海西边是淡水,蒙军的东边是夷播海,充分利用着夷播海的淡水。

 “蒙军宫帐和勋贵在伊希姆河西岸,具体位置不知,因为那边蒙军太多,我军哨骑进不去-——”

 “去年波斯收到一波新铜钱,然后发现是仿造我们宋钱,追查来源后,确定来自察合台那边--”

 原来蒙哥带领大军和贵由出征,驻守的忽必烈加大了和宋军的交易,很快宋军发现有仿造的铜钱出来。

 现在宋军造钱技术相当好,外面的假钱很容易识别,但宋军一样会收,因为蒙军的铜钱含铜量甚至比宋军还高。

 “蒙军缺少其他矿,但拥有大量的铜矿,铜钱含铜量反而比我们宋钱高。”王虎说到这里笑了,sb蒙古人在做亏本生意都不知道,宋军收到假钱,直接融化,重新打造,每一贯假钱,能造两贯真钱,扣掉人力材料成本,还有能赚两百文左右。

 这些年随着宋军铸钱机的发展,铜钱质量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仿造,上面的字迹,数字,图案相当精美,无论高丽,日本,还是蒙古甚至南洋和中亚欧洲,都在用。

 尽管宋军铜钱含铜量低,但造的好看,又实用,很受欢迎。

 王虎简单说了下这次的任务,任务不重,也不用深入腹地。

 这可是中亚很有名的铜矿带,露天好采,后世成为哈萨克的炼铜中心。

 “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找到铜矿具体位置,蒙军没多少工匠了,据说很多工匠都征自罗斯和基辅公国。”

 “从谦州出发,约两千多里。”王虎说了下战略。

 他们锦衣卫的棉甲防护力不如军中的,这次随军出去,他两人也得各领一具。

 “咱们距离夷播海有多少里?”这时有人问了。

 现在他们铁料从罗斯,基辅等公国征用,铜矿自己采,打造兵甲,随时准备和宋军开战。

 说完之后王虎又指着地图,说了下行军的路线,最后叫道:“领棉甲和钢片,明早出马。”

 蒙军大概怕宋军不收他们的假钱,所以假钱含铜量比较大,宋军算了下有的赚,就当不知道,继续收,这样市面上蒙军的假铜钱也开始流通。

 但因为发现了铜矿,蒙军肯定会在夷播海北部布署重兵,所以也比较危险。

 “诺。”大伙齐齐应了声。

 这些宋军哨骑都是近十年老兵,骑射精绝,不弱于蒙军主力,打不过跑是肯定没问题。

 这是宋军特制钢片,共六片,前胸三片,后背三片,可插入棉甲,每片如巴掌大小,重两斤,十二片加起来也才十二斤,加上棉甲中原本的小钢片,宋军甲重不到四十斤。

 从屋子里出来,李宗旺带着朱华先去领军中的制式棉甲。

 蒙人在占据哈剌合林和漠北一带时,就有好几个蒙古国内的铜铁矿,后来被宋军占据,这些矿也归宋军了。

 蒙人逃到伊希姆河后,手中没有铁矿,然后只找到这个铜矿。

 棉甲不但防寒效果好,防箭效果也相当好,接着还得领钢片。

 这次因为窝阔台和察合台他们带着七八十万人迁居到这里,提前让这里人满为患,在各种工程中,居然提前发现了这个铜矿带,察合台大喜,全力开采,打造铜钱和器具。

 他们一行共十六人,每人带三匹马,保持日行一百五十里以上,不带札甲,战马都是精选细选,跑起来一定得领先蒙古人。

 “蒙军突然能造大量的铜币,主要是在夷播海北边发现一个露天的铜矿带--”

 防御力比六七十斤的札甲可能是差些,但对比蒙军还是有优势。

 蒙军冬季以锁子甲加毛皮衣,重量也在四十斤以上,少量会有汉式棉衣,但大部份是皮毛(主要是短毛羔羊所制)。

 如果着全轻甲不穿棉皮,冬天的蒙军也受不了。

 冬季双方骑兵负重差不多,宋军甲具防御效果更优。

 元月六日,王虎大手一挥,他们的哨骑率先出发,李宗旺和朱华跟在后面,能看到不远处还有十几队哨骑,大伙前后分离,断断续续的离开泰北府。

 宋军一人三马,带着睡袋干粮,各种肉干,后面两匹马的负重前期是没什么。

 他们第一站到谦州,进行了补给,从谦州出发之后,就慢慢远离宋军控制地盘,随身带的补给也有二十斤左右,但有三匹马,这点负重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宋军带的都是箭,没人带燧发枪,大伙都是骑射精绝的军士。

 他们六号出发,日行一百多里,八天到谦州,在谦州短暂休息,有受伤的战马就轮换下,元月中旬,出谦州城往西北方向,缓缓进入后世哈萨克地区。

 这边与阿尔泰地区交界,目前还能算宋军巡逻及稍微可控地带,蒙古人已经大举西撤,沿途几乎看不到人,以前没走的当地人都被蒙军撤走时强

行带走了。

 前面几天也没什么意外,走到第四天后,开始遇到蒙军哨骑。

 这时距离夷播海最东面也就一千里左右,看来蒙军比较防范宋军,还是派了少量哨骑。

 好在是冬季,蒙军哨骑不多,而且宋军有望远镜,其中王虎和李宗量各带了一個,老远能发现蒙军,每次都提前避让。

 这边是过去几年宋军哨骑来的最多的地区,论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宋军可能还超过蒙军。

 靠着望远镜和对地形的熟悉,宋军于元月下旬来到夷播海北,一百里处。

 这段时间宋军以打猎为生,带的干粮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一路过来近半个月,路上都没遇到过蒙古牧民,但靠近夷播海后,大量的营帐出现在他们面前。

 蒙军在这边采矿炼铜,不但有牧民工匠在,更有大股军队驻守。

 王虎和李宗旺更加的小心翼翼。

 这天上午,宋军分成两股,一半人在北面找高处画地图,王虎和李宗旺各带一人,共四骑悄悄找了个高处,用望远镜观察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