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庆典皇上展风采(第2页)



    这段十分燃情的结束语,犹如一只火苗扔进了炸药库中,“嗵”地一声,将全场人的激情点燃了。伴着徽宗喊出“奋斗”二字,人们齐刷唰站起身来,拼命地一边挥动双手,一边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这喊声像巨风撼山震岳,如潮水奔涌激荡。整个大庆殿成了欢呼的海洋。许多人激情四溢热泪盈眶。



    过了许久,激情才渐渐平息下来,会场恢复了安静。可这种安静持续了没有多久。当庆典大会结束,徽宗由几位重臣陪同,来到街上巡幸京城的时候,整个东京城又被激情燃爆了。



    东京城里城外的百姓,是过年前就得到消息,皇上要在正月十二庆典当天巡幸京城。因此,从天不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御街和朱雀大街汇集。远路的人们,从二更天就起程往这里赶。



    自从神宗朝末年,神宗帝在京城巡幸过一次,哲宗帝在位十六个年头,执政七年,从没巡幸过京城。这样一来,徽宗帝巡幸,自然就成了万民期待渴盼的天大喜事和要事。不知有多少人顾不上吃饭,从前一天晚上就不敢安生的睡觉,唯恐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尤其是人们都听说,当今圣上是大宋朝以来最有才,最英俊,最潇洒、归圣明的一个皇上,并且还听说,皇上是玉皇大帝的干儿子,所以自从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但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而且这城乡的商业、文化、教育、治安都是空前的好,还有连年的好收成,为人们口口相传、塑造徽宗的形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快到午时,除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士兵,御林军硬生生隔出了一条能通开皇上御辇的通道,御街和朱雀大街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大街两旁的房顶上、墙头上、树杈上都爬满了人。真正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午时一刻,随着钟楼上的钟和鼓楼上的鼓分别敲响了三十三下,大庆殿门外响起了锣鼓和奏乐声。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金黄色的辇顶和帐幔,尔后看到了穿着特别服装的羽林军和皇城司士兵组成的依仗队,接着,人们又看到了高大恢宏的御辇。顿时,漫天“皇上万岁”的呼喊声响彻云霄,随着御辇的缓缓前行,呼喊声浪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似乎整个东京城都在呼喊喧嚣,犹如整个京城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徽宗为了让百姓看到他,一直站着,一手扶着金色的栏杆,一手不停的向欢呼的人群招手。御辇行进到哪里,哪里的欢呼声就格外响亮分外宏大,就像涌起的巨浪一般,喊声叫声,还有孩子们的口哨声汇集起来如狂风,像海涛。这场面,这声势,这氛围,令每一个身在此情此景中的人,无不激动万分。徽宗的眼里闪着泪光,伴同不停的挥手,还不停的喊着“大家好!你们好!”。直到最后他的嗓子又干又疼,再也发不出声来,他只张嘴不出声。从御街到朱雀大街的尽头,又从朱雀大街返回,直至回到大庆殿,整个巡幸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东京城的氛围就像被大火烧透了一样,京城的老人们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形。不管看见的,还是没看见徽宗的人,都在传说,皇上是多么多么的英俊,多么多么的伟岸,也有人说皇上玉树临风,气度超凡。总之。京城的人们,乡下的人们;不管是官吏,还是百姓,都以此为自豪,以此为骄傲,这将是他们人生的动力,是他们生命的支撑,也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虽然,对于民众的这种心理,这种感受,徽宗未必清楚,但是他却清楚一点:他,当今天子,大宋皇帝,是深受民众喜爱、拥戴的。



    不论庆典,还是皇上巡幸,影响和震撼力之大,都是人们所没有想象到的。徽宗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自然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直到杨戬和梁师成把他送回寝宫吃了午饭,他依然激动着,以至于午休都没有合上眼。



    全部活动贯穿着春节、元宵节,直到正月十六,整个庆典的系列活动才圆满落幕。这次大型庆典活动,在大宋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徽宗朝最高光的一段时光,也是大宋朝三百多年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