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陈 作品

第474章 子房(第2页)

 这一次,荀彧

的声音中带了强烈的色彩,他慨然道:

 “没错,能于颍阳孤军奋勇,不是英雄为何?能在淇水断发奋死,不是英雄为何?能弃家藩篱,举干戈,清君侧,扶保汉室,不是英雄为何?崤函古道,三军皆面东,而君独向西,不是英雄为何?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志,我不知道这不是英雄,谁是!”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你是说我是乱世之英雄?不是乱世之奸雄?”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起来。望着比自己矮了两头的曹操,他下腰长拜。

 他这个膏粱子弟只是轻轻一嗅,就闻出炉内焚的是南海一带的薰草。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但曹操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是曹操。

 曹操眼神在发亮。

 “我知道你是何人。阉竖之孙,袁绍之友,叛逆之谋,东军之将。现在是济南国相,一言便可定我生死。”

 但等到荀彧一笑之后,曹操恍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

 “伟美,伟美,着实是美。”

 “某是否复仇与阁下何干?”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那时候他找许劭那老儿品评的时候,对面也是这副高高在上。之前曹操在下,他忍了。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荀彧解释道:

 但现在高高在上的明明是我?你荀文若凭什么?凭你这脸长得好,可借面吊丧?

 “这些你都知道?”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就在曹操要光辉介绍自己的时候,荀彧手指扣着案几,一项项数道: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我只当汝南许子将褒贬不平,拔所亲抑所恶,不能养人物。但今日见你,才知道许子将至少说了半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你是乱世之英雄?”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更不用说眼前之人是天下清流之党魁的荀氏子弟了。

 但曹操看到的是什么?

 眼前所视哪里还是恐怖肮脏的囚室,明明是一雅舍呀。整个监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曹操甚至还看到监寺里放了几个香炉。

 这个时候的曹操哪还不明白,这荀彧的派头有多大呀。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此为荀彧为曹操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大伙给这个取个什么名字呢?囚中对?

 随即荀彧就念了一句四骈: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而济南国内如国、高二家因为之前被泰山军打击的不轻,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面对有三千精兵的曹操,国内的豪强们选择了闭门避祸。

 荀彧沉默了一会,实话实说:

 “正如你曹孟德有一二分禀赋,我荀彧也有一小小的长处,那就是朋友比较多。”

 曹操大喜,忙让荀彧细讲:

 “如今的青徐形势非常好。一个是平原一带的刘虞,其人素为长者,麾下有孙坚、审配等猛将,又有清河士族为辅弼,甚至雄视北疆的幽州突骑也有一部。可以说兵强马壮,但可惜刘虞不能用之,此为天授主公。再论青州余郡,如司马和、管亥、管承等辈皆是草寇海贼,不能当孟德一击。而徐州陶谦年老体衰,素无大志,可传檄而定。”

 曹操压根就没提西边的关东、关西两朝廷,因为谁都知道那两朝廷早就是冢中枯骨,一群散发着尸臭的公卿们玩着可笑的权力游戏。

 但曹操再闻,却有点骇然。因为他又闻到了不同的味道,这是龙脑、苏和的味道。

 而荀彧也履行着为曹操招揽天下之智的策略,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陈群、戏志才、杜袭、郗虑、辛毗、赵俨、邴原、王修。


 “你是如何知道的?”

 见曹操在想,荀彧再讲了一段:

 “这天下如何乱的?就是外戚与宦官倾轧朝野,真正为民的清流却要被迫害。而外戚、宦官何人?前者汉家之戚,后者门下之奴。所以究其二者,不过是汉室独尊的结果。但人有贤愚,寿有长短,这天下安危又岂能系一人之身?所以不如虚之,使君主垂拱而治,权柄授之于治天下之人,即霸府。”

 如此,本对延揽荀彧充满信心的曹操,这会也有点拿不准了。他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就是自己出自阉竖之家,天然就在延揽士子方面吃亏。

 对此,荀彧只能惋惜。不过,即便少了这三人,曹操的幕府还是人才济济。

 “既然是匡扶汉室,再兴共和,那我等就从这海岱之地开始立业。至于这民,泰山军团结的是黔首氓夫,见短识浅。而袁本初团结的时豪门世家,贪婪无道。而我等却可团结天下之智,凡有才者,不论上下,皆能得用。这就是我为孟德献上的天地人。”

