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既得美人又升官(第2页)



    徽宗一听,脸就拉了下来,直盯着李清臣,问:“李清臣,我只问你,朝廷是谁家的?”



    李清臣答道:“当然是皇上您家的。”



    “那这驸马又是谁家的?”



    李清臣又答,“那还用说,当然也是皇上您家的”。



    “那好,既然朝廷是皇家的,那么大宋江山也是我皇家的吧?这道理应该没错吧?”



    李清臣只得点头。他确实说不出别的反驳的话。



    徽宗又道:“既然你认可,那么驸马可以任什么职务,驸马的品级应该是多少级,这就应该是皇家说了算,对吧?原来的规定是皇家制定的,皇家就有权利和资格对这规定进行改革。要不然,王诜现在怎么能够做到正三品的?”



    李清臣说,“大家认为,王诜和杨光华现在还不完全一样。王诜虽然是驸马,可是公主早已过世。准确说他现在已经不是驸马,所以他的情况不能作为范例。也正因为这样,当初把王诜的品级定为正三品的时候,就没有多少意见。”



    徽宗一时语塞。稍顿才说道:“你作为礼部尚书,严格恪守皇家礼仪和规矩这一点,我很欣赏,也很满意,可是你要知道,任何一个朝代,如果抱残守缺,不思进步,对已经过时的,陈旧的规定和做法不敢改革不能改革,那么这个朝代,这个王朝就会腐朽,也就会完蛋,所以就从杨光华开始,要改变这一规定。能不能做多高品级的官,不取决于他是不是驸马,是不是皇家的亲戚,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水平、品德和境界格局,这些,你觉得你能达到或超过杨光华吗?”



    李清臣只得老实承认:“老臣不能。”



    “那你认为朝中有谁能?”



    “臣不管吏部,对这一情况不清楚。”



    “那你既然不清楚,我就告诉你,杨光华的学识也好,能力水平也好,品德和格局也好,眼下朝廷无人能够超越他,所以他的品级不仅不能降,而且我要给杨光华再进两级,晋升为正一品官员。明天就下诏。”



    李清臣一听这话,嘴巴张成了o型,两眼瞪得跟金鱼眼一样,呆在了那里。半晌,才呜呜哝哝的说道,“皇,皇上,老臣不是反对和不同意,老臣是代表大家来反映的,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这舆情啊。”



    徽宗已经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说:“我赵家的江山,赵家的朝廷,我赵家任命官员需要听张三李四说三道四吗?需要让一些人来说东道西吗?你是老臣,你在朝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我才不怪你。但谁要是不识好歹,掂不清轻重,那可就休怪我不讲情面了。你回去吧,告诉那些爱管闲事的人,过去的规定过时了,现在是徽宗朝的新规定。明白了吗?”



    李清臣只好无奈地点头,一边说“明白,明白了”,一边退出了大殿。



    李清臣一走,徽宗就喊杨光华。



    李清臣和徽宗的对话,杨光华在门口都听见了,他和杨震最为担心的问题,现在算是落地了。听到皇上喊他,便快步跑了进来。



    虽然刚才听到皇上说那一番话的时候,他心里还是蛮激动的,但此刻却表现的异常的平静,问道:“皇上,您有旨意?”



    徽宗说:“马上让杨戬把蔡京和张商英叫来,我要向他们宣布:从明天起,你的品级提升为正一品”。



    杨光华忙跪下磕头:“谢皇上。光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报答皇上的深恩。”



    此时,杨光华既得美人,又官升两级,已经跟宰相平起平坐,眼下实际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因为蔡京还只是代理宰相,品级还是正三品,还没提上来呢。可有谁能知道,杨光华的心里对此却是无所谓的,他所在意的是:徽宗终于在意识里走上了杨光华给他设定的道路:他已经敢于独断了,也已经把朝廷和大宋当成了他们自家的。无疑这将会带来执政的一系列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