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陈 作品

第676章 凯歌(第2页)

 朱灵从河阴关走了三日才到这里,而这个时候隔壁的胡毋丘都已经拿下轘辕关了。

 但苦也就苦了走路了,实际上朱灵也没有费多少劲就拿下了大谷关。

 当朱灵部出现在大谷关下的时候,关内守军觉得京都必然被泰山军攻陷了,士气顿无,一哄而散。

 朱灵的游弈只有十几人,就得以顺利的接手了太谷关,此时关内粮秣器械封存完好,拆得没拆。

 由此可见,关东朝廷的武备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但幸运也只是眷顾朱灵到这里了。

 在留下队伍接收太谷关后,他就带着三千中护军向着东南的伊阙关开拔。

 一开始朱灵还是蛮乐观的,从周遭友军传来的捷报,他已然确定此时的关东朝廷就是人心丧乱,已无一个忠心用事的,日暮途穷了。

 但先是一场大雨浇得朱灵部狼狈不堪。

 而等他们踩

着泥涂道路,冒雨踏滑赶到伊阙关的时候,看着关墙上悬挂着的袁字大旗,心头顿时被泼了一顿凉水,整个一透心凉。

 糟糕了。

 伊阙关不比其他关,它就坐落在伊水之上,凭借着伊水,南阳方面的敌军可以大规模调度物资来这里,其实际的运载能力是所有关中排名最靠前的。

 朱灵估计关内的应该是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虽然知道袁术的部队应该没有汉军那么不堪()

 ,但他还是决定先打一打。

 但结果很明显,关内的袁军单单在人数上就是朱灵的数倍,且战意高昂。泰山军数次攻城都被袁军给击退了。

 没奈何,朱灵只能暂退一步,先在伊水下游营建壁垒,封锁住水道再说。

 没拿下伊阙关就已经是失了分了,要是再让关内的袁军顺着伊水杀到京都,干扰了王上攻略京都的大计,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而此时,伊阙关上看着败退回去的泰山军,袁术麾下重将纪灵哈哈大笑。

 出袭伊阙关正是他的手笔。

 他认为南阳地狭,处在四面之中,其中南面为正敌对状态的刘表,东面的袁绍虽是盟友,但袁术并不怎么信任他,西面的关东兵强马壮,他也惹不起。

 所以袁术就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京都,准备从这破船上卸点值钱的。

 于是,纪灵就建议攻略伊阙关。

 他认为伊阙关为南阳之咽喉,舍之则南阳无险可守,据之则北面无忧。

 于是,在关东朝廷忙于应付泰山军的时候,由纪灵带着万余南阳兵顺着伊水强袭伊阙关。

 关内的汉军早就被袁军渗透,在纪灵到来后,开了关门。

 此时,纪灵志得意满,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军报送给了后方的小袁。

 而于此同时,由朱灵亲写的请罪表也羽檄飞传,直向北邙山。

 那里,正是张冲总攻洛阳的大本营所在。

 总之,伊阙关没能按原计划拿下为这一场京都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

 本来在袁氏等河南世家主政京都的时候,虎牢关的防御虽然严密但却并不紧张。

 因为在虎牢关之外的陈留地区就是汉家一方,泰山军只是在河济一带有兵力,双方的对抗线是在酸枣一带。

 但到了何进主政后,京都与中原各郡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袁绍和其盟友们几乎瓜分关东的背景下,虎牢关就开始封闭起来了。

 不过虽然何进数次下令虎牢关严防,但到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东北两方面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虎牢关的守军也被大量抽调。

 到现在,等乐进抵达虎牢关下的时候,关内只余两千人关卒。

 从数量上来看,此时的虎牢关守军还要比关外的乐进部要来得多,而且还控制了虎牢关,居高临下。

 但仗不是这么打的,此时虎牢关一方面未能深沟高垒,据营以守,又不能在北面大河上扎排下桩,拱河阻截,所以此时的防御是非常不严密的。

 所以,乐进几乎全无阻挡,直趋虎牢关下,并对关门上形成进攻态势。

 与此同时,河济根据地的水师大将,也是黑夫的左膀右臂魏览,正带着大河水师抵达虎牢关外的大河。

 ()