 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牢寺是什么环境?在这呆三年,就是留了一命,怕不也得久病缠身,瘦骨嶙峋吧。

 荀彧颔首,他走上前,揽住曹操的脖子,请他一同入座。

 曹操一愣,然后就听得荀彧道:

 他指着青州和下面的徐州道:

 “昔日齐与秦并称两帝,就可见此地之饶富形胜。这两年中,我们倾力向南,取青州、下徐州,再合军向东,驱鲁中南之泰山军。到时候,我们与中原之袁氏兄弟互盟,有山河之助,未必不能与泰山军一战。”

 这个时候曹操哪还抑制得住,直如拨开云雾见明月,整个人有了一种掌握命运的通透,他对荀彧三拜:

 “文若,如今我才知道高祖得子房是何种样子。”

 在曹操眼里,他问出的两个人是他认为最大的玩家。

 其实曹操这个与其是在问,不如是在求计,他问的是这三个问题:

 这种明贵香料来自波斯,是丝路贸易中的名贵货物,向来是供应皇室的,没想到在这囚室能闻到,反差太大了。

 曹操被说的热血沸腾,但脑子却依旧清醒,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夫争世,有天、地、人三方。泰山贼有黄天之志,地有河朔山海之固,人可结万千黔首。袁本初有木德之兴,地据汝颍之饶富,人可收天下士心。而我曹孟德有何?能与二人相争?”

 “孟德你再看,而今泰山拒燕赵之地,但他整个范围却全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其势力并没有前出,可见张冲是做好了安定内部的打算。这个时间来看,我预估要一年以上。再加上其恢复生产,整军备武,又要一年。而这两年就是你的机会。”

 这一次,荀彧的声音中带了强烈的色彩,他慨然道:

 “没错,能于颍阳孤军奋勇,不是英雄为何?能在淇水断发奋死,不是英雄为何?能弃家藩篱,举干戈,清君侧,扶保汉室,不是英雄为何?崤函古道,三军皆面东,而君独向西,不是英雄为何?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志,我不知道这不是英雄,谁是!”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你是说我是乱世之英雄?不是乱世之奸雄?”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起来。望着比自己矮了两头的曹操,他下腰长拜。

 他这个膏粱子弟只是轻轻一嗅,就闻出炉内焚的是南海一带的薰草。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但曹操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是曹操。

 曹操眼神在发亮。

 “我知道你是何人。阉竖之孙,袁绍之友,叛逆之谋,东军之将。现在是济南国相,一言便可定我生死。”

 但等到荀彧一笑之后,曹操恍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

 “伟美,伟美,着实是美。”

 “某是否复仇与阁下何干?”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那时候他找许劭那老儿品评的时候,对面也是这副高高在上。之前曹操在下,他忍了。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荀彧解释道:

 但现在高高在上的明明是我?你荀文若凭什么?凭你这脸长得好,可借面吊丧?

 “这些你都知道?”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就在曹操要光辉介绍自己的时候,荀彧手指扣着案几,一项项数道: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我只当汝南许子将褒贬不平,拔所亲抑所恶,不能养人物。但今日见你,才知道许子将至少说了半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你是乱世之英雄?”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更不用说眼前之人是天下清流之党魁的荀氏子弟了。

 但曹操看到的是什么?

 眼前所视哪里还是恐怖肮脏的囚室,明明是一雅舍呀。整个监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曹操甚至还看到监寺里放了几个香炉。

 这个时候的曹操哪还不明白,这荀彧的派头有多大呀。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此为荀彧为曹操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大伙给这个取个什么名字呢?囚中对?

 随即荀彧就念了一句四骈: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而济南国内如国、高二家因为之前被泰山军打击的不轻,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面对有三千精兵的曹操,国内的豪强们选择了闭门避祸。

 荀彧沉默了一会,实话实说:

 “正如你曹孟德有一二分禀赋,我荀彧也有一小小的长处,那就是朋友比较多。”

 曹操大喜,忙让荀彧细讲:

 “如今的青徐形势非常好。一个是平原一带的刘虞,其人素为长者,麾下有孙坚、审配等猛将,又有清河士族为辅弼,甚至雄视北疆的幽州突骑也有一部。可以说兵强马壮,但可惜刘虞不能用之,此为天授主公。再论青州余郡,如司马和、管亥、管承等辈皆是草寇海贼,不能当孟德一击。而徐州陶谦年老体衰,素无大志,可传檄而定。”

