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安排皇子百天贺喜(第2页)



    因此,读书时间结束、翰林侍讲离开之后,杨光华就问徽宗:“皇上,皇子百天马上要到了,您不是说过,要给皇子过百天贺喜的吗?自从您登基以来,七八个月的时间,因为先帝还没走,朝廷里缺乏生气和喜气。现在先帝已经走了,皇子的百天也快要到了,我想为皇子百天贺喜的事,是不是该开始筹备了?我的理解是,为皇子贺喜,也就是为您贺喜。既然这样,就该把好事办得更好、喜上加喜才好。而要办好,做好筹备工作是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的”。



    皇上一听,很是高兴:“对,我还想着呢,那就按你的想法办吧,不过也不着急。毕竟不是国家大事,不需要多大的排场,也不用兴师动众的。”



    杨光华就说:“臣可不这么认为。皇上的事,就是国家的事。国家的事虽有大小之分,可事关皇上的事,事关国脉的事,就是国家大事。所以这事要办;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要办得风光,出彩。既然是国家大事,就得提前筹备。筹备的过程也是欢喜的过程。在整个筹备过程当中,大家都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满朝文武都一身的喜气,你想这干起事来多有劲头?咱们给皇子百天贺喜,这是一个契机,主要还是为了提升宫里和朝廷的喜气和正气。正好官员调整又刚刚结束,新提拔了那么多新的官员,于百官来说,这也是一个激励和鼓舞。”



    徽宗对杨光华的这一设想和安排,感到非常满意。尽管皇子百天的事儿,是皇家的家事,但是大宋朝是赵家的,赵家的事也是朝廷的事,所以杨光华作为皇上的秘书,替皇上着想、提前安排、并且又想的那么周到,徽宗从心底里高兴,就说:“好呀,你就看着组织安排吧。皇宫这边,你就交给梁师成,整个活动的组织,你做总牵头人,具体让谁负责,怎么办,都由你安排。”



    徽宗把为皇子做百岁贺喜的任务,直接交给了杨光华,这是杨光华没想到的。他原以为自己提出建议,至于由谁来负责,那是皇上考虑的。他曾经想过,若按皇家的事来办,皇上肯定安排梁师成;若按朝廷的大事来办,就该找宰相韩忠彦,可他没想到皇上干脆直接就让他来负责。既然刚才自己说为皇子百天贺喜也是国家大事,皇上没说不妥也没说不同意,那就以朝廷名义来办,去找宰相。杨光华自己清楚,这种事,自己毫无经验,可以说什么都不懂,怎么干?皇上只说把这事交给我,那我就可以再以皇上名义交给宰相。



    于是他就来到政事堂。韩忠彦一看杨光华来了,赶忙迎到办公室门口,拉着杨光华的手说,“哎哟,杨秘书,你肯到我这里来,稀客,稀客。快,上茶。”



    杨光华说:“不必了,皇上那边事情多,我离开的时间不能长了。我就来跟您说点事。”



    韩忠彦忙把杨光华拉着坐下来。杨光华就把他和皇上说的意思转述给了韩忠彦。说完之后。他就问:“宰相,您觉得这件事是以朝廷的名义办好,还是以皇家的名义办好呢?”



    韩忠彦沉思一会儿,先以探询的口气问,“不知皇上什么意思啊?”



    杨光华说:“皇上没说,让我来征求您的意见。您是百官之首啊,”



    韩忠彦叹了口气说,“唉,这事是得好好考虑考虑。我还是想再问一下,你没从皇上的口气里感觉到他是什么想法?”



    杨光华说,“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实,皇上的意思呢,虽然不一定以朝廷的名义,但是,恐怕还得由朝廷来办,只是皇上没有明说。”



    韩忠彦皱着眉头,慢条斯理地说:“既然这样,我倒是有个想法,可皇家大半朝廷小半。”



    杨光华愣了愣神,说:“请宰相恕我愚笨,不太明白您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