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觉 作品

第十八章 林中生死斗(中)(第2页)

 “完了,我们三个好像被他一个人包围了。”令狐翔跟孙黄认识久了,也是学会了一嘴骚话,在这剑拔弩张的关头,他还在往外捅这种词儿,不过他那后半句还是转回了比较务实的方向,“要不然我先上去跟他一对一周旋片刻,你们先以逸待劳,在旁边观察一下他的套路?”

 不得不说,他这个主意听着还挺靠谱,但……

 “最好别。”三字王却拦住了他。

 这三人中,三字王的实力是最接近超一流的,且他的武学天赋和江湖经验也比另外两人高,所以他通过面具人刚才的几次施为,已经看出了这个敌人恐怕不是令狐翔适合对付的类型。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说了,令狐翔对上萧准都能拖延个一时半刻,怎么对上这个就不行了呢?

 这原因还真挺复杂……

 不过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萧准在那场战斗的中前期,或多或少的、没有拿出全部的实力。

 因为那时候的萧准还没完全成魔,在战斗中他依然是“授剑师”的那一套,也就是被“不败剑法”血克的那一套,所以在几招过后,当萧准发现自己竟然在招式层面被令狐翔给爆了时,不服气的他就更加拼命地想用“解题式剑法”的思路去解开不败剑法这种无解题。

 你要说萧准在那场战斗的中前期尽力了没有,那确实也尽力了,但他是在“一定要用剑理战胜对方”的前提下尽力,而不是后期复读“迎风掸月”时那种“算了,能赢就行”的尽力。

 至于再往后萧准进入“剑魔”阶段时的那种打法,就更甭提了——不败剑法的“不败”,也仅限于招式层面的防守不败,剑气乱飞的战斗跟这套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了。

 而眼前的这个面具人,他无疑不是“授剑师”。

 尽管他手里拿的剑,是最能代表“授剑师”之剑心、剑理的参瑕剑,但他目前为止仅有的几次出手,展示出的东西,却都和这把剑的秉性显得格格不入。

 参瑕参瑕,参为悟,瑕为缺。

 万物皆有缺,萧准入魔前所求“完美之剑法”,其彻悟之境并非无瑕无缺,而是瑕不掩瑜,全中留缺。

 就类似于某些力量它只能到九十九万匹,到了一百万匹就会崩坏,或者说其性质已经改变了,不再是人能驾驭的了。

 这是萧准毕其一生,在“绝顶级”门槛前所悟到的答案,虽然这未必是求剑之道上唯一的答案,但的确是某一种类型的剑理走到极致时的最终解答。

 只可惜萧准后来迈过绝顶级门槛时,走的却不是这条他一直在钻研的道路,而是另一条毁灭之道。

 甚至到最后他的手中,握的都不是他的参瑕剑。

 但无论如何,这把被萧准所放弃的剑,才是一把和“授剑师”的剑理完美契合的武器;它在被挥动时,可以将剑客的招式精度发挥到更高,甚至可以做出一些在超高速挥砍下瞬间急停、且剑身纹丝不动的、匪夷所思的操作。

 可方才这面具人击退三字王等人的三招,包括他几秒前展示的剑气,都跟参瑕剑应有的风格大相径庭……他的招式大开大合、且稀松平常,毫无精妙之感,就好像他本身并不是什么剑客,只是靠着强大的功力和宝兵刃的加持伪装成了一名用剑的高手。

 面对这样的对手,令狐翔就反而是被克制的一方了,即便他的内功近期有所提升,跟这种人打怕也是凶多吉少。

 “掩护我。”在劝阻下令狐翔后,三字王稍微犹豫了几秒,才说出了这三个字。

 你要问他这几秒间想了什么,那很简单——他在考虑是不是该抛下令狐翔和秦风,自己一个人开溜。

 但稍琢磨一下他还是舍弃了这个念头……

 一来,对方的目标是“真侠令”,所以就算他独自开溜,对方也可能快速击退令狐翔和秦风然后继续来追他。

 二来,那俩小子怎么说也跟他有点交情,且先前人家是主动跳出来帮他的,他直接甩掉二人跑路着实不太仗义。

 于是,一向不太愿意“仗义”的杀手三字王,这会儿也只能十分无奈地开口,准备以自己作为正面的主攻,并让令狐翔和秦风在旁掠阵,去战一战这个神秘的面具人。

 而那面具人的反应也很怪异,他一看三字王带头冲了过来,面具下的脸便不由自主的因兴奋而扭曲了起来。

 这一刻,他抖腕运剑,剑式乍现。

 且那招式,忽然又不再普普通通,而是转成了精妙无比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