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2 作品

第八百七十七章糜烂的京师(二合一)


崇祯下令调集边军入京勤王,总指挥是兵部尚书张凤翼。

张凤翼是山西人,与兄弟才名闻于世。

如今八十七岁的高龄,不说他是戎马一生吧,从地方督抚直接升任中央兵部尚书,当真是一场仗都没打过。

甚至连军事才能不佳的孙承宗,都痛斥张凤翼军事不行,可想而知他到底是有多不行!

此番清军入昌平,导致先帝陵寝受惊,有大批言官弹劾张凤翼坐视不救。

特别是前些时日蓟镇早就传来消息,他都没有提前布置,全程当了哑巴。

甚至还把大批蓟辽善战之卒,调往中原各地剿匪。

如此昏庸之人,竟然坐在兵部尚书的职位上数年,毫无建设。

如今清军在京师周遭肆虐,他不负主要责任,谁负?

张凤翼当然不能把锅甩给皇帝,他为了避祸,才自请总督各镇援兵。

可他真没那个本事。

剿贼剿不好,遇上更难打的清军,他就更赢不了。

不错,清军再次肆虐京师重演,张凤翼毫无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兵部尚书不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击溃清军,而是为了自己避祸,才请求当总指挥的。

当然崇祯对他寄予厚望,很快就批准了,且赐给他尚方宝剑,发给万金,赏功牌五百,给他预备赏赐给有功之卒。

崇祯还任命太监罗维宁监督通州,天津,临清,德州军务,与张凤翼配合。

对长城关隘负有直接责任的宣大总督梁廷栋,奉命入援。

可梁廷栋的人马在与清军交战当中,赔的大差不差,只能拉着一些人头凑数,缓慢而来。

张凤翼、罗维宁、梁廷栋三人本应该互为犄角,击退来犯之敌。

人人都会有好想法。

但付出行动的人,可实在是太少太少。

尤其是这三人都没啥战心,且面对满洲铁骑的肆虐,不敢交战,畏缩不前。

阿济格看出来明军的软弱,于是在大明京师周遭攻略一番之后,很快就离开沙、清河。

刨除正蓝旗的七旗加上汉人、蒙古人的三旗共十旗,向东攻克宝坻,杀知县赵国鼎。

攻定兴县,杀前光禄寺卿鹿善继。

西下攻陷房山,杀典使诸人。

一时间,京师周遭的百姓人人自危,大明官军丝毫不见踪影。

入眼的全都是清军在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

清军分兵再往南战涿鹿时,被言官屡次弹劾的三人,决定要雄起一把。

毕竟勋贵们都坐不住了,京师周遭可全都是他们的产业。

前几年已经劫掠了一次,如今又来,谁能遭得住这样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三人遭不住弹劾,抓住时机,重拳出击猖狂且无限分兵的清军。

此一战,清军损失二百余人,官军死伤千余人,总算是有了一定的人头入手,当为大胜!

捷报送到崇祯面前的时候,让他皱眉不已。

清军肆虐京师周遭,百姓受苦,大明官军竟然就取得这点战果?

就这还算是大胜!

他们三个哪来的脸?

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崇祯都想要把赏出去的万金要回来,日你妈的退钱。

早知道朕就征召靖辽伯,从湖广等地疾行来勤王。

结果这还不算完,秦王送来一封求救信,更是让崇祯火冒三丈。

卢象升与洪承畴围剿中原诸贼,一直盘踞在山西的锤匪贺今朝,竟然大肆攻打陕西,且控制了潼关、大散关等地。

整个陕西都要落入锤匪的手中。

对于这件事,崇祯拳头都攥硬了,没成想连锤匪都敢来欺辱大明。

崇祯知道陕西兵力空虚,洪承畴近日来一直在攻打山西,迫使贺今朝回援。



如今看来,并没有什么用处。

一旦陕西也落入贺今朝的手里,崇祯想都不敢想,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那个低贱的驿卒,也会跟皇太极一样裂土称帝吗?

这些事他只能气,目前都无法解决。

面对秦王的求援信,崇祯暂且放在一旁,

近火他都无法扑灭,更不用说远火了。

贺今朝在陕西那个贫瘠之地折腾,崇祯只能选择让他折腾去。

山陕之地本就是贫瘠之地,山西巡抚许鼎臣上奏连年干旱,又闹了饥荒。

崇祯无力赈灾,赈灾的钱撒出去,也见不到一丁点水花。

这便也是他不想赈灾的原因。

贺今朝他出兵陕西,攻打秦王,定然是想要更多粮食!

崇祯摇摇头,把这件事搁置一旁,为今之计先击溃来犯的清军,才是大事。

可清军并不是那么好击溃的。

阿济格非常贴心,没等崇祯想出击溃他的法子,在大掠京师之后,便撤军,直接攻固安、文安、永清等地。

再连下五城后,他才和大明总兵刘泽清遇上,无法攻克城池,又转道西方攻香河,涿州,破顺义。

攻占城池不是目的,掳掠才是最终的战略目的。

周遭知县不是自尽,就是被杀。

阿济格还觉得掳掠不够多,他又绕到京师北边,到怀柔、大安、西和等地。

然后屯兵密云、平谷,放出手中多支部队,叫他们前去劫掠,到时候只需上交七成。

怎么抢,他不管。

谁抢的多,那谁就赚的多,立下的功劳也就越大!

此举自是充分调动了八旗劫掠的主动性。

许多都是明军转换的清军,他们在大明可都是穷怕了,剃了辫子之后。

不仅明军惧怕他们,他们还可以肆无忌惮的劫掠。

哪个人的积极性,不会被调动起来。

抢掠的越多,他们才能发大财。

要是放在大明,发财哪轮得到他们这些刀尖舔血的大头兵?

也就是目前八旗无法攻破北京城,他们就环绕着北京城周遭的州县,可劲的劫掠。

崇祯调集了重兵来救,总是见清军肆无忌惮,可大明官军去哪里了?

总指挥张凤翼既害怕打仗,又害怕遭到皇帝的惩处。

惶惶不可终日,他根本就从没考虑过如何带领明军打胜仗,击溃清军。

张凤翼只想着这件事整不好,他就得死。

纵然他活了八十七岁,可也害怕死啊!

张凤翼又了解皇帝的性子,也清楚一个事实,清军他是无法击溃的!

京师周遭被大肆劫掠,参考崇祯二年皇太极劫掠后,一大批人事后被惩处,严重的就刀斧加身。

张凤翼认命了,觉得免不了一死,但他不想被做出北京烤鸭,然后传首九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