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一件小事


                 大人物之间的争吵是不会改变什么的,因为他们足够理智,进行争吵这种无用的举动唯一的可能只是目前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他们真的决定做什么,那么就不会进行毫无意义的争吵,而是直接去做。

  但是小人物之间的争吵却不同,他们往往没有胆量去实现心中的想法,只能将想法说出来去寻求其他人的认同。

  然而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想要得到认同并不容易,诉说想法很容易变成争吵,而争吵带来的愤怒最终也会演化成争斗……

  大人物的决定其实十有八九都是很难实现的,小人物不经意间引起的矛盾却很容易发酵成一些大事。

  比如……再比如……

  其实历史上的大事件细细探查下来都是这样,连名字在历史上都不会拥有的小人物挑断了那些注定会刻在丰碑或记载在耻辱柱上的大人物耗尽心力维持的脆弱平衡,一切变得不受控制,就像……

  凉州,武都郡,武都道。

  凉州的冬天那可真是冷得要命,就连那忍耐力极强的野狼都不愿意轻易出来溜达,细密的绒毛和厚实的皮肤给了它们御寒的保障,可是如果不是饿的实在受不了,它们是不会从地洞中爬出来觅食的。

  有一种生物却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中不停的在工作,将一车车物资送往指定的地方;将一捆捆刀剑封存入库;将一支支羽箭仔细保存。

  没人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也没人愿意去思考为什么。

  放下农具,拿起武器,只是因为老爷们让了,哪怕拼命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他们也不会去质疑,顶多就抱怨两句。

  事实上抱怨只能在平日里才行,在武都道这个地方他们连抱怨都不敢抱怨,因为这个地方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表露出自己的不满。

  是的,武都道是属于曹操的,但是眼前这些人却不是曹操麾下的士卒,他们的主人是孙坚,他们执行的也是孙坚的命令。

  谁也不会想到曹操和孙坚竟然结盟了,毕竟孙坚曾是大汉最坚定的拥护者,曹操却拥立了一个伪帝,两者应该打得不可开交才对。

  然而如今双方不仅和解了,还表现得相当有诚意。

  只因为孙坚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准备好了,他要去问一问刘辩一直存在他心中的疑惑,只不过是十万人一起问!

  他也开出了一个曹操无法拒绝的条件——并州。

  这个条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并州是王弋的而不是孙坚的,慷他人之慨这种事曹操怎么可能答应?/

  可是曹操不仅答应了,曹操还开放了武都郡,将故道借给孙坚屯兵,将武都道借给孙坚屯粮。

  孙坚为了自己的执念已经疯狂了,他将自己的命脉交到了曹操手上,只要曹操断了下辨,不管他有多少军队都要饿死在外面。

  无数臣子劝他不要这么做,实在是太危险了。

  但是他已经等了许多年,已经不想等了,谁劝他,他便罢免谁,根本听不进去一句。

  其实想想也没什么不对,如果不偏执,孙坚或许也不会成就这番基业。

  不过这种举动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他并不害怕孙坚掉过头来对付自己,凉州多是开阔的平地,孙坚有十万大军又能怎样?他在凉州还有两万多骑兵呢,不服就来碰一碰?

  这样的联盟在战略上本就符合双方的利益,一旦放下成见,双方的臣子都愿意见到这种局面。

  并州不并州的其实无所谓,孙坚发完疯之后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荆州,那里才是他出兵的正确方向。

  他也不可能统治长安这块飞地,曹操想着孙坚在王弋面前装了个满头包之后自然会从长安退出来,那长安不就是他的了吗?

  到时候他也做好战时准备了,肯定要转过头来收拾吕布那个狗东西。

  只是这个联盟唯一的麻烦就是孙坚太着急了,今年春天他就要打刘辩,所以整个冬天曹操驻扎在下辨的军队都要跟着孙坚的军队挨冻,名义上辅助,实际上就是监视。笑傲小说

  然而这是大冬天,不能找媳妇儿暖被窝,只能跟着一群糙汉子挨冻谁也不高兴。

  恰好王弋最近做出来的那些事传到了这边,闲聊就成了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

  三五个士卒凑到一起围着火堆,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了:“你们说那王中和啊,打下青兖用了多长时间?半年都没有吧?真快!”

  “何止是青兖,你们仔细想想,那家伙打仗就从来没有持续过一年。”

  “这不是很正常吗?谁一年到头都打仗啊?”

  “可是别人打一年能打下一个郡就烧高香了,他呢?一年就能打下来一个州啊!全天下才有几个州?”

  “那就只能说明人家厉害呗。”

  “厉害个屁,你是没见过那些人的装备,有那个装备我也能百战百胜。都是爹娘生养的,一个鼻子两只眼,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