 曹操压根就没提西边的关东、关西两朝廷,因为谁都知道那两朝廷早就是冢中枯骨,一群散发着尸臭的公卿们玩着可笑的权力游戏。

 但曹操再闻,却有点骇然。因为他又闻到了不同的味道,这是龙脑、苏和的味道。

 而荀彧也履行着为曹操招揽天下之智的策略,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陈群、戏志才、杜袭、郗虑、辛毗、赵俨、邴原、王修。

 “你是如何知道的?”

 见曹操在想,荀彧再讲了一段:

 “这天下如何乱的?就是外戚与宦官倾轧朝野,真正为民的清流却要被迫害。而外戚、宦官何人?前者汉家之戚,后者门下之奴。所以究其二者,不过是汉室独尊的结果。但人有贤愚,寿有长短,这天下安危又岂能系一人之身?所以不如虚之,使君主垂拱而治,权柄授之于治天下之人,即霸府。”

 如此,本对延揽荀彧充满信心的曹操,这会也有点拿不准了。他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就是自己出自阉竖之家,天然就在延揽士子方面吃亏。

 对此,荀彧只能惋惜。不过,即便少了这三人,曹操的幕府还是人才济济。

 “既然是匡扶汉室,再兴共和,那我等就从这海岱之地开始立业。至于这民,泰山军团结的是黔首氓夫,见短识浅。而袁本初团结的时豪门世家,贪婪无道。而我等却可团结天下之智,凡有才者,不论上下,皆能得用。这就是我为孟德献上的天地人。”

 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牢寺是什么环境?在这呆三年,就是留了一命,怕不也得久病缠身,瘦骨嶙峋吧。

 荀彧颔首,他走上前,揽住曹操的脖子,请他一同入座。

 曹操一愣,然后就听得荀彧道:

 他指着青州和下面的徐州道:

 “昔日齐与秦并称两帝,就可见此地之饶富形胜。这两年中,我们倾力向南,取青州、下徐州,再合军向东,驱鲁中南之泰山军。到时候,我们与中原之袁氏兄弟互盟,有山河之助,未必不能与泰山军一战。”

 这个时候曹操哪还抑制得住,直如拨开云雾见明月,整个人有了一种掌握命运的通透,他对荀彧三拜:

 “文若,如今我才知道高祖得子房是何种样子。”

 在曹操眼里,他问出的两个人是他认为最大的玩家。

 其实曹操这个与其是在问,不如是在求计,他问的是这三个问题:

 这种明贵香料来自波斯,是丝路贸易中的名贵货物,向来是供应皇室的,没想到在这囚室能闻到,反差太大了。

 曹操被说的热血沸腾,但脑子却依旧清醒,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

夫争世,有天、地、人三方。泰山贼有黄天之志,地有河朔山海之固,人可结万千黔首。袁本初有木德之兴,地据汝颍之饶富,人可收天下士心。而我曹孟德有何?能与二人相争?”

 “孟德你再看,而今泰山拒燕赵之地,但他整个范围却全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其势力并没有前出,可见张冲是做好了安定内部的打算。这个时间来看,我预估要一年以上。再加上其恢复生产,整军备武,又要一年。而这两年就是你的机会。”

 这一次,荀彧的声音中带了强烈的色彩,他慨然道:

 “没错,能于颍阳孤军奋勇,不是英雄为何?能在淇水断发奋死,不是英雄为何?能弃家藩篱,举干戈,清君侧,扶保汉室,不是英雄为何?崤函古道,三军皆面东,而君独向西,不是英雄为何?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志,我不知道这不是英雄,谁是!”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你是说我是乱世之英雄?不是乱世之奸雄?”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起来。望着比自己矮了两头的曹操,他下腰长拜。

 他这个膏粱子弟只是轻轻一嗅,就闻出炉内焚的是南海一带的薰草。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但曹操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是曹操。

 曹操眼神在发亮。

 “我知道你是何人。阉竖之孙,袁绍之友,叛逆之谋,东军之将。现在是济南国相,一言便可定我生死。”

 但等到荀彧一笑之后,曹操恍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

 “伟美,伟美,着实是美。”

 “某是否复仇与阁下何干?”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那时候他找许劭那老儿品评的时候,对面也是这副高高在上。之前曹操在下,他忍了。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荀彧解释道:

 但现在高高在上的明明是我?你荀文若凭什么?凭你这脸长得好,可借面吊丧?

