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朱允熥 作品

第8章 封朱允熥,为大明吴王(第2页)

  见眼前的朱允熥说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朱元璋心中的恼怒又化作怜惜,化作悔意。

  该早点多看看这孩子,才十四岁呀,就有这样的隐忍,这样的心计。如此博学多才,如此聪慧。他说这些话,就算是饱读诗书的人,也未必能说得出来。

  多好的一根苗子!就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这孩子就是我朱家的千里驹!

  只见朱允熥擦擦眼睛,面容坚决地看着朱元璋,开口道,皇爷爷,孙儿现在不怕了!

  为何?朱元璋问道。

  孙儿身后两座山,一座是父亲,一座是您!朱允熥缓缓道,父亲走了,只剩下您,孙儿已经辜负了父亲,不能再辜负您!说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刚毅在他脸上绽放。

  刹那间,朱元璋仿佛看到了刚刚登基为皇帝的自己。

  我是您的嫡孙,是大明太子嫡子,若是再浑浑噩噩下去,若是连深宫中这些小伎俩都有所畏惧。若是再做一个顽劣蠢笨的男儿,若是再畏手畏脚,不敢展示自己。

  那我,就不配做您的皇明嫡孙,更不配姓这个朱字!

  好孩子!朱元璋大手按在朱允熥的肩膀上,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容,好男儿就该意气风发,你现在才像是咱的好孙子!说着,回头看看静静躺在大殿之中的棺椁,才是你父亲的好儿子!

  奉安殿外,吕氏焦急地看着里面,却不敢上前。

  刚才嬷嬷来报,朱允熥捧着一碗面进去了。

  皇帝正是悲伤的时候,不想被人打搅。他进去岂不是自讨没趣?

  谁知道,他进去之后就没出来,而大殿里一直隐隐有说话的声音传出。

  他和皇帝说了什么?皇帝在和他说什么?他们怎么说了这么久?

  吕氏心中仿佛压着一块石头,堵得喘不上气。

  今天皇帝对那小子的爱惜,所有亲王皇子皇孙中的头一份儿。这小子到底怎么了,竟然能让皇帝对他这么好?

  想到此处,吕氏看看身边同样望着大殿里的朱允炆。

  儿,你在想什么?

  朱允炆依旧看着那边,儿子在想,老三以前是不是装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吕氏忽然有些觉醒,又马上有些警惕。

  老三,以前肯定是装的,不然如何突然变了个人一样!

  他为什么要装?

  难道,他一直在防范我们?

  若真是如此,怕是要在皇帝那里,落下个妒妇的名声!

  再想想皇帝的性子,若是真被他认定为妒妇,那儿子的前途?

  儿,你皇祖父在里面待那么久,兴许渴了!吕氏绷着脸道,端一盏热茶进去,请您皇祖父暖暖身子!说着,吕氏靠近了些,压低声音,进去你就哭......

  她在说,朱允炆在认真听。

  但是正说着,朱元璋已在朱允熥的搀扶下,慢慢出来。

  参见陛下!

  皇祖父!

  殿外众人赶紧行礼,吕氏低头之时看到,朱元璋的脸色竟然悲伤少了许多,而朱允熥则是依旧面无表情,看不出神色。

  嗯!朱元璋对跪拜的人们点点头,回头对朱允熥说道,你身子弱,要知道爱惜!为父亲尽孝是好事,但真把自己弄病了,也是不孝!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

  忙完丧事,去大学堂读书,咱给你找几个好师傅!朱元璋板着脸,严师出高徒,看你以后还装不装!

  孙儿定不再辜负皇祖父之恩!

  明初大学堂,等于清代的尚书房,是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

  朱元璋虽然出身不高,但极为重视儿孙的教育,当年朱标为太子时,请的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宋濂等人为师。

  回吧,咱走了!朱元璋嘱咐一声,大步前行。

  不知怎么地,在路过吕氏身侧的时候,吕氏感觉皇帝的目光有些阴冷,顿时心中发寒。

  恭送陛下!

  然而,众人的叩拜中,朱元璋的身影忽然停住。

  回头,郑重地看着朱允熥,开口说道,传旨!

  他话音刚落,皇帝侍从中的贴身书记官,就躬身过来,聆听圣命仔细记载。

  朱允熥,太子嫡子,朕之嫡孙。人品贵重,深肖朕躬,才思敏捷,博学多才,至诚至孝,刚强弘毅。

  说着朱元璋顿了顿,封,朱允熥为吴王!

  臣谢主隆恩!

  众人心里暗中惊呼之时,朱允熥已经跪倒,以君臣之礼谢恩。

  看着他不卑不亢,成熟稳重的模样,朱元璋再次点点头。

  小小年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沉得住气,大有可为!

  他是不知道,此刻朱允熥的心里已经沸腾了。

  若不是他竭力的控制,身上的肌肉可能都会颤抖起来。

  吴,大明洪武皇帝登基之前的国号。对于大明王朝,朱氏家族,有着莫大的含义。

  于大明诸王中,最为显贵。

  现在,这顶无数人眼馋的王冠,落在了朱允熥的头上。

  吴王,只是个开始!

  朱允熥在心里,对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