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悲喜交加(第2页)

 


    张牧来到水泥工坊这,看着挥汗如雨不要命干活的众人,心里直乐呵。
 


    人之初,性本善,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自己刚来时,这都是一帮什么人啊,说是尖酸刻薄之人,那也不过分。
 


    可是现在呢?看看众人的精神面貌,哪里还有尖酸刻薄的样子。
 


    人就是这样,只要日子有盼头了,那素质立马就起来了。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哪儿哪儿的人没素质。不吃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是没过人家那日子,要是让你过人家那日子,说不定你还不如人家呢。
 


    穷乡僻壤出刁民,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人家肚子都吃不饱了,还管你素质不素质啊。
 


    你特么的肚子吃的圆鼓鼓的,当然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礼义廉耻,三纲五常了。让你饿个十天半个月的试试,你特么的可能连牛粪都吃的喷香。
 


    归根结底一句话,素质行不行,跟个人没多大关系。主要是看领导能不能带着大家致富奔小康。
 


    领导如果是草包,屁本事没有,还转头就嫌弃众人没素质,那就是不讲道理耍流氓。
 


    而张牧,则是给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以前大家农闲时,都在家东游西荡的。倒不是说大家懒,主要是没事做。你本事再大,没有平台也只能干瞪眼。
 


    当然也有像刘家兄弟那样出门讨生活的,可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一个外来人想到人家地盘讨生活是何其的难啊。
 


    从秋收后出门,到过年才回来,这小半年自己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出门在外,什么都要花钱。辛辛苦苦赚的那点钱财,平日里都花的差不多了。倒不是说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主要是自己得活着啊。最后过年回家时,才发现,这忙活小半年几乎等于白忙了。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好了,张牧来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还能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
 


    此时此刻,甚至都有人私底下嘀咕着提议把任空英从镇仓的位置上拉下来,让张牧坐上去。
 


    张牧哪里会坐这什么劳什子镇仓,张牧一门心思就是把这路修好。
 


    于公于私,这都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又热情高涨,路修的是一天比一天快,一天比一天多。
 


    这天,终于把五侠镇连接管道的这条路给修好,直接修到水泥工坊。
 


    看着修好的水泥路,众人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事很简单,路修好了,以后大家出门都方便了,再也不用受下雨的烦恼。平时下雨还行,有时候农忙时下雨,那就要命了。粮食只能背着回来,在泥泞的路上背粮食,那可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好了,有水泥路了,还担心什么?就担心雨下的不够大,体现不出水泥路的价值。
 


    担忧的是,现在水泥路修好了,以后哪里还有活干?!
 


    每天下工领二十文工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