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见晓 作品

第 150 章 我心则夷


  打断荀氏叔侄沉默对视的,是来自董卓的使者。

  使者送上两车礼物,一车是安抚荀柔的金银玉器,一车是送给荀采的锦帛首饰。使者谦卑的表示,董侯不会相信今日堂中的攀咬,请太傅放心,同时提醒他,两家联姻已经过了三礼了。

  “董仲颖要为大将军了。”使者走后,荀柔主动换了话题。

  “不错。”荀攸回答。

  虽只是一个名目,但有与无还是有差别。

  “袁绍举兵,董卓心生恐惧,必将、咳、必将迁都回长安。”荀柔以袖掩口,咳嗽了两声,“一则董卓出身凉州与羌人勾连,可为依靠,二则朝廷公卿多出关东,要断其联络,避免其人传递消息。”

  “三则,长安城池稳固,得关中地利,有山河之险,昔年张子房说高祖,以为凭之可当百万之众。”

  “今中原已乱,人心长草,势不可挡,避之锋芒,左守崤函,右定陇西、汉中张鲁不足为俱,巴、蜀之地刘焉虽有大志,却年齿已长,难成大事,自关中至巴蜀,则秦之故地,秦以之王天下,再凉州虽有马腾、韩遂,然其有二人,又岂能一心,此地商通西域,以此三处为根基,坐观东面诸侯称雄,待——”

  荀攸渐渐皱起眉。

  环佩叮铃。

  林木荫蔽的小径后,款款走来一个绿衣黄裙提着灯的窈窕淑女,只是表情不甚温柔。

  “阿姊。”“姑母。”

  淑女先是与荀攸回礼,转头杏眼怒瞪荀柔,“今日袁绍叛逆的消息传来,大人一直担忧等你归家,你不往后堂拜见,在此处为难公达?”

  “是,我这就去。”荀柔老实认错,转身去见亲爹。

  荀采爽利转向荀攸,“公达可用饭?厨中备有汤饼。”

  荀攸还在服丧中,只能素食。

  “多谢姑母。”荀攸望了一眼荀柔背影,恭敬道谢,顿了一顿又道,“这几日,小叔父大抵也想素食清淡些。”

  荀采稍愣了一愣,猜测大概朝中发生了什么,虽不明白,还是屈身以礼,“多谢公达提醒。”

  荀攸低头回了礼,自回自屋去。

  后堂,荀柔拜过父亲,用尽量轻松的语气说了袁绍等起义之事以及朝中部署。

  荀爽知道袁绍四处结盟之事,此时也只能担忧怅然的叹了口气。

  一方面,董卓霸朝,将朝廷搞到如今这地步,当然让人愤懑,另一方面,袁绍罔顾天子威严,伪造诏书,私自起兵,攻打都城,其中心思,让人不免深思。

  “果然有十余州郡之长官,与那袁本初联盟?”

  “父亲勿虑,以儿之见,那联盟虽看似势大,实则未必能成事。”荀柔劝慰道。

  “哦?”荀爽微微一惊,“此话怎讲?”

  “观自春秋、秦汉旧事,所谓联盟,人心各异,无论胜败,不久当变。”

  “...周失其鼎,秦亡其鹿,如今,”荀爽再次扶案长叹,“又到汉家社稷?”

  这种话,有过不知多少,真临到头,还是不免感慨。

  “士心不亡,民心不亡,则汉不亡,如今尚不至此。”荀柔沉静恭顺的回答,“袁绍起兵,却不敢明言反汉,可知汉未亡矣。

  “天子

  虽非天资出众之辈,却友孝恭谦,允执正中,不为外物所惑,品性无瑕,通习稼穑,异日或有德报。”

  “...当初,许不该让你来雒阳。”

  荀柔一愣,忍不住抬头。

  “功业、社稷,何如山林清静安闲。”荀爽目光渺渺,面色黯淡,越显衰老,“当初逃出雒阳,本想就此隐居,有你兄长顶立门户,你则随我读书,闲时树下论道,写得几卷文章,却不知如何至今日。

  “你委屈难全,你兄长远隔千里,你阿姊又被董卓强娶。天下大乱,我已老迈,时日无多,尔等兄弟姊妹三人,却不知将来如何……”

  荀爽看着幼子,满眼深深的担忧。

  “父、父亲,何出此言……”

  荀柔面对董卓、朝中百官尚游刃有余,此时却满心慌乱,惊惧难名,“荀子七十尚游列国,父亲定能百岁,儿、儿——”

  历史上,他的父亲,荀爽,没有活到王允成功诛杀董卓。

  他紧紧抓住荀爽的衣角,“父亲若想见兄长,儿便派人将兄长请回,阿姊,儿也定不让阿姊受人欺辱,父亲宽心,请保重身体,勿作不祥之语……儿心中甚俱……”

  究竟是什么缘故...

  “唉,勿惧……勿惧……你已成年,如何再作此小儿之状。你兄长镇守一方岂能轻离,国之上公,岂能如此任性。”荀爽缓缓、缓缓的顺了一会儿毛,感到幼子心情平定,这才收手,“可进夕餐?——饮食足毕,早些去洗漱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