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官员争献奇石珍木(第2页)

 张商英听到徽宗这一连串对蔡京的炮轰,心里已经有数了,所以徽宗这样一问,他就回道,“臣是皇上的大臣,吏部是为皇上选人把关的,吏部就是唯皇上马首是瞻,臣遵从皇上诏命。”

 徽宗一听,语气平和了一些,说:“好,你现在就去办。宰相都给你说清了吗?要不让光华再给你重复一下?”

 在这个节骨眼上,徽宗让杨光华转述他前一天晚上的话,很显然,这是一件不好办的事。尽管杨光华是奉皇上之命复述,可势必就会得罪蔡京。可要是不复述,徽宗显然不高兴。杨光华略一踌躇,刚要开口,张商英已经接上皇上的话说,“启禀皇上,宰相已经给臣说过了。”

 接着张商英就把蔡京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徽宗说:“好,那你去办吧。”

 杨光华对此很是感激张商英,就给张商英使了个感谢的眼角。张商英也回了他一个轻轻点头的动作,转身离开了垂拱殿。可蔡京还低着头站在那里,因为徽宗没说让他走。

 徽宗看了蔡京一眼。哼了一声,就回到自己的龙椅上坐下来,不再搭理蔡京。

 蔡京见徽宗不再理他,又站了一会儿,见徽宗还是没有反应,只好说:“皇上,老臣回去了。”

 走了两步,又回头说了一声,“皇上你千万不要生气,老臣一时糊涂,老臣呢,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提醒皇上一下。”

 徽宗接过他这句话说,“你提醒什么?你以为朕还是那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皇上吗?你也看一看,今天的朕不是昨天的朕,更不是前天的朕了。朕会治国,会管理国家,也会管理朝廷,你不需要操那么多的心,知道吗?定好你的位,管好你的人,做好你的事。退下吧。”

 蔡京作了个揖,转身走了。

 杨光华看到蔡京的两条腿,走路明显比进来的时候重了很多。走出垂拱殿之后,还往左右两边晃了两下,这才步履蹒跚的缓缓离去。

 杨光华本想劝慰徽宗几句,可是又觉得徽宗在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自己说话似乎不是时候,尤其听到了徽宗刚才说的,他已经不是昨天的他,更不是前天的他了,也不是十八九岁的毛头小皇上了,所以杨光华觉得这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因此他就走到徽宗跟前,把小太监一直端着的茶杯,端过来放在了徽宗的跟前。别的东西,不论是画画的,写书法的,光华一时也不知道给他拿什么,干脆就光放上茶杯吧。至于奏章、各类文书、文件、材料什么的,徽宗是一概不看的,特别重要的,他就让杨光华给他念一念。所以杨光华自然不需考虑这些。这样,杨光华又站了一小会儿,就转身要回自己的座位上去。可他刚要转身,徽宗说话了:“光华哪,你最近呀,做一件事,把蔡京这些年来,包括多年前,他搞官员大清理的时候做的那些事儿,还有最近几年他在外边占用,啊,不是占用,实际上是强抢京师周围土地,再就是官员们给他送钱送物的事,另外他都提拔了多少官员,提拔的这些官员是什么情况,这个你应该是清楚的,你让皇城司帮你把这些情况搞清楚,形成一份材料,你再给御使台和右正言们打个招呼。明白了吗?”

 杨光华想,这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看来徽宗要收拾蔡京了。他就有点困惑,为什么突然要收拾蔡京?仅仅因为童贯这事吗?童贯不是跟蔡京一向关系很好吗?蔡京这又是为何呢?杨光华对此很是困惑。他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徽宗对蔡京这么大的不满,甚至要把它拿下去?

 随着朱缅童贯等几名官员委任的诏书下达,消息飞遍了大江南北,朱缅的声誉爆棚。而更重要的是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现实,皇上有特殊的喜好,只要能够搞到奇石珍木和皇上满意的雕刻,古玩字画等等,你就可以飞黄腾达,就可以升官发财。

 从此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搜罗奇石,向皇上敬献宝贝的热潮。

 据皇城司向杨光华报送的材料,六月六之前向皇上敬献奇石,雕刻作品,古玩字画以及奇花异木的官员,仅五品以上的就有六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