 于是,泰山军从水陆两面对虎牢关形成夹击。

 三月二十五日,夜。

 乐进再一次精选陷阵二百,越过不设防的虎牢关外围防线,逼近虎牢关之西面最近的一处粮站。

 驿内汉军仅有百人,黑夜中只闻杀声一片,完全不敢抵抗,闻风逃溃。

 而同时,大河上的魏览部,也趁着夜色泅渡大河水,并潜伏在虎牢关的东面。

 当西面的乐进部鼓噪攻关的时候,魏览带着河济兵八百强攻。东关上的汉军猝不及防下,被魏览杀上了关头。

 半个时辰后,泰山军陷虎牢关,完成了这一东路目标。

 在虎牢关被夺下后没有两个时辰,天光放亮,从东面陈留开出一支汉兵,举着“张”字旗帜,应该就是张邈、张超两兄弟的援军。

 他们可能是想占便宜,又或者是单纯要支援关东朝廷,但当他们抵达虎牢关下后,看见关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一切都已经晚了。

 至此,从东路进入京都的路线,被泰山军牢牢占据。

 在乐进这边高奏凯歌的时候,向南进攻伊阙、大谷、广成、轘辕四关的朱灵、胡毋丘二部也是一路顺风。

 实际上,在泰山军还未出现在河阴关的时候,轘辕关的守军本来是要奉命调动到河阴的,因为此关的压力最小,可以有多余的兵力调度其他吃紧处。

 但其军在听闻河阳三关告破,泰山军已然踏上河南地的时候,肝胆惊骇,再不敢前进,急急撤回轘辕关。

 但正好胡毋丘带着五百突骑先行,直接就撞见了这一军。一番击溃战后,胡毋丘裹挟着溃军就拿下了轘辕关。

 轘辕关作为京都的东南门户,坐落在偃师的轘辕山上,十二曲回肠

,弯弯绕绕,可以说易守难攻。

 本来胡毋丘被分得轘辕关这个任务还有点心怨,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下了,真的是天降大功于他们胡毋家。

 看来,他们胡毋家又要在新朝做新贵了,还是人上人!

 真正算苦活的,还是朱灵这一部。

 他的任务是拿下京都的南面门户大谷关和西南门户伊阙关。

 大谷关是从京都进入颍川的重要通道,其位于京都南面万安山的巨大谷口处,有关卒两千人。

 朱灵从河阴关走了三日才到这里,而这个时候隔壁的胡毋丘都已经拿下轘辕关了。

 但苦也就苦了走路了,实际上朱灵也没有费多少劲就拿下了大谷关。

 当朱灵部出现在大谷关下的时候,关内守军觉得京都必然被泰山军攻陷了,士气顿无,一哄而散。

 朱灵的游弈只有十几人,就得以顺利的接手了太谷关,此时关内粮秣器械封存完好,拆得没拆。

 由此可见,关东朝廷的武备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但幸运也只是眷顾朱灵到这里了。

 在留下队伍接收太谷关后,他就带着三千中护军向着东南的伊阙关开拔。

 一开始朱灵还是蛮乐观的,从周遭友军传来的捷报,他已然确定此时的关东朝廷就是人心丧乱,已无一个忠心用事的,日暮途穷了。

 但先是一场大雨浇得朱灵部狼狈不堪。

 而等他们踩着泥涂道路,冒雨踏滑赶到伊阙关的时候,看着关墙上悬挂着的袁字大旗,心头顿时被泼了一顿凉水,整个一透心凉。

 糟糕了。

 伊阙关不比其他关,它就坐落在伊水之上,凭借着伊水,南阳方面的敌军可以大规模调度物资来这里,其实际的运载能力是所有关中排名最靠前的。

 朱灵估计关内的应该是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虽然知道袁术的部队应该没有汉军那么不堪()

 ,但他还是决定先打一打。

 但结果很明显,关内的袁军单单在人数上就是朱灵的数倍,且战意高昂。泰山军数次攻城都被袁军给击退了。

 没奈何,朱灵只能暂退一步,先在伊水下游营建壁垒,封锁住水道再说。

 没拿下伊阙关就已经是失了分了,要是再让关内的袁军顺着伊水杀到京都,干扰了王上攻略京都的大计,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而此时,伊阙关上看着败退回去的泰山军,袁术麾下重将纪灵哈哈大笑。

