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袈裟理科佛 作品

第1143章 三十六天,井下窟窿(第2页)

土丘旁边,有一个圆形窟窿。

这窟窿仿佛一圆井那般,下方黑乎乎的。

除了飕飕的阴风吹来,什么都没有。

我探头往下,看了一眼,感觉深不见底,并且神魂似乎都要被吸引进去,下意识地往后一仰,退出了那窟窿的圈子内……

这时包子母亲方才说道:“你不是问凤凤到底怎么了吗?她就是去了此处……”

我脸色顿时就变得沉重起来,皱眉说道:“这里?”

包子母亲点了点头,说:“对!”

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往井中又望了一眼,却感觉心神都被收了进去,下意识地闭了眼,又退了回来,有些焦虑地说道:“阿姨,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包子母亲长叹一声,说:“此事说来话长——你可知晓三十六重天?”

我点头,说:“自然知晓,此说法出自于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第八化——道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炁之初,运真元始之三炁而为天,上为三清三境,即始炁为玉清境,真炁为上清境,元炁为太清境是也。又以三清之炁,各生三炁,合成九炁,而为九天。此九天各生三炁,每炁为一天,合二十七天。通此九天,为三十六天……”

我从小熟读道典,入行后为了多了解一些,故而主要是有点儿时间,便如海绵吸水,拼命吸收。

这所谓的三十六重天,乃道家说法……

简单来讲,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圣境四天……

每一层皆有镇守,乃古代中国神话道教体系的基础。

包子母亲听我说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

“此上各有划分,十年前乱过一回,有妖邪以此三十六重天为名,为祸华夏,却被众人联手封杀……”

我点了点头,表示听说过这一段典故。

事实上,当年出手之人,现如今,个个都成了当今行当里的中流砥柱。

包括这一位的夫君,那位刚刚退居幕后的黑手双城大佬……

包子母亲继续说道:“然而那帮妖邪,之所以敢以三十六重天为名,不惧神罚,却是因为当年天门断绝,诸天破碎,陡然沉落于俗世,或者边缘之地……”

我点头,说:“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