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 章 省委书记首肯(第2页)


    直到凌晨四点,各个小组的材料都弄好了。



    钟国仁很认真地逐一审核,不时圈圈点点,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个别还在心里轻视他的人,这下彻底收回了心思,因为经过钟国仁的修改,格局和档次瞬间就上去了。



    一字之差,谬误千里!



    众人有一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经过钟国仁的修改,水平高下立判!



    再次对各个专业小块材料审核后,钟国仁和刘张生汇报后,就让财政厅、发计委等一些专业厅局的人员回去了。



    经过省委办公厅几名处长再次润色修改后,让文印室打印了一份成文稿。



    刘张生去送给了单伟华!



    单伟华的办公室是两间相连,一间办公室,一间休息室!



    这也是这些经常加班人员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像其他一些部门的办公厅副主任,只有一间办公室,不会安排休息室。



    省委办公厅实在太忙了,经常加班!



    单伟华起来洗了一把脸,他晚上也没有睡好,一直在想,这个钟国仁这么年轻,偏偏又这么水平高。



    看到刘张生的材料后,他说:“你们忙了一夜?让国仁也过来,一块儿看看!”



    单伟华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省委办公厅,从办事员开始,综合一处副处长、处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办公厅副主任、常委主任的位置。



    他就是写材料出生,直接或者间接服务过三任省委书记。



    材料功底自不必说,别说在殷省罕有匹敌,就是放到中办、国办,也好不逊色!



    甚至有几年,中办还专门抽调他参与过几个重要材料的撰写。



    他边看边点头,昨晚钟国仁提出的几点意见,有三点已经完美地融入到了原来的材料中。



    “金融体制改革和打击走私”这两方面,更多的需要中央层面做出安排,所以单独作为应对金融风险的举措,写在了后半部分。



    整个汇报材料,不仅展示了殷省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应对金融风险的一些做法,更站在国家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这个三千字左右的汇报材料,既突出重点,又涵盖全面,既有目标,又有措施和方法。



    材料不能太长,最高领导的时间很宝贵,必须言之有物,简练再简练。



    可是涵盖一个省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没有字数是肯定说明不了问题的。



    这对写作者就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原文就是三千多字,现在依然如此,却多了很多内容。



    这就是钟国仁的高明之处!



    特别是打击走私和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完全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应对措施。



    无形中提高了汇报人的视野和格局!



    没有国际视野和国家格局,是根本想不到这两点的。



    并且和前面的汇报内容遥相呼应,浑然天成!



    单伟华作为一个老材料人,只想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叹为观止!



    “张生,你带小钟去吃早餐,然后安排他到省委招待所休息。有事我再通知你们。”



    他知道,这个材料应该没有问题了。



    刘张生松了一口气,材料人都知道,一个成熟的材料,不经过十次八次的修改是断然不行的。



    一次通过,这是非常罕见的!



    最后,他又说道:“这几天就让小钟在招待所住下吧,办公厅去京市几所著名高校招了一批人,应该统一安排面试、招录,体检等,当然,小钟可以免试!”



    “再打印三份送过来!”那时候,还是“哒哒哒”的针式打印机。



    每年,省委办公厅都会去京市几所著名大学招录几个人,其中人大也在其中。



    刘张生也忙了一夜,这时也困得不行。从单伟华办公室出来后,他打了一个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