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牛魔王 作品

第15章 长虹的故事(第2页)



    邱凯斌摇摇头:“长虹,那都是20年前的老黄历,了解这些有毛用?我们炒股看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钱金却说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句话说的很好:股市里没有新鲜事,它一直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邱凯斌冷笑连连:“来,你说说宁王能重复谁的故事?”



    “四川长虹。”



    “哼,长虹怎么比得上宁王?”



    “你错了,是宁王怎么比得上长虹?”



    钱金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和大家说起了一个故事。



    说起来,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了。



    1997年,那是家电行业的黄金期,也是四川长虹最为辉煌的一年,光环围绕,独占鳌头。



    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大哥,长虹的市场占有率高达惊人的35,相当于每三个购买电视的消费者,就有一个人选择了长虹,在市场上有着近乎“垄断性”的地位。



    与此同时,长虹的股价也是节节攀升,屡创新高,而且连续几年大比例的分红送股。



    业绩好、有成长性,沪深两市龙头,于是大量的股民纷纷买入,追高者有之,抄底者有之,长虹的股票可谓是众星捧月,万人追捧。



    当时的股坛里有句话:深市看发展,沪市看长虹!



    无论你以什么价格买入长虹都是正确的,因为不久之后,长虹的股价都会再创新高。



    然而,长虹的股价在97年8月创了历史新高之后,便进入下跌通道,开始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旅,新低不断,最低跌至17元,和最高价67元相比,真是只剩了一根脚趾头。



    原因为何?



    因为当时的彩电市场趋于饱和,长虹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电视机制造商,哪里还有成长空间?



    当市场饱和之后,各大家电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打价格战,让本就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一个个处于亏损的边缘。



    现在的汽车就是当年的家电,能买的也都买了,不买的要么是没钱买不起,要么是有钱但不需要汽车,整个市场趋于饱和,哪里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汽车产业不好,宁王作为汽车产业的供应商又能好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宁王股价太高,涨幅太大,一旦下跌,简直就是无底洞!



    钱金转头望向邱凯斌,问道:“你认为是不是这个理?”



    邱凯斌露出不屑的眼神:“有点道理,但不全对。目前汽车确实已经饱和,但新能源电动车却是刚刚起步,以后所有的燃油车都要被电动车所取代,而电动车大部分都是用宁王的电池,宁王的市场空间依旧广阔,前途不可限量。我就敢保证,宁王的业绩会越来越好,股价800不是梦!”



    邱凯斌眼神坚定、信心十足。



    钱金却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即便你看好宁王,也不应该买宁王的股票!”



    顿时,邱凯斌暴跳如雷,吼道:“你小子,是不是和我有仇?或者是和宁王有仇?既然看好,为什么还是不能买宁王的股票?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