 出袭伊阙关正是他的手笔。

 他认为南阳地狭,处在四面之中,其中南面为正敌对状态的刘表,东面的袁绍虽是盟友,但袁术并不怎么信任他,西面的关东兵强马壮,他也惹不起。

 所以袁术就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京都,准备从这破船上卸点值钱的。

 于是,纪灵就建议攻略伊阙关。

 他认为伊阙关为南阳之咽喉,舍之则南阳无险可守,据之则北面无忧。

 于是,在关东朝廷忙于应付泰山军的时候,由纪灵带着万余南阳兵顺着伊水强袭伊阙关。

 关内的汉军早就被袁军渗透,在纪灵到来后,开了关门。

 此时,纪灵志得意满,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军报送给了后方的小袁。

 而于此同时,由朱灵亲写的请罪表也羽檄飞传,直向北邙山。

 那里,正是张冲总攻洛阳的大本营所在。

 总之,伊阙关没能按原计划拿下为这一场京都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

 本来在袁氏等河南世家主政京都的时候,虎牢关的防御虽然严密但却并不紧张。

 因为在虎牢关之外的陈留地区就是汉家一方,泰山军只是在河济一带有兵力,双方的对抗线是在酸枣一带。

 但到了何进主政后,京都与中原各郡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袁绍和其盟友们几乎瓜分关东的背景下,虎牢关就开始封闭起来了。

 不过虽然何进数次下令虎牢关严防,但到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东北两方面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虎牢关的守军也被大量抽调。

 到现在,等乐进抵达虎牢关下的时候,关内只余两千人关卒。

 从数量上来看,此时的虎牢关守军还要比关外的乐进部要来得多,而且还控制了虎牢关,居高临下。

 但仗不是这么打的,此时虎牢关一方面未能深沟高垒,据营以守,又不能在北面大河上扎排下桩,拱河阻截,所以此时的防御是非常不严密的。

 所以,乐进几乎全无阻挡,直趋虎牢关下,并对关门上形成进攻态势。

 与此同时,河济根据地的水师大将,也是黑夫的左膀右臂魏览,正带着大河水师抵达虎牢关外的大河。

 ()

 于是,泰山军从水陆两面对虎牢关形成夹击。

 三月二十五日,夜。

 乐进再一次精选陷阵二百,越过不设防的虎牢关外围防线,逼近虎牢关之西面最近的一处粮站。

 驿内汉军仅有

百人,黑夜中只闻杀声一片,完全不敢抵抗,闻风逃溃。

 而同时,大河上的魏览部,也趁着夜色泅渡大河水,并潜伏在虎牢关的东面。

 当西面的乐进部鼓噪攻关的时候,魏览带着河济兵八百强攻。东关上的汉军猝不及防下,被魏览杀上了关头。

 半个时辰后,泰山军陷虎牢关,完成了这一东路目标。

 在虎牢关被夺下后没有两个时辰,天光放亮,从东面陈留开出一支汉兵,举着“张”字旗帜,应该就是张邈、张超两兄弟的援军。

 他们可能是想占便宜,又或者是单纯要支援关东朝廷,但当他们抵达虎牢关下后,看见关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一切都已经晚了。

 至此,从东路进入京都的路线,被泰山军牢牢占据。

 在乐进这边高奏凯歌的时候,向南进攻伊阙、大谷、广成、轘辕四关的朱灵、胡毋丘二部也是一路顺风。

 实际上,在泰山军还未出现在河阴关的时候,轘辕关的守军本来是要奉命调动到河阴的,因为此关的压力最小,可以有多余的兵力调度其他吃紧处。

 但其军在听闻河阳三关告破,泰山军已然踏上河南地的时候,肝胆惊骇,再不敢前进,急急撤回轘辕关。

 但正好胡毋丘带着五百突骑先行,直接就撞见了这一军。一番击溃战后,胡毋丘裹挟着溃军就拿下了轘辕关。

 轘辕关作为京都的东南门户,坐落在偃师的轘辕山上,十二曲回肠,弯弯绕绕,可以说易守难攻。

 本来胡毋丘被分得轘辕关这个任务还有点心怨,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下了,真的是天降大功于他们胡毋家。

 看来,他们胡毋家又要在新朝做新贵了,还是人上人!

