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戏志才之死(终)


                 北方的冬天总是那么固执,执意将自己最纯粹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枯黄的树林、怒号的北风、以及山头皑皑白雪以及山间野兽饥饿的咆哮。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不要轻易走出自己温馨的家园,哪怕家园并不温暖,一盆炭火也足以让人安心。

  可是在邺城之外却有一小队人顶风冒雪向山中走去,他们没有携带任何防身的武器,却举着白幡、抬着棺椁,神色哀难。

  这是一队送葬的队伍,尽管在这样的天气做什么都不是一个好选择,可他们今日必须将棺中之人埋葬。

  他已经在尘世中被牵扯太久了,久到错过了一个又一个良辰吉日、久到早已迷失在尘世之中、久到可能再也找不到前往来世的路。

  或许他也不是很想去来世吧,毕竟这一世他还有很多牵挂,他还有很多没有完成、没有见证的事。

  或许他依旧留恋现世吧,毕竟现世有理解他的朋友,有信任他的主公,以及那可以肆意施展才华的舞台。

  或许他并不想死,他也没有那么洒脱,可是他没有办法,看不开和看得开其实没什么明确的界定,洒脱与执着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时间到了,无能为力,执着最终也会成为洒脱。

  游戏人间,无所在意,洒脱之中一定藏着执着。

  他统领过天下最强悍的士卒;共事过天下最勇猛的武将;谋划过天下最磅礴的战略。

  经历过种种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看得透的和看不透的最终都化作一声叹息,永远锁在那颗复杂而又纯粹的心中,任何人都无法在窥视分毫。

  他就是戏志才,一个没什么追求的寒门子弟;一个不爱惜自己的浪荡公子;一个天才统帅;一个忠诚臣子;一个没有目标却在拼命向前的人……

  戏志才的葬礼非常潦草,戏家送葬的人将棺椁送入墓穴之后便匆匆离去。

  可他的墓穴却一点儿都不简陋,县侯的规格几乎是这天下非刘氏最高的待遇了。

  而真正送葬的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将他带到河北的荀彧,另一个则是将他送离人世的王弋。

  “文若,我真的不想来这里。”王弋看着封土一点点被夯实,语气有些低沉地说,“每一次来这里我都不开心,我将他们带上了这乱世的舞台,却要为他们的坟墓填上最后一把土。”

  “殿下,不是所有人都是伍子胥,我们无法对着坟墓开心。”

  “你说伍子胥真的开心吗?”

  “殿下,如果一个人大仇得报后的心情是开心,那他终究只会成为一个沉沦于自己欲望的蠢货。伍子胥不是蠢货,几十年的仇恨压抑在心中他清楚那意味着什么,晚年大仇得报却没有疯狂,足以证明他当时并不开心。”

  “他真的没疯吗?掘墓鞭尸还不算疯吗?”

  “殿下,他真的疯了吗?吴国成就霸业可是在他鞭尸掘墓之后。”

  “是啊,他没疯。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鞭尸,但我可能会杀光楚国人。”

  “殿下,这么做是不对的,您杀不光楚国人。不过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好。”

  “哦?我以为你会劝我不要杀那么多人。”

  “您不会杀,所以臣也用不着劝。”

  “唉,这世上懂我的人很多,可懂我的人却又越来越少。文若啊,以后要是遇到这样的事千万别劝。”

  “臣省的。”

  省的……

  王弋心中泛起苦笑,最怕的就是省的。就是因为荀彧明白,到了出问题的时候反而会奋不顾身。

  这是一个事关双方忠诚,无法绕开却难以直面的问题,王弋不想在这种场合下和荀彧谈及,便岔开话题道:“文若,你说志才这一生算是精彩么?我这么做是不是亏了他?或者说……亏了他们?”

  王弋放眼望去,一座座陵墓排列整齐,墓碑前烛火祭品丰盛,却尽显萧瑟凄凉。

  荀彧也看向了远方,只是他没有看周围的坟墓,而是看向了山头的那栋宫殿。

  那是王弋给自己安排的坟墓,就像曾经说的那样,外表看起来还算华丽,可里面空空如也。

  这是一个极为不符合礼制的决定,按理说皇家陵墓周围是不允许有其他坟墓的,为此王弋和一些大儒吵了很久。

  臣子们当时没人赞成,当然也没人反对,看着王弋最终艰难地获得了胜利。

  其实荀彧很清楚,大儒们反对的其实并不是礼制,而是想要死后埋在这里非常困难。

  这座山是王弋自己的坟墓,想要等到王弋死后在进来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也活不过王弋。

  可是生前埋在这里的人都需要经过王弋自己的甄别,以他们的功劳就算是写一辈子的文章也绝对过不了王弋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