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第二百七十六章:血泪


  北国春暖花开,积雪消融,京师正慢慢的从冬眠中醒来。

  运河已经化开了许多,但是京师却没有再恢复到往日的喧嚣和繁茂。

  曾经寸土寸金的运河两岸,商铺竟有半数以上都没有开门营业。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街巷之上如今也是少有人气。

  因为建奴的入寇,数月以来不断的烧杀抢掠,整个北直隶已经是残破的不成摸样。

  为了逃避战乱的难民饥民都汇聚到了京师的四野,人数如今已经达近二十万的。

  “大捷,大捷,青山关大捷,斩首奴贼千级!!!”

  “大捷,大捷,青山关大捷,阵斩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并斩其以下将校三十七人!”

  “大捷,青山关大捷!!!”

  一声声捷报的通传声从外之内,从城郊一路传入城中,搅碎了京师街头的宁静。

  急促的马蹄声恍若潮水一般响亮,惊扰了躲避在屋舍之下正在休憩的百姓。

  “大捷,大捷……”

  一声声大捷入耳。

  所有的人都愣愣的呆在原地,愣愣的看着从街道之上飞驰而过的骑士。

  “青山关大捷!”

  报捷的声音伴随着凛冽的寒风传入街头巷尾城池内外每一个人耳中。

  城上城下,一众驻守在城门的军将皆是转头向着那些报捷的骑士看去,向着那飞驰入内的塘马看去。

  城郊四野,残破的棚户之中,无数的饥民靠坐在棚户之中,他们的双目无神,直勾勾的看着远方,彷佛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街头巷尾,一众百姓皆是神色迷茫,传来的捷报让他们感到困惑。

  那一声声的报捷的声音,明明是就在咫尺响起,但却又遥远的像是就在天边回荡一般,让人总有一种不真切的虚晃感。

  原本略显嘈杂的街道,一瞬间变得冷清了下来。

  一切的人声马声各式的声音,彷佛都在此刻消失一空。

  有人迷迷糊糊站起身来,想要听的更清楚一些。

  有人下意识的跟着报捷的骑士跌跌撞撞的跑着。

  还有人拉着周围的人,想要确认是不是自己听错了话语。

  挥舞着令旗报捷的骑士一路疾驰,通过了经过了京师的城门,走过了京师的街巷,趟过了京师的大道,最终汇聚到了京师中央,那座最高最大最广的建筑之前——紫禁城!

  在那些骑士的身后,无一例外都跟满了大量的行人,他们所有的人都被拦在紫禁城之外。

  守卫着宫城的禁卫拦住了所有想要上前的人。

  被拦在界外的一众百姓,有穿着绫罗绸缎的达官贵人,有穿着布衣短打的平头百姓,甚至还有着衣衫褴褛的贫民小厮。

  他们所有的人目光都跟随着那报捷的文书,一路向着宫城深处而去——望眼欲穿……

  捷报最终穿过了道道宫门,层层宫禁一路直达文渊阁。

  捷报传入文渊阁内的刹那之间,整个文渊阁内皆是一片寂寥无声。

  身处阁中的杨嗣昌和薛国观两人将捷报翻来覆去了看了整整九遍,反复确认了整整九遍。

  逐字逐句的看,逐字逐字的读,甚至还确认了捷报上的印信真伪。

  最终杨嗣昌缓缓的合上了捷报,捷报便离开了文渊阁,一路直达乾清宫的西暖阁。

  乾清宫西暖阁内,崇祯头戴着翼善冠,身穿着绣着金色的盘龙纹饰的赤色盘领窄袖袍。

  这位二十八岁,便已经登基为帝十二年的天子,此时正在暖阁之中认真的批阅着奏折。

  建奴入寇,荼毒万里之地。

  整個北直隶和大半个山东都受到了兵祸的影响。

  百姓流离失所,以至于流民遍地,朝不保夕,饥饿难耐,摆在桌面之上的奏疏多是请求朝廷发粮以赈灾,求银以重建。

  坐在书桌之前批阅奏疏的崇祯面色苍白,他的身躯单薄,并不厚重,甚至撑不起穿着的龙袍,眼眸的深处是一股从心底散发而出的疲倦。

  崇祯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桌面之上所有的请求,他都没有办法去处理。

  都说天子富有四海,但是他这个大明的天子,却是却是为这黄白之物所累,为这黄白之物所困。

  内帑之中银钱寥寥,户部常年空空如也,早已经寅吃卯粮。

  从上任起始后不久,他签下最多便是那一道又一道加税增税的诏书。

  他并非不知道这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他也并非是不知道这是在饮鸩止渴。

  但是就算是知道又如何……

  崇祯环视着空荡荡的暖阁,无声的长叹了一声。

  现如今已经是他登基的第十二个年头了,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对于一切都懵懂无知的少年天子。

  他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但是现在明白,很多事情却都已经是晚了。

  在登基之除,他除去魏忠贤的时候,厂卫的力量也被他削弱到了一个几乎不可用的地步。

  以至于现在,崇祯想用厂卫,但是厂卫却是难以再复昔日的声势。

  崇祯神色疲惫,他抬起了手,缓缓的揉着略微有些肿胀的太阳穴。

  自建奴入关以来,边报急切,各地报难的奏疏如雪花一般蜂拥而来,他没有一日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

  国家疲敝,底下那些官员的表现却是让他越发的失望。

  所谓的众正盈朝,所谓的贤良忠臣,都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卑劣小人。

  这些年来,崇祯也算是看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朝中的清流,多为沽名钓誉之徒。

  朝中的那些臣工,相比于治国,似乎更擅长党争。

  崇祯向后靠了一靠,靠在了椅背之上,他实在是太过于疲倦。

  国内的大小事务,朝中的党争谋议,边关不断传来的告急文书,全都积压在一起,压的他根本喘不过气来。

  崇祯之所以信任杨嗣昌,愿意任用杨嗣昌,不仅仅是因为杨嗣昌才学过人,他觉得杨嗣昌能够解决问题。

  更是因为杨嗣昌无偏无党、勇于任事,有问必答。

  不像是其他的臣工说一些空话套话做一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事情。

  杨嗣昌一直都在做实事,自从杨嗣昌上任之后,国家的情况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沸沸扬扬蔓延多省的流寇之乱因为杨嗣昌的方略而被平定。

  北地的边患也因为杨嗣昌的边策而得到了缓解。

  只是……

  崇祯握紧了双拳,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怒意。

  朝廷之中那些只会袖手空谈的腐儒,拿不出对敌的半点方略,说起道理来却是处处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