 真正算苦活的,还是朱灵这一部。

 他的任务是拿下京都的南面门户大谷关和西南门户伊阙关。

 大谷关是从京都进入颍川的重要通道,其位于京都南面万安山的巨大谷口处,有关卒两千人。

 朱灵从河阴关走了三日才到这里,而这个时候隔壁的胡毋丘都已经拿下轘辕关了。

 但苦也就苦了走路了,实际上朱灵也没有费多少劲就拿下了大谷关。

 当朱灵部出现在大谷关下的时候,关内守军觉得京都必然被泰山军攻陷了,士气顿无,一哄而散。

 朱灵的游弈只有十几人,就得以顺利的接手了太谷关,此时关内粮秣器械封存完好,拆得没拆。

 由此可见,关东朝廷的武备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但幸运也只是眷顾朱灵到这里了。

 在留下队伍接收太谷关后,他就带着三千中护军向着东南的伊阙关开拔。

 一开始朱灵还是蛮乐观的,从周遭友军传来的捷报,他已然确定此时的关东朝廷就是人心丧乱,已无一个忠心用事的,日暮途穷了。

 但先是一场大雨浇得朱灵部狼狈不堪。

 而等他们踩着泥涂道路,冒雨踏滑赶到伊阙关的时候,看着关墙上悬挂着的袁字大旗,心头顿时被泼了一顿凉水,整个一透心凉。

 糟糕了。

 伊阙关不比其他关,它就坐落在伊水之上,凭借着伊水,南阳方面的敌军可以大规模调度物资来这里,其实际的运载能力是所有关中排名最靠前的。

 朱灵估计关内的应该是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虽然知道袁术的部队应该没有汉军那么不堪()

 ,但他还是决定先打一打。

 但结果很明显,关内的袁军单单在人数上就是朱灵的数倍,且战意高昂。泰山军数次攻城都被袁军给击退了。

 没奈何,朱灵只能暂退一步,先在伊水下游营建壁垒,封锁住水道再说。

 没拿下伊阙关就已经是失了分了,要是再让关内的袁军顺着伊水杀到京都,干扰了王上攻略京都的大计,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而此时,伊阙关上看着败退回去的泰山军,袁术麾下重将纪灵哈哈大笑。

 出袭伊阙关正是他的手笔。

 他认为南阳地狭,处在四面之中,其中南面为正敌对状态的刘表,东面的袁绍虽是盟友,但袁术并不怎么信任他,西面的关东兵强马壮,他也惹不起。

 所以袁术就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京都,准备从这破船上卸点值钱的。

 于是,纪灵就建议攻略伊阙关。

 他认为伊阙关为南阳之咽喉,舍之则南阳无险可守,据之则北面无忧。

 于是,在关东朝廷忙于应付泰山军的时候,由纪灵带着万余南阳兵顺着伊水强袭伊阙关。

 关内的汉军早就被袁军渗透,在纪灵到来后,开了关门。

 此时,纪灵志得意满,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军报送给了后方的小袁。

 而于此同时,由朱灵亲写的请罪表也羽檄飞传,直向北邙山。

 那里,正是张冲总攻洛阳的大本营所在。

 总之,伊阙关没能按原计划拿下为这一场京都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


本来在袁氏等河南世家主政京都的时候,虎牢关的防御虽然严密但却并不紧张。

 因为在虎牢关之外的陈留地区就是汉家一方,泰山军只是在河济一带有兵力,双方的对抗线是在酸枣一带。

 但到了何进主政后,京都与中原各郡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袁绍和其盟友们几乎瓜分关东的背景下,虎牢关就开始封闭起来了。

 不过虽然何进数次下令虎牢关严防,但到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东北两方面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虎牢关的守军也被大量抽调。

