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78章 石中藏石(第2页)

卢灿终于在一个标号为0274的巨型毛料前驻足。

这是一块巨型的莫湾基黄皮料,卢灿目测能有三百多公斤,像一只三角锥,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独自成一标。莫湾基场口最著名的是黑乌沙料,不过,不代表没有其它皮色。

这块莫湾基黄皮料,通体开了两个窗口,都不算成功。

一处开在斜侧面,茶杯口大小,开片师傅打的是带状松花的顶部,很稳的开窗手段。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却是,这一簇松花竟然是罕见的“表松花”,绿色根本就没有嵌入玉质内部,开窗部位只露出一簇光亮的白棉,以及一丝丝的绿意。

显然是开窗失败,导致赌石师傅没敢继续往下片,转而选择底部的蟒纹处开窗。

第二处开窗倒是见到玉质,但也算不上优秀,仅仅为冰糯的花牌——行业内对“绿色不均匀”的统称。

卢灿围绕着这块预料转了一圈。

约一米高的毛料,中底部有一条带颟(满),犹如一条拧紧的绳子,其绳子一头,就是中部的开片处。如果从这一表现来看,师傅开窗选的真没错。

“带颟缠绿”,这是麻重仁先生研究翡翠毛料“颟”特征中,常说的一句话。

尽管现在缅北有关“颟”的研究,还不成体系,但事实上有经验的赌石师傅,已经注意到这一特征。怎么会没开出绿呢?

卢灿挺疑惑的。

他伸出木杆,将这块毛料旁边的两块“窗皮”挑动,翻了过来,看了看窗皮特征,又拿着竹竿轻轻敲击几下。最后直接用木杆将这块翡翠毛料捅倒,低头看了看底部。

心中有数。

他对工作人员招招手,“就它了!”

这位三十来岁的工作人员,应该是桑德拉家族的人,笑着点点头,又说道,“卢大师,时间还早着呢,您。。。。。。不再看看?”

卢灿朝他笑笑,“是你家的料?”

卢灿朝他笑笑,“是你家的料?”

这位工作人员挠挠头,笑笑,“温伯亲自看的,可能石皮太厚,他没敢继续切,一直搁在仓库中屯着,这次老爷将它搬出来,看看有没有识货之人。没想到您一眼就看中它了。”

哟,温·桑德拉看走眼了?将其扔到暗标区,转嫁风险。

卢灿笑笑,“你家老爷子,会感谢我的!”

其实,答案已经被这位工作人员说出来,这是一块非常罕见的“厚皮料”!卢灿估计,这块黄沙皮的皮下包裹层,至少有十公分厚度,区区五公分的切片,又怎能挖到宝呢?

见卢灿坚持,这位桑德拉家族的人,没再坚持,喊来几位工作人员以及一辆平板车。

卢灿趁着他们搬毛料的机会,又往前走了走。

不得不说,八十年代的缅北公盘,真是良心公盘,拿出来的货色,真心不错。

卢灿花费十分钟,又从明标和暗标区,圈出十多个标号。

总数肯定超过二十五标,至于吉瑞和杨坤能拿下多少,就看他们的运气。

略有些遗憾的是,卢灿并没有看完,大约还有一千多组标的,没过眼。

毛料很沉,三百多公斤呢,几个壮小伙子绳拉布拽,终于将其弄上平板车,送往开幕式现场。卢灿跟在队伍身后,热热闹闹来到台下右侧的切割机边。

随着彩头料的到来,台前顿时热闹起来,哪有心思听你在台上叨逼叨?

正在讲话的缅北矿务部领导,也很识趣,笑着结束话题。

桑德拉早就挤到卢灿身边,眉头皱了皱,这块毛料他当然认识,没想到卢灿竟然挑中“它”?

他偏偏头,轻声问道,“这块料。。。。。。有什么讲究吗?”

“石中石!”卢灿扭头朝他笑笑,“可能里面藏着一块你都舍不得出手的宝贝呢。”

“石中石?”桑德拉一愣,没听过这种说法呀?

超过十公分的厚皮料,后世又将其称之为“石中石”此时还没有这一说法。

其形成的过程,更复杂一些。

火山喷发,最先形成的是“蛋黄”,也就是内层毛料。又过了若干年,火山再度喷发,岩浆将这块毛料重新包裹起来,并将其表皮融化,部分翡翠的特征,融入外层,形成后来的表皮特征。但是,内部毛料的整体结构并没有改变,因而就造成了“石中石”的奇特结构。

这种毛料很少,绝大多数都被滚烫的岩浆全部融化,形成一整块新的翡翠料。

但不是没有,眼前这块就是。

道理一解释,就很清晰明了,桑德拉啧啧两声,感慨摇头。

因为皮壳较厚,卢灿的划线很凶,一条线沿着锥形底部,切入足足二十公分厚,另一条斜线,也带走十公分厚度。

“滋啦滋啦”的切割声,非常刺耳,不过,对于赌石客而言,这点噪音算什么?

大约十分钟,底部切面脱落,一块完整的废料掉下来,白花花啥也没有,但是,在主料一侧,则露出两寸长的深绿色色带。用水浇了浇切面,种地清澈透亮,老坑玻璃种!

老坑玻璃种深绿翡翠!一刀见阴阳,丝毫不浪费!现场顿时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