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阿三 作品

第166章 关于南京保卫战②(第2页)

   16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达了“卫参作字第28号”命令,对复廓阵地的防守进行部署。

   同时还令宪兵教导2团防守水西门至汉中门城垣阵地及城外上新河河堤阵地,令宪兵第2团防守城内清凉山,令宪兵第10团防守城内明故宫飞机场。

   南京外围第一线阵地被突破后,守军撤退仓促,缺乏有效的掩护措施,日军乘势尾随,跟踪追击,以致有些复廓阵地尚未占领稳固,即为日军突破。

   至9日拂晓,日“上海派遣军”第16师团进至麒麟门、苍波门一带;第9师团进至光华门外,占领了大校场及通光营房;第10军的第114师团进至雨花台南;第6师团进至雨花台西,其左翼一部占领大胜关。

   中国军队第60军退至大水关、燕子矶一带整顿;第74军退至水西门内外,改任城垣守备。

   日军一方面进行攻城准备,如部署炮兵进入阵地,坦克集中于待机地域以及选定入城路线等;一方面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9日当天,突入至光华门外的日军第9师团部队,在高桥门阵地炮兵火力直接支援下猛攻光华门外工兵学校第87师第260旅防守阵地及教导总队防守阵地,10时左右攻占了工兵学校。

   下午,坦克及炮兵火力曾3次攻击城门,并有少数日军突入城内。

   卫戍司令部急调控置于清凉山的宪兵教导2团预备队一部增援光华门,同时令第87师进行反击。

   第87师副师长陈颐鼎指挥第261旅一部和第259旅一部分由通济门和天堂村向敌军侧背实施合击,激战约数小时,经多次反复肉搏,终将迫近光华门的日军击退,恢复了工兵学校的阵地,暂时稳定了局势。

   但已突入城中的少数日军仍潜伏于光华门城门洞中。日第10军的国崎支队当晚占领了当涂。

   12月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

   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卫戍司令部急令第83军的第1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

   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103师及第11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

   当夜,第156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

   雨花台方面,日军2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国军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

   当晚,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

   12月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

   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2军团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

   日“上海派遣军”为使其第16师团进攻容易及适时切断守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13师团中调山田支队,从第16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进攻。

   日军第10军的第114师团及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第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

   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

   日军第6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2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