 到现在,等乐进抵达虎牢关下的时候,关内只余两千人关卒。

 从数量上来看,此时的虎牢关守军还要比关外的乐进部要来得多,而且还控制了虎牢关,居高临下。

 但仗不是这么打的,此时虎牢关一方面未能深沟高垒,据营以守,又不能在北面大河上扎排下桩,拱河阻截,所以此时的防御是非常不严密的。

 所以,乐进几乎全无阻挡,直趋虎牢关下,并对关门上形成进攻态势。

 与此同时,河济根据地的水师大将,也是黑夫的左膀右臂魏览,正带着大河水师抵达虎牢关外的大河。

 ()

 于是,泰山军从水陆两面对虎牢关形成夹击。

 三月二十五日,夜。

 乐进再一次精选陷阵二百,越过不设防的虎牢关外围防线,逼近虎牢关之西面最近的一处粮站。

 驿内汉军仅有百人,黑夜中只闻杀声一片,完全不敢抵抗,闻风逃溃。

 而同时,大河上的魏览部,也趁着夜色泅渡大河水,并潜伏在虎牢关的东面。

 当西面的乐进部鼓噪攻关的时候,魏览带着河济兵八百强攻。东关上的汉军猝不及防下,被魏览杀上了关头。

 半个时辰后,泰山军陷虎牢关,完成了这一东路目标。

 在虎牢关被夺下后没有两个时辰,天光放亮,从东面陈留开出一支汉兵,举着“张”字旗帜,应该就是张邈、张超两兄弟的援军。

 他们可能是想占便宜,又或者是单纯要支援关东朝廷,但当他们抵达虎牢关下后,看见关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一切都已经晚了。

 至此,从东路进入京都的路线,被泰山军牢牢占据。

 在乐进这边高奏凯歌的时候,向南进攻伊阙、大谷、广成、轘辕四关的朱灵、胡毋丘二部也是一路顺风。

 实际上,在泰山军还未出现在河阴关的时候,轘辕关的守军本来是要奉命调动到河阴的,因为此关的压力最小,可以有多余的兵力调度其他吃紧处。

 但其军在听闻河阳三关告破,泰山军已然踏上河南地的时候,肝胆惊骇,再不敢前进,急急撤回轘辕关。

 但正好胡毋丘带着五百突骑先行,直接就撞见了这一军。一番击溃战后,胡毋丘裹挟着溃军就拿下了轘辕关。

 轘辕关作为京都的东南门户,坐落在偃师的轘辕山上,十二曲回肠,弯弯绕绕,可以说易守难攻。

 本来胡毋丘被分得轘辕关这个任务还有点心怨,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下了,真的是天降大功于他们胡毋家。

 看来,他们胡毋家又要在新朝做新贵了,还是人上人!

 真正算苦活的,还是朱灵这一部。

 他的任务是拿下京都的南面门户大谷关和西南门户伊阙关。

 大谷关是从京都进入颍川的重要通道,其位于京都南面万安山的巨大谷口处,有关卒两千人。

 朱灵从河阴关走了三日才到这里,而这个时候隔壁的胡毋丘都已经拿下轘辕关了。

 但苦也就苦了走路了,实际上朱灵也没有费多少劲就拿下了大谷关。

 当朱灵部出现在大谷关下的时候,关内守军觉得京都必然被泰山军攻陷了,士气顿无,一哄而散。

 朱灵的游弈只有十几人,就得以顺利的接手了太谷关,此时关内粮秣器械封存完好,拆得没拆。

 由此可见,关东朝廷的武备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但幸运也只是眷顾朱灵到这里了。

 在留下队伍接收太谷关后,他就带着三千中护军向着东南的伊阙关开拔。

 一开始朱灵还是蛮乐观的,从周遭友军传来的捷报,他已然确定此时的关东朝廷就是人心丧乱,已无一个忠心用事的,日暮途穷了。

 但先是一场大雨浇得朱灵部狼狈不堪。

 而等他们踩着泥涂道路,冒雨踏滑赶到伊阙关的时候,看着关墙上悬挂着的袁字大旗,心头顿时被泼了一顿凉水,整个一透心凉。

 糟糕了。

 伊阙关不比其他关,它就坐落在伊水之上,凭借着伊水,南阳方面的敌军可以大规模调度物资来这里,其实际的运载能力是所有关中排名最靠前的。

 朱灵估计关内的应该是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虽然知道袁术的部队应该没有汉军那么不堪()

