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见晓 作品

第 143 章 荀氏三若


  、

  “...国家逢乱,奸臣掌国,民不聊生,哀嚎遍地,如此种种,我等岂能旁观?当此之时,本初公欲与诸君共兴义师,扫清华夏,剿戮群凶,休若,你意如何?”

  正堂之内,长须飘飘,面容清瘦,情绪高昂,端坐客位的文士,不是别人,正是荀衍游学阳翟之时结交的好友辛毗辛佐治。

  此时若荀谌在场,大概会洒然一笑,再以玩笑的语气问——不知本初公所谓的诸君都有哪些人,这群凶之人...袁本初算没算上他荀氏荀含光?

  可惜荀友若于月前已从韩馥之邀远赴冀州,陪坐左右的,只有满脸肃杀的荀休若,和泰山崩前面色不改的荀文若。

  “天下不靖,正当匡朝宁国,袁本初弃官奔走,动荡社稷,以何号令天下群雄?”荀衍皱紧眉给昔日好友斟了一勺酒,“佐治兄,你与我家旧交,如今却为袁氏客矣?”

  他家自从荀柔入中枢,可是和中央朝廷绑在一起的。纵使如今董卓秉政,但只要一日他还将天子奉在御座,他们就得认。

  “休若,天下至此,本初公亦是不忍,方才挺身而出。”辛毗忍不住端起温酒。

  春寒料峭,饮了这一盏,他才觉得全身暖和起来。

  “幽州、荆州、益州三地,尚无言语,中原却流言风起,”荀衍硬色,手上却又酌了一勺酒,“你与我,乃是通家之好,当知流言多有不实,袁绍兴兵作乱,我荀氏岂能从之?”

  被他刀锋一般的语气刮了一遍,又望一眼面前冒着热气的酒盏,辛毗露出一丝苦笑,“休若啊,你的酒可真不好喝啊。”

  他把酒盏端起,一饮而尽,叮一声搁在桌上。

  “并非本初公欲乱天下,乃是天下苦汉久矣,你出颍川走走看看,九州乱像迭起,人心长草,再无复兴之念,大势已然如此。

  “我当然知道含光绝非阿附从恶之辈,论起来,颍川之中,我辈之内,含光绝对是执牛耳的人物,我眼看他长大,常觉高山仰止,如见汪洋,难测其高,不知其深。”他说这话神色当真诚恳真切,“可即使是含光,不也为董卓所制吗?

  “说不得也是天数,汉室将尽矣,”说道此处,辛毗不由一顿,这话心里想,和说出口到底不同,忍不住找补一句,“此话非我所出,自二十年前,就常有如是言论,以贤家人物,岂能看不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袁氏四世三公,礼贤下士,众心所望,而论当下,放眼望去,除本初公外,还有何人能荡平天下,重定乾坤?”

  “先前董卓大杀朝臣,含光未能阻止,中原大族难免有些怨言,荀氏遣使往释,再由本初公从中调解,大家共襄义举,岂不一好两便?”

  “此事重大,尚需族中商议。今日不能定论。”

  “这是自然。”辛毗连连点头,表示理解,“还请君家尽快决断,早作打算。”

  “不知,本初公已联合多少英豪?”荀衍又替他倒了一盏。

  “...这...”辛毗稍稍犹豫,毕竟是旧时好友,他也十分希望促成此事,放低声音道,“王匡、桥瑁、鲍信、张超、曹操等十余位,各有兵马数万,俱已响应,尚有韩府君,刘使君,刘幽州等处尚未答复,少说也可聚得七八十万大军——休若,此事你们当真要好好考虑啊。”

  “...好。”荀衍慢了一拍,缓

  缓点头,拍拍辛毗肩膀,“佐治慢行,还请稍用餐饭,让衍略尽地主之谊。”

  “不必,我还需赶回复命,不能久留。”辛毗如何看不出此时荀衍心神不定,只是客气之语。

  “那就不耽误佐治了。”荀衍并未挽留,只一路将辛毗送上马车,做足礼数,这才返回。

  再回堂中,他一丝轻笑,“袁本初竟会派佐治回颍川作说客,佐治之才岂在口舌,他也太不会用人。”

  辛毗作为朋友不可不谓推心置腹,但做说客就显得不太合格。

  荀彧立于他身后,平静道,“其兄辛评性格方正,而郭图在颍川中人望有所不及,袁绍以辛君为使,并不奇怪。”

  “含光写信回来,说让族中按兵不动,莫非也是预算袁绍将欲起兵?”荀衍缓步堂中。

  荀彧束手立在一旁,并不回答,过了片刻道,“袁氏盟会,弟请前往一行。”

  荀衍回转身,大皱其眉,“这是为何?天子尚在,袁绍欲乱天下,在河东散布流言,扰乱人心,此等人岂能与之相属?”

  “辛佐治所言亦非并无道理——”荀彧正作回答。

  “袁绍怎么会派人到我家来?”

  颀长修伟,身披鹤氅的荀悦快步自外间进屋。

  “仲豫大兄。”/“大兄。”

  荀彧与兄长一道向荀悦行礼。

  “究竟是怎么回事?”荀悦揖让还礼,“六叔父听得消息,令我前来问询。”

  “我本欲向叔父禀报,”荀彧恭敬道,“袁绍将欲起事,颍川地临雒阳,为兵家必争之地,他请辛佐治为说客,欲与我家结盟。”

  荀悦眉头顿时皱起来,“袁本初要谋逆?当速告知朝廷!”

  “大兄所言甚是。”荀彧垂头答应,“我与阿兄正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