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闲 作品

第135章 姓朱的心肠够黑!(第2页)

 她们娘俩本来就没多少东西,徐氏早早收拾完,又跟杨鸣善往新家跑了好几趟,修缮屋顶门窗,清扫了房屋新打了家具,还添了些花瓶摆件,请人锄草种花植树……零零总总忙得日日早出晚归。

 贾氏见了心里颇不是滋味。

 以前视长房母女如眼中钉肉中刺,如今朱玉笙自立了,带着徐氏要搬出祖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房反而要依附长房而活。

 好几次,她对上徐氏泛着幸福笑容的脸庞,都不知要说些什么。

 有一回拦住早晨忙着出门的徐氏,她终于挤出一句话:“大嫂,要不要我帮忙啊?”

 徐氏干劲十足,连性子也跟着爽利了不少:“老宅也有一摊子事儿,弟妹还是看家吧。”还学会了拒绝。

 她做梦都不敢想娘俩脱离二房生活,可是女儿靠自己的能力让她过上了舒心日子,她又何必给自己添堵。

 贾氏只能目送着她离开,跟身边嬷嬷念叨:“大嫂变了。”她以前可不是这样儿的。

 嬷嬷贴心的劝她:“钱壮人胆,大姑娘就是个搂钱的耙子,连何家的生丝都全能收过来,往后咱们……长房的布庄财源滚滚,大太太哪能还跟过去面团似的。”

 贾氏:“……”

 她只能感叹:“还是大嫂会生啊。”

 只一个姑娘,竟也能过得风生水起,尽享女儿的福气。

 她以前打破头跟大房算计争竞,到头来不过一空,还得靠着长房而活。

 到了搬家的正日子,朱玉笙去车行雇了几辆车,把家里娘俩连带新雁杨鸣善的行李都装上车,还有朱维清生前的书以及遗物,通通带回新家去。

 老宅倒是有不少仆人都求上门来,向徐氏或者朱玉笙表忠心,想要跟着一起搬到新家去。

 这些人趋炎附势,以前跟着朱维昌没少给徐氏气受,如今眼见得长房日子好过起来,都想跟着去享福。

 贾氏本就刻薄吝啬,自从布庄赔本之后,越发抠搜,连下人们的月钱都舍不得发,恨不得让这些人做白工。

 比起长房母女的宽厚,留在二房哪有好日子过。

 徐氏也曾问及女儿的意见。

 没想到朱玉笙对老宅这些积年老仆们颇有怨念,只道:“搬了新家便请牙行的人上门来,咱们需要多少下人,重新再买就是了。二房多少年心心念念想要占了老宅,无论是房子还是下人都留给二婶就好了。”

 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人。

 与其跟这些积年老仆打交道斗心眼子,还不如重新招人呢。

 徐氏有点生怯:“招什么样的人?”

 朱玉笙扳着指头给她算:“厨房烧火丫头做饭婆子,院里花匠加打扫的下人,守门传话的小厮,巡夜的家丁,再给娘多添俩丫环好侍候您。算算一总需要多少人,娘您要是拿不定主意,不如就问问杨叔的意见。他为人耿直看人又准,应该能招到好的。”她似抱怨似撒娇:“我这么忙,娘您也要帮帮我吧?”

 自从朱玉笙嫁进吴家之后,母女俩感情便已经破裂。后来被卖给赵闻那夜,徐氏提刀砍人,差点把朱维昌给杀了,朱玉笙待她的态度便逐渐和缓起来。

 但撒娇却是这么多年头一回。

 徐氏一时红了眼眶:“你这孩子,要我帮什么忙就早说。娘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帮!”

 朱玉笙道:“搬家的事情娘拿主意就好,等家里安顿好了,娘还要去庄子上盯着,我跟玉筝两个人忙不过来,又找不到可靠的人。实在不行把二婶也雇上,她为人虽然刻薄,但找点事情做,也不至于胡思乱想再出幺蛾子。”

 徐氏有点犹豫:“你二婶那个脾气……”

 朱玉笙道:“二婶半辈子都给您气受,等她到了您手下干活,您就可着劲儿折腾她,想骂便骂想管便管,她要不想干还可以开了她,最好把前半辈子受过的气都找补回来!”

 “你这孩子……”徐氏都要被她逗乐了:“你到底是想给你二婶找个活干,还是想把她拉过来给娘出气?”

 “兼而有之吧。”朱玉笙解释:“庄子上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并不全都是好说话的,也有些刁钻的工人,也不好天天跟着对嘴对舌的吵,正好二婶刻薄,到时候我们不好出面骂人的,就派二婶去对付,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徐氏笑得肚子疼:“你爹在世的时候说过,那句话儿叫什么来着?”

 朱玉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娘俩顿时笑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