 “这些你都知道?”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就在曹操要光辉介绍自己的时候,荀彧手指扣着案几,一项项数道: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我只当汝南许子将褒贬不平,拔所亲抑所恶,不能养人物。但今日见你,才知道许子将至少说了半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你是乱世之英雄?”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更不用说眼前之人是天下清流之党魁的荀氏子弟了。

 但曹操看到的是什么?

 眼前所视哪里还是恐怖肮脏的囚室,明明是一雅舍呀。整个监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曹操甚至还看到监寺里放了几个香炉。

 这个时候的曹操哪还不明白,这荀彧的派头有多大呀。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此为荀彧为曹操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大伙给这个取个什么名字呢?囚中对?

 随即荀彧就念了一句四骈: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而济南国内如国、高二家因为之前被泰山军打击的不轻,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面对有三千精兵的曹操,国内的豪强们选择了闭门避祸。

 荀彧沉默了一会,实话实说:

 “正如你曹孟德有一二分禀赋,我荀彧也有一小小的长处,那就是朋友比较多。”

 曹操大喜,忙让荀彧细讲:

 “如今的青徐形势非常好。一个是平原一带的刘虞,其人素为长者,麾下有孙坚、审配等猛将,又有清河士族为辅弼,甚至雄视北疆的幽州突骑也有一部。可以说兵强马壮,但可惜刘虞不能用之,此为天授主公。再论青州余郡,如司马和、管亥、管承等辈皆是草寇

海贼,不能当孟德一击。而徐州陶谦年老体衰,素无大志,可传檄而定。”

 曹操压根就没提西边的关东、关西两朝廷,因为谁都知道那两朝廷早就是冢中枯骨,一群散发着尸臭的公卿们玩着可笑的权力游戏。

 但曹操再闻,却有点骇然。因为他又闻到了不同的味道,这是龙脑、苏和的味道。

 而荀彧也履行着为曹操招揽天下之智的策略,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陈群、戏志才、杜袭、郗虑、辛毗、赵俨、邴原、王修。

 “你是如何知道的?”

 见曹操在想,荀彧再讲了一段:

 “这天下如何乱的?就是外戚与宦官倾轧朝野,真正为民的清流却要被迫害。而外戚、宦官何人?前者汉家之戚,后者门下之奴。所以究其二者,不过是汉室独尊的结果。但人有贤愚,寿有长短,这天下安危又岂能系一人之身?所以不如虚之,使君主垂拱而治,权柄授之于治天下之人,即霸府。”

 如此,本对延揽荀彧充满信心的曹操,这会也有点拿不准了。他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就是自己出自阉竖之家,天然就在延揽士子方面吃亏。

 对此,荀彧只能惋惜。不过,即便少了这三人,曹操的幕府还是人才济济。

 “既然是匡扶汉室,再兴共和,那我等就从这海岱之地开始立业。至于这民,泰山军团结的是黔首氓夫,见短识浅。而袁本初团结的时豪门世家,贪婪无道。而我等却可团结天下之智,凡有才者,不论上下,皆能得用。这就是我为孟德献上的天地人。”

 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牢寺是什么环境?在这呆三年,就是留了一命,怕不也得久病缠身,瘦骨嶙峋吧。

 荀彧颔首,他走上前,揽住曹操的脖子,请他一同入座。

 曹操一愣,然后就听得荀彧道:

 他指着青州和下面的徐州道:

 “昔日齐与秦并称两帝,就可见此地之饶富形胜。这两年中,我们倾力向南,取青州、下徐州,再合军向东,驱鲁中南之泰山军。到时候,我们与中原之袁氏兄弟互盟,有山河之助,未必不能与泰山军一战。”

 这个时候曹操哪还抑制得住,直如拨开云雾见明月,整个人有了一种掌握命运的通透,他对荀彧三拜:

 “文若,如今我才知道高祖得子房是何种样子。”

 在曹操眼里,他问出的两个人是他认为最大的玩家。

 其实曹操这个与其是在问,不如是在求计,他问的是这三个问题:

 这种明贵香料来自波斯,是丝路贸易中的名贵货物,向来是供应皇室的,没想到在这囚室能闻到,反差太大了。

 曹操被说的热血沸腾,但脑子却依旧清醒,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夫争世,有天、地、人三方。泰山贼有黄天之志,地有河朔山海之固,人可结万千黔首。袁本初有木德之兴,地据汝颍之饶富,人可收天下士心。而我曹孟德有何?能与二人相争?”

