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滑的喵 作品

第四百四十九章疑似老乡(求订阅求月票)


 虽然陈家没有分家,可二房,三房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做出头的事,至少老爷子和陈金水不叫他们过去,他们不会主动跑到前面去。

 这个时间是下午两点多,还可以再补个午觉。

 倾妍和元宝进到他们的房间,就看见黄金在里面,倾妍看向它疑惑的道:“你怎么在这边,是在等我们吗?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黄金摇头又点头,“没有遇到什么事,我是发现了一些事情来找你们说一下。”

 倾妍挑眉,“发现了什么事?陈金石今天带着你去哪儿了?”

 黄金回道:“先是在街上逛了一下,跟着他去看了一下他们家的店铺,中午带我去了如意楼吃饭,我就是在如意楼发现了些情况。”

 “什么情况?”

 今天听到两次如意楼了,看来不去一趟都有些说不过去了。

 倾妍一边在心里想着一边问道,然后就听黄金道:“我在那如意楼发现他们雅间里用的杯子,与丑丑空间里装牛奶的瓶子是一样的材质。”

 倾妍挑眉,要说玻璃这东西早在西周就出现了,所以宋朝有也并不稀奇,可那都是杂质很多透明度不高的,如果是和他们装奶的玻璃瓶一样,那就得是后世的了。

 “除了杯子,你还有没有发现别的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黄金回想了一下,才道:“他们的菜谱不想别的酒楼把名牌挂在墙上,也不是由伙计报菜名,而是,绣在白绢上,一张张这个大小,缝在一起,可以让客人拿在手里翻看,上面还有的绣了菜品的图案,就算不认字也可以看出来是什么菜。”

 黄金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了一下那菜单的大小。

 倾妍猜测道,难道是也有其他人穿过来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他们能穿过来,那别人也可以,谁能说得准别人就没有奇遇了呢。

 “今天晚上之前丑丑他们就追上来了,等明天咱们一起去如意楼看看,说不定会遇到我们的老乡呢。

 我们今天去的那个烟雨湖的湖心岛,我也觉得有点儿问题,但是用神识探查了没有探查出来,想着让丑丑看看再说,这回好了,两边一起看吧。

 本来还觉得这铜鼓县没什么特别的,明天就离开去飞来峰呢,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

 黄金听了她说起那湖心岛,有些后悔的道:“本来中午吃完饭陈金石也想带我去烟雨湖的,我想着看风景也没什么意思,就拒绝了,早知道就去一趟了,说不定那发现什么呢。”

 它之前就在相国寺寄居过,对寺庙里的格局和建筑风格还算熟悉,进去看看说不定还真能发现什么不对的情况。

 就光听倾妍描述,它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一般寺庙可不会建在人家楼阁的旧址上,尤其是有问题的地方。

 就算在旧址上重建,也是本身就是寺庙的旧址,基本上不会压人家有主的地基,这不是压人家后人的运势吗。

 “对了,陈家中门怎么开了,是来了什么重要的大人物吗?”

 倾妍想起这个问道,黄金比他们早回来,应该会知道一些吧。

 黄金:“哦,是陈氏的族长来了,好像是族地那边出了什么事,我们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我没好意思在那里听人家的家事,就先回后院了。”

 倾妍有些好奇是什么事,就压下自己的公德心,把神识朝前院儿探了过去,想着自己就听听,保证不外传。

 结果发现那里除了下人,已经没有陈家人了。

 难道那陈氏族长已经离开了?

 不能吧,这才来一会儿就离开?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吃过晚饭才走吧。

 想了想,也许人家已经谈完了正事,去了中院呢,于是她就又把神识探到中院。

 果然在那里,就在陈老爷子的院子里。

 那个陈氏族长也和倾妍想象中不一样,她以为怎么也得是个和陈老爷子年龄差不多的,没想到对方跟陈金水年龄差不多。

 看着倒是挺沉稳的,有一股习惯了当家做主的气质,可能是因为辈分的关系,虽然是族长还是对陈老爷子执的晚辈礼。

 陈氏族长后面跟着两个比较年轻的后生,看着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应该是他的子侄辈儿,估计是护送他一起来的吧。

 屋里面除了他们和陈老爷子,还有陈金水,并没有其他人。

 几个人坐在那里喝着茶说着话,倾妍听了听,发现他们在说关于葬礼的事,然后她又听了一会儿,然后终于听出了原因,原来是上一任族长,也就是这位族长的爹刚刚去世了,他是来报丧的。

 看他们脸上没有什么悲伤,应该是那前族长已经卧病在床许久了,俗话说百病床前无孝子,悲伤早就磨没了,大家也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至于为什么身为族长要亲自来这里报丧,那是因为陈老爷子是他们这嫡支一脉的,也就是他的亲二叔。

 作为亲侄子,死的是对方的亲大哥,肯定是要亲自上门儿报丧的。

 若是

旁支或者是比较远的亲戚的话,直接派家里面的小辈儿去就行了。

 可不要小看了古代的族长,因为现在这个时候政令不下县,许多事情都是族里头自己解决的,所以族长是相当有权威的,甚至可以决定自己族人的生死。

 相对的也是比较繁忙的,族里的大小事物他都要管着,大到开祠堂祭祀小到两家人拌嘴,甚至是各家的婚丧嫁娶分家,特殊情况下都可以代替别人休妻,就知道族长的权利有多大了。

 就因为如此,所以轻易都不会出族地,出来的都是分出去的分支,他们基本上都会守在族地里。

 那些出来的人发达了,也会回馈族里,买族田修祠堂族学,所以一个宗族族里只要能出一两个能人,那都过的不会太差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的宗族观念特别重,就是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有一个人犯事,也是全族落罪的,所以好坏两面也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