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ad 作品

第七百零八章 高翰文的奶爸时光(第2页)

 当然也正是因为杂家这种谁都要用,却谁都不依赖的样子,导致缺少核心凝聚力,吕不韦之后便一蹶不振。到汉宣帝时才又重申“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其中“霸王道”只是以儒道法代指诸子百家,而其中“杂之”则更表明了汉宣帝的态度。可惜吕不韦至汉宣帝也就两百年时间,明明实行杂家的汉宣帝缺连曾经这个流派的名称都不知道了。

 吕不韦用杂家应对了秦始皇初年的六国联合围攻,而汉宣帝则更是凿空西域,使得胡人不得南下牧马,天山南北首归王化,低战损拓地千里,远超其祖父汉武帝。相对于这些功绩,杂家真的是可惜了。

 总结下来,从四格象限图来看。儒家左下,墨家右中下,法家右中上,道家右中上,名家极右极上,阴阳家右下,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均为右上。杂家无左右无上下,处于最醒目的原点位置。统计下来,右上最多,即认为世界宇宙是无限的,以及每个正常人都有相当的认识能力的占绝大多数。左下一个儒家,右下两个阴阳家与墨家,无一个学派处于左上。即使最后看似获胜的儒家,其实也不过是儒皮法骨而已。宋人赵普说半部论语哄天下。只要抑制住百姓的学习能力,儒家还可以有相当长的适用寿命。

 所以在最后的诘问高翰文还追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没有学派是左上呢,即相信世界是封闭的,有限的,人是普遍具有足够认识能力。如果存在会怎样?能举例一下当前存在左上的学问吗?”第二问:“纯粹的儒家治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成功吗?”第三问“名家鼓励辩论,儒家却说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二者为何截然不同?”第三问“为何杂家的思想总是昙花一现,并不长

久?”

 ------------------

 高翰文看完这些,已经是一天的时间就没了,腹中空空,双鬓虚汗相当吃力了。

 要不是大明的士子都喜欢给自己思想找祖宗,才懒得做这些。但现在做下来竟然也发现颇有助益。

 高翰文绕到后院,却看到徐有知在哄自家娃娃。

 “苗苗,苗苗,你那书呆子父亲过来了,早上过了就不见人,现在你认不认得到啊?”

 听着徐有知这半是责怪的生意,高翰文只好赔笑,赶紧一只手抱起孩子弥补。另一只手不停地拿桌子上的零食弥补自己的肚子。

 吃了两口才坐下。

 孩子还不能说话,但已经长下门牙了,咯吱咯吱地笑得很开心。

 稍微弥补了不肚子,高翰文突然有点为自己的孩子鸣不平了。自己那么多时间都耗费给大明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关注女儿反而少了点。

 高翰文一边哼起前世的各种儿歌,逗弄着孩子,一边想着给自家哇也弥补弥补。之前的布娃娃之类的还是太常规了。还是要卷一卷乐高玩具之类的才行。要不然,怎么让娃通过素质教育赢在起跑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