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君臣议定官员名单(第2页)



    那个官员平时跟章惇走得近乎,跟章惇的管家交情很厚;他知道章惇从哲宗朝就一手遮天,有着比皇上还大的权力;徽宗帝刚刚亲政,一个毛头小伙子什么都不懂,凡事都得靠着章惇,章惇只要给皇上说一声,自己不但不会降级,反而可能还会升。可他没想到章惇这么不讲情面,他就在心里记下了这笔账。他想,我迟早会让你章惇知道,我也不是吃素的。别看你现在位高权重,风水轮流转,说不定你也有倒霉的时候,到那时啊,哼,你既然对我不仁,也休怪我不义!



    曾布和韩忠彦刚刚向徽宗汇报完,章惇来了。在此之前,章惇已经分别向曾布和韩忠彦要去了他们各自整理的材料,反复看过几遍之后,拟出了一个官员任用和升降的名单。



    徽宗问章惇:“这些材料,你看过了吗?”



    “禀皇上,我都看了。”章惇说着,把他拟写的官员调整名单递给了徽宗。



    这个名单,跟皇上与杨光华商量的名单差距很大。章惇建议蔡卞由中书舍人升任翰林学士,袁布凡由代理工部尚书升任尚书。他还提出了两名应该降职的知府。并且提议,应当给予曾肇提出警告或者警示,因为曾肇曾经擅自跟受到朝廷处分的官员喝酒并交往,并且自担任首席中书舍人以来,目无上司,越权现象频繁。



    徽宗看过章惇的建议之后,笑了笑,递给了杨光华,说“你也看一下吧”。



    杨光华迅速看了一遍。当看到关于曾肇的处理意见时,心里“咯噔”顿了一下:“你章惇被弹劾的事,皇上不提也就罢了,还揪住人家曾肇不放,况且那事已经被太后和皇上认定为正常交往了,可见章惇心理之阴暗、心胸之狭窄!”



    杨光华正想着呢,就听徽宗说道:“你们吏部和枢密院提出的建议,还有宰相提出的建议,我再细看一下,明天上午再研究,最后确定下来。”



    第二天上午,章惇等四人并排坐在徽宗对面,徽宗让杨光华把重新抄写的名单,分发给章、曾、韩三人后,说:“我经过综合平衡,两三考虑,提出了这份名单和调整意见,你们看一下,如果觉得这个名单合适就定下来,如果觉得有非常不合适的可以再研究商量”。



    这份名单相比昨天皇上提出的,有了一定变化,蔡卞、袁布凡和一个知府的提拔调整,尊重了章惇的意见。看过之后,曾布和韩忠彦表示遵从皇上旨意。只有章惇皱着眉头半天没说话,直到发现徽宗在盯着他看,才叹了口气,说:“那就这样吧。以皇上的旨意为准。”



    杨光华却说:“这事,我不便于发言,免得受到资格问题的质疑”。



    徽宗一听,直接就说:“你是皇上的秘书,虽然你的品级不高,但是作为皇上的秘书,你有发言的权利,也有这个资格。我们现在是五个人研究重大事项,只要有三个人同意或者反对就是多数,咱们就得少数服从多数。”



    徽宗这话,显然是说给章惇听的。曾布翻了翻眼皮说,“皇上的说得无比正确。光华舍人呐,本身就是这个研究班子的一员。”



    韩忠彦也点头说:“就是,我也这么认为。”



    章惇没有吭气。杨光华看了看大家,像是无可奈何的说道,“既然皇上和几位大人信任我,这么看重我,那我就表个态:我遵从皇上的旨意。”



    全部通过。但章惇的脸上还是出现了近期少有的不悦和无奈,说道:“虽然大家都同意了这个草案,但是,关于杨震等几个人,我持保留意见。特别是杨震任户部尚书,没有功名,这会引起很大的负面连锁反应。”



    徽宗说:“保留意见没关系,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如果证明宰相正确的,我们可以修正嘛。至于依据功名提拔官员,这个规定我看以后也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