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光华坐观龙虎斗(第2页)

 听听,这话多么恶毒,多么惊人!

 还有关于徽宗跟杨光华的关系,蔡京也有经典的说法,他这说法却是跟他的秘书和张商英讲的。他是这样说的,“皇上就因跟这个杨光华臭味相投,就把最大的权力交给杨光华,自己作为宰相,凡事都要去请示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他一天官都没当过,直接就到了皇上的身边,他能懂点什么?皇上却一切都交给他,自己成了一个聋子瞎子,完全由他控制了朝廷。长此以往,国家不亡都是怪事。”

 对此,杨光华知道后,并没有特别反应,反倒觉得蔡京这说法倒符合事实。只是徽宗却觉得蔡京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否定自己的权威和决策水平。因为在徽宗看来,只有杨光华才是他真正可靠、始终真正一心为他倾心尽力的好臣子。

 杨光华被提任太师,蔡京表面上拥护,但实际上很恼火。当天回到办公室,就对跟前的人说,“作为一国皇上,做事如此随意,这么年轻居然就能当上太师,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天大的笑话。”

 你可以不认可杨光华,可你决不应否定皇上!

 还有,蔡京居然亲自给朱冕写信,指明要什么样什么样的石头,什么样什么样的奇花珍木,并让朱缅专门从苏州用马车送到蔡府,这是什么行为呀?这不是要跟皇上一样,跟皇上比高低吗?

 尤其令人发指的是,蔡京曾经跟梁师成商量,让他给皇上选美女时,顺便给他也选一个作妾,这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综合这些情况,徽宗发现,蔡京这个人太狡猾。他有能力,管理朝廷、治理国家都有他很高超的一套,特别是他对皇帝毕恭毕敬,谦虚恭谨,这一点儿比起章惇和曾布来说,当然更令人喜欢。可是他背地里呢?徽宗觉得,自己似乎被这个蔡京耍弄了;看来蔡京也觉得自己能随意随兴耍弄皇帝。

 此外,关于蔡京跟蔡攸说的话,徽宗专门找蔡攸核实,蔡攸也许觉得瞒不过,便如实承认了,但蔡攸说:“当时他是跟臣喝酒时说的,大概是喝多了,再不就是一时糊涂,或者说是鬼迷心窍,反正,臣也说不清楚。”

 徽宗专门就蔡京的事,跟杨光华作了交流,也算是听听他的看法。

 当看出皇上决心要处理蔡京时,杨光华专门思考过:自己究竟是像对待章惇和曾部那样,再保蔡京一下,最起码不要让蔡京离开相位,还是一切听从皇上的决定?经过分析,杨光华明白了,现在不仅不能保蔡京,而且还要顺着徽宗推上一把。因为如今的徽宗,已经不是蔡京刚刚从杭州回来时的徽宗了,就像徽宗自己说的,不是昨天和前天的那个徽宗了。

 杨光华看得很透,本性决定徽宗的作为。他骨子里的玩乐因子,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何况,十来年的帝王经历,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帝王地位已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他有这个福气、有这个天分、也有这份自信,不论任何情况下,他都能稳坐江山。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走自己那条玩乐加游戏道路的决心。所以,徽宗已经不需要蔡京这样的人了,他自己就完全可以沿着他那条道,义无反顾的往前走。

 反之,自己如果要保蔡京,那么徽宗定会恼怒,最起码不高兴,那就势必会引起徽宗对自己的猜忌,也会影响自己在徽宗心目当中的形象和地位以及分量。当然他也不会像处理章惇和曾布时那样的卖力,甚至痛打落水狗。因为蔡京毕竟是自己当时和王诜联手力荐的,又加上童贯的推波助澜。自己现在如果落井下石,那么徽宗也好,其他人也好,就会觉得自己品行有问题,道德有瑕疵。

 鉴于上述分析,杨光华决定静观其变,坐山观看龙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