 “孟德你再看,而今泰山拒燕赵之地,但他整个范围却全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其势力并没有前出,可见张冲是做好了安定内部的打算。这个时间来看,我预估要一年以上。再加上其恢复生产,整军备武,又要一年。而这两年就是你的机会。”

 这一次,荀彧的声音中带了强烈的色彩,他慨然道:

 “没错,能于颍阳孤军奋勇,不是英雄为何?能在淇水断发奋死,不是英雄为何?能弃家藩篱,举干戈,清君侧,扶保汉室,不是英雄为何?崤函古道,三军皆面东,而君独向西,不是英雄为何?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志,我不知道这不是英雄,谁是!”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你是说我是乱世之英雄?不是乱世之奸雄?”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起来。望着比自己矮了两头的曹操,他下腰长拜。

 他这个膏粱子弟只是轻轻一嗅,就闻出炉内焚的是南海一带的薰草。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但曹操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是曹操。

 曹操眼神在发亮。

 “我知道你是何人。阉竖之孙,袁绍之友,叛逆之谋,东军之将。现在是济南国相,一言便可定我生死。”

 但等到荀彧一笑之后,曹操恍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

 “伟美,伟美,着实是美。”

 “某是否复仇与阁下何干?”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那时候他找许劭那老儿品评的时候,对面也是这副高高在上。之前曹操在下,他忍了。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荀彧解释道:

 但现在高高在上的明明是我?你荀文若凭什么?凭你这脸长得好,可借面吊丧?

 “这些你都知道?”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就在曹操要光辉介绍自己的时候,荀彧手指扣着案几,一项项数道: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我只当汝南许子将褒贬不平,拔所亲抑所恶,不能养人物。但今日见你,才知道许子将至少说了半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你是乱世之英雄?”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更不用说眼前之人是天下清流之党魁的荀氏子弟了。

 但曹操看到的是什么?

 眼前所视哪里还是恐怖肮脏的囚室,明明是一雅舍呀。整个监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曹操甚至还看到监寺里放了几个香炉。

 这个时候的曹操哪还不明白,这荀彧的派头有多大呀。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此为荀彧为曹操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大伙给这个取个什么名字呢?囚中对?

 随即荀彧就念了一句四骈: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而济南国内如国、高二家因为之前被泰山军打击的不轻,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面对有三千精兵的曹操,国内的豪强们选择了闭门避祸。

 荀彧沉默了一会,实话实说:

 “正如你曹孟德有一二分禀赋,我荀彧也有一小小的长处,那就是朋友比较多。”

 曹操大喜,忙让荀彧细讲:

 “如今的青徐形势非常好。一个是平原一带的刘虞,其人素为长者,麾下有孙坚、审配等猛将,又有清河士族为辅弼,甚至雄视北疆的幽州突骑也有一部。可以说兵强马壮,但可惜刘虞不能用之,此为天授主公。再论青州余郡,如司马和、管亥、管承等辈皆是草寇海贼,不能当孟德一击。而徐州陶谦年老体衰,素无大志,可传檄而定。”

 曹操压根就没提西边的关东、关西两朝廷,因为谁都知道那两朝廷早就是冢中枯骨,一群散发着尸臭的公卿们玩着可笑的权力游戏。

 但曹操再闻,却有点骇然。因为他又闻到了不同的味道,这是龙脑、苏和的味道。

 而荀彧也履行着为曹操招揽天下之智的策略,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陈群、戏志才、杜袭、郗虑、辛毗、赵俨、邴原、王修。

 “你是如何知道的?”