 ,但他还是决定先打一打。

 但结果很明显,关内的袁军单单在人数上就是朱

灵的数倍,且战意高昂。泰山军数次攻城都被袁军给击退了。

 没奈何,朱灵只能暂退一步,先在伊水下游营建壁垒,封锁住水道再说。

 没拿下伊阙关就已经是失了分了,要是再让关内的袁军顺着伊水杀到京都,干扰了王上攻略京都的大计,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而此时,伊阙关上看着败退回去的泰山军,袁术麾下重将纪灵哈哈大笑。

 出袭伊阙关正是他的手笔。

 他认为南阳地狭,处在四面之中,其中南面为正敌对状态的刘表,东面的袁绍虽是盟友,但袁术并不怎么信任他,西面的关东兵强马壮,他也惹不起。

 所以袁术就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京都,准备从这破船上卸点值钱的。

 于是,纪灵就建议攻略伊阙关。

 他认为伊阙关为南阳之咽喉,舍之则南阳无险可守,据之则北面无忧。

 于是,在关东朝廷忙于应付泰山军的时候,由纪灵带着万余南阳兵顺着伊水强袭伊阙关。

 关内的汉军早就被袁军渗透,在纪灵到来后,开了关门。

 此时,纪灵志得意满,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军报送给了后方的小袁。

 而于此同时,由朱灵亲写的请罪表也羽檄飞传,直向北邙山。

 那里,正是张冲总攻洛阳的大本营所在。

 总之,伊阙关没能按原计划拿下为这一场京都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

 本来在袁氏等河南世家主政京都的时候,虎牢关的防御虽然严密但却并不紧张。

 因为在虎牢关之外的陈留地区就是汉家一方,泰山军只是在河济一带有兵力,双方的对抗线是在酸枣一带。

 但到了何进主政后,京都与中原各郡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袁绍和其盟友们几乎瓜分关东的背景下,虎牢关就开始封闭起来了。

 不过虽然何进数次下令虎牢关严防,但到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东北两方面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虎牢关的守军也被大量抽调。

 到现在,等乐进抵达虎牢关下的时候,关内只余两千人关卒。

 从数量上来看,此时的虎牢关守军还要比关外的乐进部要来得多,而且还控制了虎牢关,居高临下。

 但仗不是这么打的,此时虎牢关一方面未能深沟高垒,据营以守,又不能在北面大河上扎排下桩,拱河阻截,所以此时的防御是非常不严密的。

 所以,乐进几乎全无阻挡,直趋虎牢关下,并对关门上形成进攻态势。

 与此同时,河济根据地的水师大将,也是黑夫的左膀右臂魏览,正带着大河水师抵达虎牢关外的大河。

 ()

 于是,泰山军从水陆两面对虎牢关形成夹击。

 三月二十五日,夜。

 乐进再一次精选陷阵二百,越过不设防的虎牢关外围防线,逼近虎牢关之西面最近的一处粮站。

 驿内汉军仅有百人,黑夜中只闻杀声一片,完全不敢抵抗,闻风逃溃。

 而同时,大河上的魏览部,也趁着夜色泅渡大河水,并潜伏在虎牢关的东面。

 当西面的乐进部鼓噪攻关的时候,魏览带着河济兵八百强攻。东关上的汉军猝不及防下,被魏览杀上了关头。

 半个时辰后,泰山军陷虎牢关,完成了这一东路目标。

 在虎牢关被夺下后没有两个时辰,天光放亮,从东面陈留开出一支汉兵,举着“张”字旗帜,应该就是张邈、张超两兄弟的援军。

 他们可能是想占便宜,又或者是单纯要支援关东朝廷,但当他们抵达虎牢关下后,看见关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一切都已经晚了。

