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扬州乱起


                 袁家人来得快?

  袁家人当然来得快,想要从豫州到青州,不走徐州的话只能走兖州。

  陈留太守是袁涣,他看见汝南袁家人就恶心,撵狗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打包将那些人送到了袁尚那里,吕布派去护送的人都跟不上。

  这就导致了袁尚必须放弃这次针对徐州的军事行动,他人前还是个孝子,得去服丧。来的大多都是叔伯爷爷辈的,面子上要过得去。

  千万别小看这个面子,这个时代的面子可是真实惠,比打徐州实惠多了。

  有了这层面子,他袁尚就是袁家家主,可以调动袁家遍布天下的关系了。

  别的不说,单单河北方面的压力至少能减少两成。

  门生故旧遍天下不是开玩笑的,改变不了王弋的决策,在民间却能得到很多支持。

  袁家没落了,袁家又不是灭绝了。

  可怜的袁家小子在青州苦苦支撑,日子过得苦啊!

  谁家还没个落难的时候?

  河北别的不多,就是商队多,悄悄转个弯去青州两趟能如何?多走几里路罢了……

  可千万别小看多走这几里的路,对袁尚来说那可真是梦寐以求。

  王弋很重承诺,答应他的东西一件也没少,武器装备送了很多。

  但是王弋也只重承诺,超出承诺的东西一点儿都不留情面。

  他对青州往来的商队征了四倍的税!

  任何商品都如此,只要是从青州过的,大到木材、小到布片,统统四倍。

  不是青州出产的哦!是从青州路过的!

  商业中心被王弋握在手里的日子不好过,袁尚甚至官方伪造文书,以求在夹缝中生存,穷得都快要当裤子了。

  这还只是财政方面的,商队的消息最是灵通,总能带来很多情报。

  任何关于河北的情报都是袁尚急需的,因为他知道,一旦王弋出兵,肯定第一个先收拾他。

  天堂太远,王弋太近。

  这个狗屁道理,袁尚提前领悟了几千年。

  秉承着能吃一口是一口的原则,袁尚非常果断放弃了可能打不下来的徐州,决定先将到嘴的袁家人吃进去再说。

  毕竟徐州是块老牛肉,又硬又柴;袁家只是口稀饭,顺着舌头就进去了。

  至于他那个枉死的二哥?大不了到时候嚎的时候大点声罢了,眼泪他都懒得流一滴。

  别看袁熙和袁尚关系好,袁尚还真看不起袁熙。

  二哥给三弟当小弟,说出去那可真能将人笑死,说不定邯郸淳还能将这个故事收集到他的书中去。

  随着袁尚极速退军,袁谭连夜查探的同时也松了口气。

  他这个自命不凡的小弟算是废了,不管撤军的原因是什么,但是这辈子在军事上不会有任何作为了。

  战争从来都是凶险无比、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你可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权谋的手段,但是是否发动战争需要慎之又慎。

  起兵还能用怒而兴兵解释,撤军就这么儿戏的吗?你当战争是什么?小孩子的过家家吗?

  “子瑜,你说他攻打广戚是为了什么?”袁谭虽然看不上袁尚,可战略意图还是要分析的,“他想要进攻徐州,攻打琅琊和东海才是最好的选择。彭城……虽然他有半个兖州,可都是些多山多水的地方。”

  诸葛瑾沉思片刻,自己也有些不确定地说:“主公,他可不可能都想要……”

  “什么?”袁谭一愣,紧接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哼,张辽行,他也行?脑子里在想什么?”

  袁谭猜到袁尚可能是想要复刻张辽当初那神兵天降的一击,一部分军队通过彭城国直接包围下邳,另一部分再从琅琊出发,一步步攻取徐州。

  这个战略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只要袁谭的心理承受能力稍有不足,将琅琊郡国的兵力撤回来,徐州至少丢三个郡。

  毕竟当初提出这个战略的人是郭嘉,郭嘉在战略上从不犯错。

  但是袁谭对这种战略极为不屑,不是说不好,而是用的人是袁尚。

  奇袭部队?五万人?

  这种行为已经不是脑袋被驴踢了,而是被几十头大水牛踩过后又被十几头路过的大野猪轮番乱拱才能做出的决定吧?

  袁谭都懒得继续理会这个傻弟弟,连个广戚的守将都没安排,只是下令士卒赶紧休息,明日一早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走。

  他有些担心吕蒙那边会不太顺利,抄书归抄书,不管怎么说战略还是要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