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儿 作品

第276章 万里扶摇(175)二更(第2页)



    这就是要开历史倒车嘛!



    小皇帝是在问:“亲缘关系……能判断吗?”



    能啊!只是现在做不到,“已经有人尝试去做了,放大镜如果能放的足够大,应该能找出一些异同。”



    小皇帝就叹气,“这事情要是放在前明,也许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就能给解决。告诉这个丈夫,前世的债主找来了,如何如何的。编一套说辞,也能糊弄的这两口子好生过一辈子。而若是求真,就得问个所以然。于是,案子反倒是不好断了。”



    是啊!流言再肆意,朝廷也不能胡乱搪塞。世道要朝前走,就得求真!而今解决不了,便愚民,此法不可取。



    桐桐判此案,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叫当事人接受的可能,将事情了了。但却没有求得一个真字。



    事实上,而今的认知所限,她求不来这个真。



    但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吗?



    林家这个春天,将季瑛嫁了出去。



    而金家也在这个春天,给金逸尘娶了妻。



    桐桐按部就班处理各地押送到京城的人员和他们的案子,务必将证据砸实,重物证!



    一入冬,四爷才说买只羊好好贴秋膘呢,结果一个叫廖山成的下属来了,递了卷宗,“畜牧有了新发现。”



    “哦?什么发现呀?”四爷一边接手了卷宗,一边听他说,“……今年前半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案子,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



    案子?启发?



    廖山成就笑道:“我用猪做了实验,猪怀一胎所需时间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二十天。您猜怎么着,这么些时间,我给繁育了两代……”



    发现什么了?



    “黑色的母猪和白色的公猪,产下的猪仔,全是白色的。”



    然后呢?



    “还是这头黑色的母猪,我又给换了黑色的公猪,您猜怎么着?产下的猪仔有黑白花猪,有白猪,有黑猪……”



    得出的结论是?



    “若是第一代白色的公猪确实会影响母猪后来的产崽,那是不是说,优良的公马可以优先和母马配|种,若是这种种_马少的话,第一次配完的母马再与普通的种_马配|种,马驹也有优于一般的马匹。”



    四爷:“…………”这种探索不能说是方向不对,鼓励还是该鼓励的,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选用的黑色母猪,它的父系和母系各是什么颜色的?若是这个黑色母猪的父母本里都有过白色的,它与黑色的种_猪配|种所生,出现白色或是黑白花色的,也应该不奇怪吧?这未必就是第一次的影响。”



    这人愣了一下,“……对!也对。那这就得好几年去试。”



    “那就试嘛!”这个过程就是这样。



    就是一次因为这个事件给人的启发,做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遗传实验。可这种实验又瞒不住人,比如,饲养猪的是从外面雇佣的人。这些人不懂更深的道理,他就是眼看着两窝猪崽子的出生的。



    然后回家就说给老婆听,他老婆呢,也是跟别的妇人争吵的时候就骂人家改嫁来的妇人了。



    说是人家二嫁生的孩子血脉不纯云云!



    然后那妇人不肯吃亏了,没这么羞辱人的,直接给告到了官府,于是,舆论便闹了起来。



    几乎就是一夕之间,争论之声骤起。



    很多文人开始在报纸上发文章,他们的理论就是:以前为什么看重女人的贞洁,因着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血脉的延续。这不是男性的癖好,而是从子嗣传承上考量的。



    这个声音,那赞同的人可太多了!



    乌泱泱的,都在讨论这个事。



    桐桐对着报纸,早饭顿时没有胃口。她跟四爷说,“我现在才知道,有时候敌人并不是站在眼前的人,而是新旧交替,大变革之下涌现出的各种思潮。”



    我没有证据支持我是对的,也没有证据一定能反驳你是错的。



    于是,思想的碰撞如潮水,汹涌而来。



    若是站在面前的是个人,干掉他就解决问题了。



    若是站在面前的是一群人,站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未必不能取胜。



    可而今的碰撞不是人与人的碰撞,而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认知的相互碰撞。是想要探寻真理,可偏巧只是刚刚起步没有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有人拿阶段性的东西当真理,有人却不以为意,于是,碰撞就产生了。



    这世上就是存在小概率事件,且是阶段性的东西无法解释的小概率事件。可若是有人拿这种事要涵盖全部,去做他们理论的支撑,还真不知道从哪去反驳。



    四爷就说:“求真馆会放一些别的猜测!”



    这东西只能慢慢的引导,做一些其他的报道,来推翻之前那个结论。



    可是偏巧有人沉不住气:罗君如直接发了一篇文章。



    她应该是信了用猪做实验的阶段性结果,因此,她的文章里是认同‘子肖先父’的,但她同时又提出了,既然牲畜与人能比,那么,人与牲畜也能从别的方向对比。



    比如,为什么野兽总是选择强壮的交|配呢?这是不是为了生出更强壮的后代?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真出现了子肖先父,那这一定是第二任弱于第一任,于是,自然淘汰了第二任,选择了更优的来继承。



    桐桐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眼前一黑:你这是点了一把火呀!



    她推出的观点是——优胜劣汰!



    我的乖乖呀!优胜劣汰这没毛病,但放在这里,支撑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是很危险的。



    于是,火迅速蔓延起来,吵的沸反盈天。



    学堂、酒楼饭馆、茶馆戏楼,到处都是争论声。



    桐桐注意到,有一个署名曾远的人,在报纸上从历史的角度去反驳‘子肖先父’。他说,在元朝以前,并没有子肖先父的说法。是因着元朝时期,汉人被外族统治,每个村都有元人监管。这就导致了,汉人家女子大婚,先送至元人那里。



    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汉人家生的孩子才像他们。



    而这种说法,不过是为了加强统治的自欺欺人罢了。这话流传下来,意思与当初已经相背了。它说的是元时的统治者的一种思想,并不是真相。事实上,元朝的民间一直有‘摔头胎’的做法,为的就是保持血统的纯洁性。由此也可证明,‘子肖先父’这个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顾玉娘将此人的文章放在第一版,字体给放大。



    德阁老跟桐桐坐在值班房里,她问说:“你觉得呢?真相是什么?”



    桐桐摇头:“不知道!这许是后人才能替我们解开的谜团!无法解释,也没有证据证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能力没到那里……”



    “但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已经影响女子了。”德阁老叹气,“我跟罗君如谈过,她认为人应该尊崇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且人也应该接受这种自然法则,承认优胜劣汰。”



    桐桐:“…………”可能认同她的人还不少吧,“我再去跟她谈谈。”



    这也不是为官的分歧,更不是对一件具体事务处理的分歧,单纯就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



    桐桐约了罗君如去家里,谈这个事情,“人与兽,有相同的地方,但更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人有思想,有意识,有伦常……”



    “子非鱼呀!”



    “那鱼也非我呀!若就按照你说的优胜劣汰,你告诉我,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聪明的是优,强壮的是优……那敢问,若是如此,儒家的‘宽’在哪里?‘仁’在哪里?尊老爱幼,不能舍弃幼,那便当舍‘老’,因为在兽群里,‘老’便该被淘汰?”



    “可咱们若不强起来,他们就会永远拿女人的贞|洁说事!我得叫人知道,女人也在优选男人!男人不够优,他的血脉就活该被淘汰!”



    桐桐:“……”咱不搞对立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