 至此,从东路进入京都的路线,被泰山军牢牢占据。

 在乐进这边高奏凯歌的时候,向南进攻伊阙、大谷、广成、轘辕四关的朱灵、胡毋丘二部也是一路顺风。

 实际上,在泰山军还未出现在河阴关的时候,轘辕关的守军本来是要奉命调动到河阴的,因为此关的压力最小,可以有多余的兵力调度其他吃紧处。

 但其军在听闻河阳三关告破,泰山军已然踏上河南地的时候,肝胆惊骇,再不敢前进,急急撤回轘辕关。

 但正好胡毋丘带着五百突骑先行,直接就撞见了这一军。一番击溃战后,胡毋丘裹挟着溃军就拿下了轘辕关。

 轘辕关作为京都的东南门户,坐落在偃师的轘辕山上,十二曲回肠,弯弯绕绕,可以说易守难攻。

 本来胡毋丘被分得轘辕关这个任务还有点心怨,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下了,真的是天降大功于他们胡毋家。

 看来,他们胡毋家又要在新朝做新贵了,还是人上人!

 真正算苦活的,还是朱灵这一部。

 他的任务是拿下京都的南面门户大谷关和西南门户伊阙关。

 大谷关是从京都进入颍川的重要通道,其位于京都南面万安山的巨大谷口处,有关卒两千人。

 朱灵从河阴关走了三日才到这里,而这个

时候隔壁的胡毋丘都已经拿下轘辕关了。

 但苦也就苦了走路了,实际上朱灵也没有费多少劲就拿下了大谷关。

 当朱灵部出现在大谷关下的时候,关内守军觉得京都必然被泰山军攻陷了,士气顿无,一哄而散。

 朱灵的游弈只有十几人,就得以顺利的接手了太谷关,此时关内粮秣器械封存完好,拆得没拆。

 由此可见,关东朝廷的武备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但幸运也只是眷顾朱灵到这里了。

 在留下队伍接收太谷关后,他就带着三千中护军向着东南的伊阙关开拔。

 一开始朱灵还是蛮乐观的,从周遭友军传来的捷报,他已然确定此时的关东朝廷就是人心丧乱,已无一个忠心用事的,日暮途穷了。

 但先是一场大雨浇得朱灵部狼狈不堪。

 而等他们踩着泥涂道路,冒雨踏滑赶到伊阙关的时候,看着关墙上悬挂着的袁字大旗,心头顿时被泼了一顿凉水,整个一透心凉。

 糟糕了。

 伊阙关不比其他关,它就坐落在伊水之上,凭借着伊水,南阳方面的敌军可以大规模调度物资来这里,其实际的运载能力是所有关中排名最靠前的。

 朱灵估计关内的应该是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虽然知道袁术的部队应该没有汉军那么不堪()

 ,但他还是决定先打一打。

 但结果很明显,关内的袁军单单在人数上就是朱灵的数倍,且战意高昂。泰山军数次攻城都被袁军给击退了。

 没奈何,朱灵只能暂退一步,先在伊水下游营建壁垒,封锁住水道再说。

 没拿下伊阙关就已经是失了分了,要是再让关内的袁军顺着伊水杀到京都,干扰了王上攻略京都的大计,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而此时,伊阙关上看着败退回去的泰山军,袁术麾下重将纪灵哈哈大笑。

 出袭伊阙关正是他的手笔。

 他认为南阳地狭,处在四面之中,其中南面为正敌对状态的刘表,东面的袁绍虽是盟友,但袁术并不怎么信任他,西面的关东兵强马壮,他也惹不起。

 所以袁术就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京都,准备从这破船上卸点值钱的。

 于是,纪灵就建议攻略伊阙关。

 他认为伊阙关为南阳之咽喉,舍之则南阳无险可守,据之则北面无忧。

 于是,在关东朝廷忙于应付泰山军的时候,由纪灵带着万余南阳兵顺着伊水强袭伊阙关。

 关内的汉军早就被袁军渗透,在纪灵到来后,开了关门。

 此时,纪灵志得意满,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军报送给了后方的小袁。

 而于此同时,由朱灵亲写的请罪表也羽檄飞传,直向北邙山。

 那里,正是张冲总攻洛阳的大本营所在。

 总之,伊阙关没能按原计划拿下为这一场京都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