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品

第99章 宴请群臣,土豆美食自助餐(第2页)

  孙承宗咳嗽了一声,众人仿佛像是排练过的一样,朝着大殿中间跪了下去:“臣等谢陛下赏赐!”

  等行完礼了,孙承宗道:“诸位,动筷子吧!”

  片刻之后大殿内响起了群臣的议论声,平时口若悬河指点江山的大臣们,这会儿化身成了美食家。

  “这青椒土豆丝不错,青、白两色搭配,咸鲜清淡,不错、不错!”

  “醋溜土豆丝也不错,酸爽开胃,口感脆爽!”

  “老夫还是喜欢这炸土豆条,油而不腻,外酥里嫩!

  “小鸡闷土豆……”

  ……

  ps:据史料记载,青椒也是16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另外醋在夏朝就有了,北魏的贾思勰在其所著《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二十来种制醋法。

  这十数道土豆的菜,都是崇祯知道皇宫有土豆之后,指导周皇后做的,然后又交给了尚膳监。

  后世若是论哪个菜做法最多,非土豆莫属了。

  只要你想,蒸炖焖炒炸,煲烩烤卤腌,样样都行。

  皇极殿内,群臣吃的意犹未尽,他们没有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土豆,会有如此的做法,味道竟然还如此的美味。

  “冯大人,口感还不错吧!”

  “吃也堵不住你的嘴?”

  户部右侍郎冯僧桐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心中则是五味杂陈,前脚刚质疑口感不好的,后脚就被打脸了。

  足足半个时辰,群臣吃的差不多了,王承恩才叫上内阁四人和宋应星等三人到了东暖阁。

  “怎么样,味道还行吗?”

  “臣等谢陛下赏赐!”

  孙承宗拱了拱手,他们也都明白崇祯请他们吃饭的意思,尝到了土豆的美味,打消了顾虑,后面配合起来自然是顺畅的。

  “宋爱卿,按照农业研究院的职责,你觉得如何开展?”

  宋应星沉顿了片刻:“陛下,臣认为从四个方面走,第一,合适的土壤种合适的作物,

  第二、提高土地的种植次数,提高土地年亩产量,

  第三,研究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只要肥力够,产量都不会差的,

  第四,引进一些高产量的作物,如土豆和番薯,或者耐寒、耐旱、耐水性的作物,大明这么大,总能有合适的地方种植。

  目前臣只想到这么多……”

  听着宋应星的想法,崇祯差点都以为他是从未来穿越过去的。

  不愧是能写出被后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人,从这四点上就能看出他超前的思维。

  陈经纶听完也满脸的佩服,他们知道宋应星是落榜了四次的举人,没有种过田地,虽然对《梦溪笔谈》痴迷,但也是空有理论。

  如今听了这四条建议,才知道为什么农业研究院的院长是他了,种地可以慢慢学,总是能会的。

  但这种指导思想却是学不来的。

  “宋爱卿,你的提议很好,放手去做吧,农业研究院现阶段主要是推广土豆和番薯,

  其次要推广芝麻和油菜、花生,

  等这些都铺开了,再去研究其他的,包括瓜果蔬菜等等,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