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章(第2页)


    刘尧的神色,一如方才凝重:“大将军,此事非行不可么?开一个先例不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会连命都丢了。”




    “要是本王没有记错,当初老白相花了十数年时间,才在东陵大部分地区,建立种子仓库。就是因为阻力太大了。”




    白明微斩钉截铁:“非行不可,且需越快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刘尧默了许久,随即才开口:“此事你直接与本王说即可,何须费这口舌与他们说上这么多。”




    白明微道:“总得在众人面前争上一争,辩上一辩,才能让众人知晓,此事不是殿下你蓄谋已久,而是臣临时起意。”




    是的。




    既然两人已成同盟,那就需要互相信任与扶持。




    白明微的举措,刘尧不会不支持。




    然而这种支持不是盲目的。




    越是这样,该走的流程就一样都不能少。




    将来要是有人想挑错,他们每一步都行得规规矩矩,才不至于让人拿到把柄。




    白明微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在保护刘尧。




    保护他们的同盟关系。




    从她决心要支持刘尧的那一刻起,她从未想过要把刘尧扶持成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




    她的位置一直摆得很正,那就是尽好她身为臣子的本分。




    这时,刘尧看向俞剑凌:“你怎么回事?”




    俞剑凌一改往日的玩世不恭,变得尤为郑重:“殿下,江北灾情刻不容缓,臣支持的不是大将军,而是在帮江北的百姓。”




    刘尧负手,神色愈发凝重:“事关重大,本王不能立即回应,但是本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就算我们以最快速的方式推行这个决策,到时候带着名单入京向父皇先斩后奏,父皇心底也是不愿意的,更不用提那些迂腐守旧的士族之流。”




    白明微一字一句:“任何新的东西出现,都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万事开头难,倘若因此瞻前顾后,那么事情肯定做不成。”




    刘尧掷地有声:“本王并非瞻前顾后,而是担心你的安危啊,镇北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