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闲 作品

第119章 谁左右了谁的心,还未可知。(第2页)

 “当然。”朱玉笙道:“卫大人待我恩重如山,小女子无以为报,愿为卫大人甘当马前卒,与本地黑心粮商大战,替大人分忧解难!”

 话说得漂亮,事儿办得也不赖:“石老板别瞧我年轻,也别觉得女子不适合做生意。我如今并无婚嫁的想法,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可比那些整日出入烟花柳巷的男人靠谱多了。”

 石原:“……”

 周煦:“……”

 两人虽是初识,但此时竟不约而同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又齐齐将目光投向了卫灏。

 卫灏很想骂回去:你俩这是什么眼神?

 他如今连婚嫁都不曾同人家提过,你们这种“卫大人好像被女子抛弃”的怜悯眼神是从哪里而来?

 不过他心态很稳,行事谨慎稳妥,也能理解她对婚姻的态度——任哪个妙龄女子有两次被卖给不同男人的经历,恐怕都不会对婚嫁有什么期待。

 不过提起烟花柳巷的生意人,他只想到一个,何记的少东。

 更是她的手下败将。

 他面上浮起一缕笑意:“你倒是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

 这句话听着似调侃,但不等朱玉笙抗议,他转头便与石原商量:“石兄,别瞧着朱老板年轻,她最近倒是凭凭一己之力,联合蚕农把大田生丝的价格拉了上来,狠宰了何复春一顿。江州城内的生意人卫某大半都不认识,认识的……”

 “认识的都是想抓到牢里去的?”石原早知江州畸形的经济形态,倒是很期待卫灏的手段。

 卫灏轻笑:“知我者石兄也。”

 石原三十出头,认识卫灏的时候,他还是个满腔激愤的小小少年,努力学习大人应对生活的镇定,却还是看不开与亲生父亲分离之苦。经过多年磨砺,终于练成了八风不动的性子。

 “既如此,不如朱大人与我讲讲你开粮店的计划。”

 朱玉笙:“……”

 刚得着一点消息,来得匆忙,她哪里有什么打动石老板的好计划?

 脑子飞速转动,她绞尽脑汁的想理由来说服石原与自己合开粮店——只要抓住稳定的供货商,还愁朱记粮店开不下去?

 “石老板久做生意,定然知道粮价可不止关乎着本地百姓的生活,还关乎着各行各业的生意。酒楼饭馆,普通百姓之家的支出等等。粮价太高,生活成本便高,普通百姓在粮食上花了钱,便会收缩别的方面的支出。而酒楼饭馆的饭菜也会随着粮价飙升而涨价,否则便只能关门大吉。久而久之,便影响市面的安定繁荣,不适合外地客商来江州做生意。”

 她说出自己的结论:“粮价影响着本地的经济繁荣安定,而安定繁体的经济又反哺着粮店的生意。”顺势提出:“正好小女家中有几间闲置的店铺,打扫打扫挑个黄道吉日便能开张。”

 她大方道:“不如这样,石老板供货,我负责销售,但以售卖额度来分成?抛开粮食本钱,我再与石老板分封利润?”

 她提供铺面,石原提供货物,要是现在能揪个风水先生过来择个黄道吉日,感觉当场便能开店。

 难能可贵的是,朱玉笙分析的字字事实,句句在理,且并不贪心高额利润,提出分成额定利润的数字远远低于他的预期。

 卫灏为何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欺行霸市之事?

 就是因为他虽来查案,暂代刺史之职,但江州城的营商环境已经烂得一塌糊涂,赚钱的几大行业被巨商垄断,形成了畸形的经商环境,影响着本地中小商人与外地商人的利润与经商积极性。

 此时此刻,石原终于对眼前的小女子刮目相看。

 别瞧朱玉笙是个女儿家,踏足生意场没多久,但她不但看透江州商界的弊端,竟还拿出实际行动,要助卫大人整顿江州市场。

 “朱老板了得!”

 生意人不止要会赚眼前近处的钱,眼光还要长远,能赚到几年之后的钱。

 而朱玉笙小小年纪,竟有此慧眼,着实难得。

 他夸完了,直接拍板:“朱老板既有此意,石某也不必再费功夫,咱们吃完饭便去看店铺,早点定下合作之事,也好早点开张。”

 前些年,石原也曾试图打开江州粮价市场,与本地最大的粮商葛厚存交手之后,对方求助于刺史府的强权,令他铩羽而归,败退湖州。

 此次重整山河,再战江州,乃是应卫灏之约前来。

 朱玉笙喜笑颜开:“既如此,我便不打搅诸位用饭了。朱记便在对面,一会用完饭派个人过去传话,我再带石老板去看铺面。”她礼貌辞别卫灏周煦,便下楼去了。

 卫灏从来自认强大,更不愿意向别人示弱,唯一开口的便是亲父的发配流放之事,求了太子殿下一回。

 其余诸事,他连自己亲娘,强势的端慧公主都不愿意开口,何况别人。

 但朱玉笙有一样迄今为止旁人都比不了的好处。

 那便是她的敏锐,急他之所急,尽自己能力为他分忧。

 真要细数,他倒也救过她不止一回。

 她嘴上说着谄媚的话,心里却记着所有的事,竭尽所能的助他。

 卫灏恰坐在二楼窗边,略略侧头,便能瞧见女子脚步轻快穿过马路,初升的朝阳落在她单薄修丽的身影之上,乌发间浮动跳跃金光点点,他一时之间心中百感交集,当着石原与周煦的面,说不出一句话,只一双眼睛,牢牢盯着她的身影,直等她进了店铺,再瞧不见,这才恋恋不舍的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