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全部录取

 已经是深夜子时,但是彝伦堂内外却是灯火通明。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张煌言、阎应元以及徐应伟等一千多个士子,仍旧还在片刻不停的阅卷。

 “此文气势恢弘,当可列为第一等。”

 “诸兄请看此文,真堪称旷世雄文!”

 “诸位诸位诸位,小弟手上的这篇文章气吞河岳,着实不凡,写这篇文章的士子想必是个有大胸襟大抱负的!”

 “诸兄,小弟这里也有一篇不俗的。”

 “好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听着众士子在那里不停的交口称赞,崇祯有些懵。

 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多的好文章,难道说是这一科的秀才特别出众?

 按理说不应该啊,去年不是刚刚举行过乡试会试,朱慈炤还录取了一百多个进士,有几个甚至还进了翰林院。

 这些秀才在去年的乡试中名落孙山,就说明制艺水平一般嘛。

 这时候,崇祯忽然想起路振飞的话,难道是因为题目太简单?所以参加国子监试的生员就一个个的都写出了团花锦簇的好文章?

 思忖间,马鸣騄带着金铉快步过来。

 见过礼,马鸣騄开门见山的请示道:“圣上,兵部刚移交了一万匹好马给内务府,臣想要请问圣上,这批好马具体该如何处置?”

 金铉接着就说道:“圣上,这批好马必须得我们骑兵营先挑。”

 崇祯笑了笑说道:“金卿,骑兵营不会一直隶属操江提督署,你确定要让骑兵营优先从中挑选战马?”

 “臣确定。”金铉不假思索的道,“无论骑兵营将来是否在操江署,臣都希望能让骑兵营优先挑选战马,古人云红粉赠佳人,宝马赠英雄,好马就应该给骑兵。”

 “朕准了,就让骑兵营优先挑。”崇祯一挥手,又问马鸣騄,“马卿,这一万匹马确定都是好马?伪顺没有拿劣马以次充好?”

 马鸣騄道:“圣上,湖广总督何腾蛟已经核实过,都是好马。”

 “那就好。”崇祯点了点头又道,“要是这样的话就可以扩充骑兵了,就从27万募兵中挑选出一万人,朕让夷丁去训练他们。”

 正说话间,黄宗羲快步过来禀报:“圣上,考卷已全部阅完,臣等从中鳞选出了一万余份考卷,这一万多篇文章都写得极好。”

 “多少,你说多少?”崇祯闻言吃了一惊。

 黄宗羲便再次说道:“回圣上,一共鳞选出了一万余份考卷。”

 “太多了,太多了!”崇祯道,“国子监只招1500人,算上水师学堂的500人,也只需要两千名生员,要这么多人做什么?将多余的考卷黜落掉。”

 黄宗羲道:“圣上,这一万多份考卷都是不分伯仲,黜落谁都不公平。”

 “怎么会?”崇祯难以置信道,“你的意思一万多份考卷都不分伯仲?”

 黄宗羲道:“是的,一万多份考卷的水平都是不分伯仲,黜落谁都不好。”

 这时候马鸣騄笑道:“圣上,臣听说你给这一科国子试出的考题是论语?”

 “怎么着?”崇祯脸色垮下来,没好气道,“路振飞笑话朕,连你也要笑话朕?”

 “臣不敢。”马鸣騄慌忙一个长揖到地,又起身说,“以往乡试以及会试,考官之所以出截搭题,就是为了通过破题黜落一大半考生,只有那些才思敏捷并且学识丰富的士子才能够得以脱颖而出。”

 崇祯说道:“话虽如此,可朕仍以为不公平,只是破题破不好,便竟遭到黜落,很容易将真有才华的考生挡在门外。”

 马鸣騄道:“但是考题太过简单,就是如今之局面,难以抉择。”

 “此事却也不难办。”崇祯勐一挥手,说道,“既然是不分伯仲,那就一个不黜,全部都录取了!没错,全取了!”

 “啊?一个不黜落,全取?”

 “一万多个生员全部录取?”

 黄宗羲、马鸣騄还有金铉面面相觑。

 但是过了片刻之后,三人却又释然。

 这才是他们熟悉的圣上啊,行事从不按常规。

 一次就录取一万多个考生,也只有当今圣上才能有这等大手笔。

 有一说一,崇祯这次真的是大意了,只想着不拿破题刁难考生,要让考生心无旁骛的写出真正的水平,却没有想过这么做会拉不开差距。

 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见识。

 多出了几百年的见识,足以让他从容应付眼前局面。

 既然一万多份考卷分不出高下,那就索性全部录取。

 再然后在国子监搞个宽进严出,就是进国子监容易,但是三年之后要想顺利毕业,那就不容易,想进内务府当差就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