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杨光华意欲启复蔡京(第2页)



    杨光华问他:“当了院长,为何就去不成杭州了?”



    王诜拍拍胸脯说,“我不得考虑画院修建的事?最近应该还动不了工吧?要是画院动工,我可就真不能去杭州了。在其位谋其政嘛,对不?”



    杨光华说:“不能,肯定不能。上次被章惇拦住的时候,皇上不是安排让工部和翰林院,先拿个草图和设计方案嘛,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呢。就是草图和设计方案出来了,皇上还要召集人论证吧,那也得有段时间,所以我觉得今年底之前是动不了工的,明年春天差不多。”



    王诜端起酒杯,“吱”的一声,自己先干了。说:“好啊好啊,我明天就开路。去看一看那老家伙在杭州是不是真过得那样滋润?说不定,还能弄点好玩艺来!”



    杨光华就说:“那你去了,也代我向蔡老爷子问个好吧。他好像是比你大一岁吧?”



    王诜说:“不错。杨大秘,您这记忆真是太,那个太厉害了。唵?皇上有你这么个秘书,也是皇上的福分啊,唵?”



    喝足了,吃饱了,并且喝得尽兴,聊得也尽兴。杨光华除了应酬性的喝了一点儿,总共喝了也不到三杯酒,所以没有任何感觉。他和小跑堂扶着王诜走出长庆楼的大门,一直把它扶上马车。王诜在马车上还笑着说:“小老弟儿,你可以让我这样称呼你吗?我可要去瓦子里快活啦,你不去吗?”



    杨光华说:“你随意吧,我看还是最好早点回家休息。”



    王诜的马车已经启动,但还没有关车门。王诜屁股在里面,头露在外面,舌头有点不大听话地对杨光华说:“小,小老弟儿,人生就这么回事儿,你可太傻啦,最好的青春时代不懂得享受啊,唵?”



    一边说着,王诜的马车速度渐渐快了起来,车门也关上了。杨光华直到送他走出几十步开外,才转身向自己的马车走去。一边走,一边想:现在皇上的情绪高涨,干劲儿也十足。这也正是他当初设定的路线图。那就是,让徽宗亲政之后,先做出一番成就,树起一个好的勤政的样子,积累一点儿好的名声,也强化一下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他陶醉在那点成功和成就里面,再慢慢激发他身上所有的文艺细胞和享乐天赋。有他那份天然基因,再让他象温水里煮的青蛙一般,自然而然他就会走上那条不归路。



    可一个多月以来,他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单靠自己是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必须有个人在前台表演并推动着,而这个人该是谁呢?他对朝野上下职位高、能量大、影响大的官员和曾经身居高位的人都做了研究,发现蔡京这个人独有特点。他很有弹性,能长能短,能伸能缩;特别会来事儿,尤其擅长讨好皇帝身边的人,这说明他有动力有愿望,并且这种愿望非常强烈。徽宗当初对他的处理完全是章惇嫉妒加挑拨,特别是章惇所说,蔡京到处宣传自己的字是当朝第一,这让徽宗很是不爽,因此就罢了他的官。



    当时太后还曾经说,“蔡京这个人哪,没有大毛病,就是油滑一点,也有点爱贪便宜。你要贬他,最好不要让他离开京城,因为国史还得他来修呢。”



    就这样徽宗把他由正四品,贬成了从五品,担任知太原府。可是蔡京一直没离开京城。后来章惇又进言说,蔡京旧习不改,还在外面吹嘘他的书法多么多么厉害,说当今天下就是无人能比。徽宗一听,干脆把他的官职全削掉,只让他提举洞宵宫,居杭州。他才无奈而又极其不舍地去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