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janRW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恶魔麦蒂


 “虽然我听不懂,但我感觉你在骂我。”

 听到韩易抑扬顿挫,却倍显沮丧的“加密通话”,麦迪逊不禁莞尔,笑得像她最喜欢的奥派恩斯角夏令营里,那朵生长在她的宿舍墙角处,每年都会绽放的无名小花。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打断韩易的施法?

 因为麦蒂不太喜欢这样的他。

 确切地说,麦蒂觉得这样的他,并非她的专属。

 为什么?

 因为,自瀚音乐成立至今,堪堪超过半年的时间里,这家新生的音乐集团已经签约了数十位各种风格、各色背景的音乐创作者与录音室歌手。虽然这不是一份需要他们朝九晚五,每天到星荟大厦1001号报道的普通工作,平日里,大家也都像漫天繁星一样,均匀地散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洛杉矶、纽约、亚特兰大,甚至是伦敦,很难聚在一起见上一面。

 特别是麦迪逊-比尔,两首单曲相继冲进公告牌榜单前列的她,有的时候一天能坐三趟航班,飞四个城市,连自己的母亲一周都可能见不到一次,更不用说只是隶属于同一家唱片公司的同僚了。

 但即便如此,瀚音乐的签约艺人们,也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粘性。他们不仅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会互相关注,频繁互动,私底下还有一个专门的whatsApp群组。

 刚开始,这個群组里只有安妮-玛丽、杜阿-利帕、麦迪逊-比尔和碧梨-艾利什四个人,成立群组的原因也很简单——年龄相仿的几个小姑娘玩得到一块儿去,签约初期在洛杉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安妮-玛丽和杜阿-利帕又是英国人,比较习惯使用whatsApp而不是苹果手机自带的imessage,正巧麦蒂和碧梨也都是各类应用都精通的网瘾少女,于是,在安妮-玛丽和杜阿-利帕返回英伦三岛发展事业前,四人便成立了这个群组,以便继续保持联系,维系感情。

 后来,随着瀚音乐的不断壮大,群组里的新成员也越来越多。太平洋帕利萨德的创作营结束后,成员数量便超过了二十个。九月底的vmA颁奖典礼结束,总人数更是突破了五十人的大关。

 就连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狗爷,还有一向对互联网兴趣缺缺,连格莱美奖项评选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报名的拉娜-德尔雷,也在群里有一席之地。

 两人在群组里的活跃程度,可以说是光谱的两极。snoopdogg每天高强度网上冲浪,群里不管有什么信息,都能看到他用语音回复。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往群里扔各种各样的梗图,和不知道从哪里搜罗来的搞笑视频,也不知道是谁教他扒下来的。

 更令人捧腹的是,这个whatsApp群组不光能满足狗爷的社交需求,甚至连他的游戏瘾也一并满足了。每次手痒想玩《使命召唤》,狗爷就会在这个群里公开摇人,而同样喜爱电子游戏的波兹-马龙和Lilyachty,则是回应最积极的两个人。一开始,两个年轻人信誓旦旦,说要带狗爷在《无限战争》里杀穿服务器,但最后,却常常是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狗爷一枪一个小朋友,整场对局都在屏幕左下角霸屏。

 成长在富裕郊区的这帮新生代autotune工程师,跟现实里玩过枪的九十年代匪帮rapper,看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只用了两个小时,波兹-马龙和Lilyachty对狗爷电竞天赋的崇敬和膜拜便已经堆成了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原本那种带上个世纪的老年人玩玩现代游戏的想法,也变成了全神贯注的游戏技巧学习。

 波兹-马龙签约瀚音乐之后的第一首单曲《Congratulations》要11月4日才发布,最占用Lilyachty时间的raesremmurd联名巡演也还没有开始,至于狗爷,他这个神殿厂牌的Ceo,本来就是全公司最无事可做的闲职。于是,这支三人战队几乎每天都活跃在线上,而且越打越起劲,越打时间越长,到最后,狗爷甚至自掏腰包,把瀚音乐给他在星荟大厦1001号预留的办公室做了隔音,搬了三台ps4到公司,直接组起了线下局。

 是的,狗爷和波兹-马龙都住在洛杉矶,而在亚特兰大生活的Lilyachty,以筹备巡演为由,直接在星荟大厦三条街开外的贝弗利山半岛酒店,一口气开了十五天的别墅套房。

