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敢于直谏范仲淹(第2页)

 但是范仲淹还是耐心的给他解释了一下!

 甚至怕解释不明白,更连夜奋笔疾书写下《上资政晏侍郎书》,坦陈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

 其中有一句,“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上诚于君,下诚于民”,明言自己:“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郝仁当时看书时对此记忆颇深,结合后来范仲淹的亲身经历,这句若是对君王有利宁可舍弃性命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

 而且范仲淹在举荐人晏殊面前也不是一味的忍让求全,不惜得罪人的说了一些话。

 “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得罪了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你以为这就完了?

 刚直的范仲淹回到家又写了一封奏章,这次直接递给了太后刘娥。

 这封周奏章的名字叫《乞太后还政奏》那意思自然是简单明了,毫不讳言说仁宗“春秋已盛”,请太后“卷收大权,还上真主”

 差点没把刘娥气疯。最后还是赵祯,不知道是帮刘娥拉仇恨,故意贬黜范仲淹,引起百官对刘娥的不满,还是真孝顺,亲自处理了范仲淹为母后出口气。

 总之,范仲淹的如此作为,自然没什么好下场,被赵祯亲自下令,贬出京城,任河中府通判。

 值得一提的是,刘太后死后,仁宗立刻把范仲淹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年轻的小皇帝赵祯,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般人畜无害啊!

 有了言官的身份的范仲淹,那更是如鱼得水,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这第二枪,瞄准的又是个大人物,刚刚把他召回京的赵祯!

 刘娥一死,刚亲政的赵祯有些飘了,自然是要摆脱之前被刘娥笼罩的阴影,

 这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把刘娥指配给他一点感情都没有的皇后郭氏给废了!

 当时的宰相吕夷简,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刘娥一死,他又落井下石的为了讨好赵祯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的小人行径,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后来他又通过内侍阎文应等帮助重登相位。

 自然对郭氏恨之入骨,吕夷简猜出了赵祯想废后的心思,就暗中让人上书弹劾废后,理由是皇后成婚几年没有子嗣。

 赵祯就坡下驴,想就此用这个理由废掉郭氏!

 这种事情范仲淹能坐视不理?

 唾沫星子都快喷赵祯脸上了,无子是废后的理由?后宫嫔妃那么多,谁生了儿子不能放到皇后名下养着?

 说的你赵祯的亲娘是刘娥一样?!

 你这皇位咋来的你没数么?

 觉得自己势单力薄,

 他又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要去垂拱殿见赵祯。但是赵祯下令司门官根本不给他们开门!范仲淹等人只能在宫门外大呼,“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

 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又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夷简辩论。逼着吕夷简让他去找官家收回成命。

 不过正直的范仲淹哪里是狡诈的吕夷简这种工于心计之人的对手,吕夷简给官家建议,根本就没给他们机会,

 连夜就下令把他给贬出京城了!

 于是乎,敢于直谏的范仲淹,又被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