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贸易制裁(第2页)

  “可是、可是我们没有太多钱啊……”

  “不妨事,契丹盛产牛羊,也可以用牛羊作价。”

  ……

  这特么哪里是结盟?分明就是坑啊!

  契丹原本跟大唐做买卖,现在跟你高句丽结盟了,换成了跟高句丽做买卖,似乎除了学会一点种地,没有其他任何的实质性好处吧。

  可惜,契丹族长还是太单纯了,或者太容易被忽悠了。对萧锐生出了不满,转而投了渊盖苏文,可你怎么知道渊盖苏文不是另一个萧锐呢?

  当然了这货也是有小聪明的,他投注高句丽,一方面是害怕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对契丹出手。另一方面,也是想押宝,赌高句丽能扛住大唐的进攻,到时候契丹就可以左右逢源,从两头都获利。

  大唐拉拢了,我贴近大唐发展自身,还能打压高句丽来获利。

  高句丽拉拢了,我贴近高句丽,同时还可以用这个去跟大唐谈条件。

  简直太明智了!

  ……

  确实很明智,好像天底下就你一个聪明人一样?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

  贸易制裁令的后半部分,是萧锐想出的主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来大战的关键并不一定是战场上的拼杀,更多的是拼后勤粮草。可运输粮草并不简单,往往损耗的比战场人吃马嚼更多,就以前隋三征高句丽来算,十斤粮食运到前线,路上要损耗一半,甚至还多。也是因此,前隋大业帝才下令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而萧锐此次建议用民商帮扶运粮之策,就是为了节省运粮消耗。反正让官兵押运也是运,让民间商户蚂蚁搬家似的押运也是运,只要最后粮草入了幽州大营即可。

  至于价格?呵呵,稍微把运输收购价提一提,那就有商户闻风而来,积极性压都压不住。

  虽然多花点钱,但省了更多的工夫,里外里一算,比军部运粮的成本还节省一到两成呢。

  为何会如此?

  大概是因为,军部运粮是直接从军备粮仓起运,千里押送到前线,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加上不慎损耗等等,所以要有一半的折损,效率很低。

  但民间商会不同,他们是短途运输,目的地是幽州的,那临近的河北、山东,都会起运去幽州。然后临近的河南、江南等地就会起运粮草到山东,填补上山东的亏空即可,反正有得赚。甚至有些胆大的,不惜直接从河南道运到幽州,可惜这样的情况萧锐早就给算过了,利润率是最低的。

  反而是短途运粮,分摊利润的方式最恰当,且效率最高。

  长安城里,一天至少三趟加急快马入兵部,都是各地的备战急报。

  兵部尚书侯君集的脸都笑出花了,看着户部给的钱粮报表,还有各地聚集起的兵马,侯君集猖狂大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种富裕仗啊!若是贞观元年我们有这实力该多好,当初直接就能把十万草原蛮子,全都沁死在渭水河里!”

  “报,侯尚书,陛下有请!”一名宫中护卫来报。

  哦?作战计划不是已经拟定了吗?陛下是单独召见我吗?

  “那倒不是,据说侯爷已经到了。”

  “哦?侯爷都来了?那一定是大事,你们继续忙,我这就入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