 每晚两千美元,这次来洛杉矶,光是住这一项,刷出去了三万美元的预授权,外加四千五百美金的押金。

 美国饶舌歌手大部分都在暴富和破产这两头来回冲刺,不是没有理由的。

 经理人赵宥真根本就劝不住,几次善意提醒后也放弃了尝试,只能跟utA沟通,帮他尽量多安排点演出,回回血。

 当然,Lilyachty来一趟洛城,不可能就在电视机前度过。白天跟狗爷和波兹-马龙在遭受sdf袭击的日内瓦大杀特杀,晚上,还有同样暂住洛杉矶,正在筹备自己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的migos三人组加入他们,与他们一道出现在西海岸的夜店场景里寻欢作乐。

 狗爷偶尔去,偶尔不去,主要看自己的

状态,和老婆的心情。但其他五个年轻人,刚好处于最容易被酒色财气侵蚀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欲望最为强烈的巅峰期。根本就不知道节制为何物,每天不看到日出,绝对不会合眼。

 特别是Lilyachty,《Broccoli》红遍美国的大街小巷,随便走进哪家夜店,坐上半个小时,绝对能听到一个不同的remericallysatissfactory”条款把你一直卡在合约期内动弹不得,但无论如何,到头来,最终决定权还是握在艺人手里的。

 强迫他们参与某个合作计划,大多数时候都会激起这些音乐人的逆反心理。以前的麦迪逊-比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小姑娘已经算是非常听话了,斯库特-布劳恩硬给她塞一堆迪士尼风格的青少年流行,也会跟她闹到最终解约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让签约音乐人觉得自己有选择的权力

,是稳定公司艺人阵容的最佳方法。若是事事大包大揽,专辑该怎么做全由公司说了算,那么,某一个发行项目失败之后,艺人必定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卸到公司身上,甚至连幕后运营团队也会觉得是公司把手伸得太长,应该给艺人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

 这就是人类的通病,在怪自己和怪别人之间,只要有得选,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怪别人,而且首选的目标,就是看起来不会出气吭声的“公司”这一经营实体。

 骂“公司”,而不是某一位“A&r”或者“经理人”,会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好受一些。欧美乐坛的艺人负责制,也是在这一次又一次冲突中建立起来的。

 每一个看似低效的不合理制度,背后都有它必须存在的无奈缘由。

 所以,除了一些韩易知道必定会在未来大获成功的项目之外,他给手下人的要求,就是尽量给公司造好一口不粘锅——可以循循善诱,也可以强势引导,但千万不要帮艺人拿主意。

 任何决策,都应该从艺人的口中直接讲出。

 因此,虽然艺人之间的串联,有可能会在未来给公司带来一系列的潜在麻烦,合约上的、待遇上的,都有可能,但总体来说,瀚音乐是非常乐于见到有这么一个whatsApp群组存在的。

 艺人之间能产生彼此欣赏的良性互动,并由此而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说明瀚音乐离建成一个可以独力运转的生态链,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不过,就像每位家长买ipad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用平板电脑来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只是方便他们随时随地看pornhub一样,麦迪逊他们建立的这个whatsApp群组,除了一小部分实用功能之外,大多数时候还是用来娱乐性闲聊的。

 聊什么?

 聊近期的行业新闻,比如坎耶-维斯特跟泰勒-斯威夫特声势浩大的《famous》事件,或者是弗兰克-奥申八月份刚刚发行,引得行业内一片震动的神作《Blonde》。聊年末即将开始的各类盛事,格莱美、金球奖、奥斯卡,不过,跟粉丝关注候选名单不同,群里面的艺人们,更关心到时候该住哪里,穿什么,怎么到会场。聊音乐制作方面的技巧与手法,采样、loop、插件,只要提到这一话题,群里就贴满了wetransfer的下载链接,供大家分享。

 除此之外,他们还偶尔会聊一些商业方面的东西。手上的余钱往哪个机构投资最好,投哪种产品最安全,回报率最高。另外,2016年最引人瞩目的还得是总统大选,虽然就像瑞奇-贾维斯所说的那样,群里的大部分艺人,在学校里呆的时间还没有格蕾塔-通贝里长,但他们依然对“美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的胜选概率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