 见曹操在想,荀彧再讲了一段:

 “这天下如何乱的?就是外戚与宦官倾轧朝野,真正为民的清流却要被迫害。而外戚、宦官何人?前者汉家之戚,后者门下之奴。所以究其二者,不过是汉室独尊的结果。但人有贤愚,寿有长短,这天下安危又岂能系一人之身?所以不如虚之,使君主垂拱而治,权柄授之于治天下之人,即霸府。”

 如此,本对延揽荀彧充满信心的曹操,这会也有点拿不准了。他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就是自己出自阉竖之家,天然就在延揽士子方面吃亏。

 对此,荀彧只能惋惜。不过,即便少了这三人,曹操的幕府还是人才济济。

 “既然是匡扶汉室,再兴共和,那我等就从这海岱之地开始立业。至于这民,泰山军团结的是黔首氓夫,见短识浅。而袁本初团结的时豪门世家,贪婪无道。而我等却可团结天下之智,凡有才者,不论上下,皆能得用。这就是我为孟德献上的天地人。”

 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牢寺是什么环境?在这呆三年,就是留了一命,怕不也得久病缠身,瘦骨嶙峋吧。

 荀彧颔首,他走上前,揽住曹操的脖子,请他一同入座。

 曹操一愣,然后就听得荀彧道:

 他指着青州和下面的徐州道:

 “昔日齐与秦并称两帝,就可见此地之饶富形胜。这两年中,我们倾力向南,取青州、下徐州,再合军向东,驱鲁中南之泰山军。到时候,我们与中原之袁氏兄弟互盟,有山河之助,未必不能与泰山军一战。”

 这个时候曹操哪还抑制得住,直如拨开云雾见明月,整个人有了一种掌握命运的

通透,他对荀彧三拜:

 “文若,如今我才知道高祖得子房是何种样子。”

 在曹操眼里,他问出的两个人是他认为最大的玩家。

 其实曹操这个与其是在问,不如是在求计,他问的是这三个问题:

 这种明贵香料来自波斯,是丝路贸易中的名贵货物,向来是供应皇室的,没想到在这囚室能闻到,反差太大了。

 曹操被说的热血沸腾,但脑子却依旧清醒,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夫争世,有天、地、人三方。泰山贼有黄天之志,地有河朔山海之固,人可结万千黔首。袁本初有木德之兴,地据汝颍之饶富,人可收天下士心。而我曹孟德有何?能与二人相争?”

 “孟德你再看,而今泰山拒燕赵之地,但他整个范围却全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其势力并没有前出,可见张冲是做好了安定内部的打算。这个时间来看,我预估要一年以上。再加上其恢复生产,整军备武,又要一年。而这两年就是你的机会。”

 这一次,荀彧的声音中带了强烈的色彩,他慨然道:

 “没错,能于颍阳孤军奋勇,不是英雄为何?能在淇水断发奋死,不是英雄为何?能弃家藩篱,举干戈,清君侧,扶保汉室,不是英雄为何?崤函古道,三军皆面东,而君独向西,不是英雄为何?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志,我不知道这不是英雄,谁是!”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你是说我是乱世之英雄?不是乱世之奸雄?”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起来。望着比自己矮了两头的曹操,他下腰长拜。

 他这个膏粱子弟只是轻轻一嗅,就闻出炉内焚的是南海一带的薰草。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但曹操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是曹操。

 曹操眼神在发亮。

 “我知道你是何人。阉竖之孙,袁绍之友,叛逆之谋,东军之将。现在是济南国相,一言便可定我生死。”

 但等到荀彧一笑之后,曹操恍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

 “伟美,伟美,着实是美。”

 “某是否复仇与阁下何干?”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那时候他找许劭那老儿品评的时候,对面也是这副高高在上。之前曹操在下,他忍了。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荀彧解释道:

 但现在高高在上的明明是我?你荀文若凭什么?凭你这脸长得好,可借面吊丧?

 “这些你都知道?”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就在曹操要光辉介绍自己的时候,荀彧手指扣着案几,一项项数道: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我只当汝南许子将褒贬不平,拔所亲抑所恶,不能养人物。但今日见你,才知道许子将至少说了半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你是乱世之英雄?”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更不用说眼前之人是天下清流之党魁的荀氏子弟了。

 但曹操看到的是什么?

 眼前所视哪里还是恐怖肮脏的囚室,明明是一雅舍呀。整个监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曹操甚至还看到监寺里放了几个香炉。

 这个时候的曹操哪还不明白,这荀彧的派头有多大呀。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此为荀彧为曹操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大伙给这个取个什么名字呢?囚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