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关于摆烂(第2页)



    程想没有收钱,留到下一季,做资本追加。



    她觉得这个投资后续利益一定相当可观,最为原始股东,未来可期呢。



    陈娇吃完饭,跟程想商量,想开春之后,增加大棚数量和蔬菜品种,问程想有没有什么建议?



    老百姓一生在地里刨食,春种秋收,无非一些农作物,现在陈娇种植大棚算是走到经济作物的路上了。



    然而经济作物并非只有蔬菜,后世人们建立大蒜基地,大葱更是走向世界,建立集成化农场,棉花,大豆,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些都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但是目前资源和技术短缺,一切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大豆棉花这些想要规模化种植,需要更广阔的田产,这时候的农村,日常吃食靠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会把田地租出去,并没有大量闲置的农田,所以需要规模化种植的产品,暂时不能考虑。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种植紧俏,量少但利润高的产品,才能创造更大的收益。



    程想想起后世,跟公司团建,去过一个山村,那里的人很少种植农作物,他们几乎整个村子都种植中药采。



    价格高,质量好,不缺药商去收货。



    但是这个想法并不成熟,毕竟自己在医药方面并不精通,需要找个专业的人咨询一下,什么样的土地条件适合种植哪一种药材?



    程想跟陈娇说:“我倒是有个想法,但是不太成熟,等我找个专业人士确认好再跟你说。”



    陈娇毫不犹豫的点头:“行,我等你信儿。”



    陈娇对程想百分百的信任,顿时让一心摆烂的程想觉得压力山大。



    过了正月十六,学校开学了,孩子们都回了学校。



    这个学期,学校新调来几位老师,其中有一个音乐老师。



    小学一共六个班,哪里用得上两个音乐老师?



    校长觉得程想高中毕业,知识水平不低,问她愿不愿意在学校担任其它科目的代课老师,将来再慢慢转正。



    程想婉言谢绝了,以自己后世大学文凭的知识水平,教小学当然没问题,但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程想自认自己没有传道授业的能力和耐心,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更何况当初到学校教学也是看着辛晨的面子,勉为其难才做的,现在辛晨不在了,学校也不需要自己了,自然不必多留。



    于是便辞去学校的工作,重新回到家里,带着青儿练练琴,研究研究美食,接着摆烂。



    说到摆烂,程想在这个新身份里,摆的心安理得。



    九零后的程想,从小被父母裹挟着往前冲,小升初,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路拼荆斩棘,没人关心你累不累,尤其是她那个事事要强的妈,她只关心,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自己不过是她展现自己人生成绩的其中一项指标而已。



    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好像就影响了她的业绩,妨碍了她人生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