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甄姜 作品

第449章 物资、人才,惊人的收获!


                 大火烧了整整五天才将那座山烧干净,徐盛非常阴毒,他是从庄园外向内点火,等到林家人察觉的时候,已经没有逃跑的机会了。

  等到人能接近那座山已经是大火熄灭十天之后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袁谭武将齐备的情况下,彭城的农庄全部被攻了下来,其中的收获让见过大世面的袁谭都瞠目结舌。

  一些小小的家族而已,能有累积多少财富呢?

  玉器、金银器这种没什么实用价值的装饰物就不说了,多到需要用车装才行。

  单单缴获来的铜器,袁谭觉得如果自己熔了铸成铜钱,至少够目前全徐州五年的军费。

  这还不算真正挖出来的铜钱,比铜器只多不少。

  还有那些粮食,具体多少到现在还没统计清楚。不过袁谭认为蝗灾算个屁啊?再来两年他也顶得住!

  大车、牛马不计其数,这些东西如果民用则能让下邳的民生提高三成;军用则至少让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两成。

  鸡鸭鹅等禽畜那真是可以随便造,这几天袁军天天吃肉,天天像过年了一样!

  还有俘虏的那些人口……

  是的,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袁谭最终还是没有使用张昭的计策。

  张昭确实很厉害,但不是最厉害的,至少有些人并不比他弱。

  这两天张纮给袁谭派过来两个新发掘的年轻人才,这两个年轻人军事上让张承都觉得棘手,政略上让陈矫直呼斗不过!

  两个年轻人的名字一个叫诸葛瑾,另一个叫步骘。

  这几年他们游历的长江周边大部分地方,考察了附近所有的诸侯,就连曹操他们都观察过,最终他们选择了袁谭。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袁绍死了,袁家这几个小的刚开始创业,手底下人员不足能够得到重用,而袁谭则比较得他们的认可。

  其实袁尚也可以,不过一来袁尚离王弋太近,可能说没就没了。二来袁家三子中,只有袁尚在为自己的父亲披麻戴孝搭设灵堂,很是赚了一波声望,比较受袁绍重用的旧臣都跑去袁尚那里了,不好出头。

  他们便直接找上了张纮毛遂自荐,张纮考量一番后大喜过望,将擅长学问和民生的严畯留在了下邳,另外两人派到袁谭军中,示意袁谭多给机会,多器重。(诸葛瑾和步骘在孙权手下一直是武职,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做过大将军,步骘做过骠骑将军。)

  诸葛瑾一进彭城,看着空荡荡的大街和弥漫着化不开的血腥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做都做了,人死也活不过来,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以后不能再这么杀了,所以他见到袁谭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袁谭不要造太多的杀戮,尽量抚慰平民百姓。

  听到这话,支持张昭的陈矫不干了,当即和诸葛瑾争论了起来。

  奈何诸葛瑾太过老成,每一句反驳的话都是以一个十分平和的态度说出来的。

  平和不代表软弱,陈矫的进攻就像打在了棉花上,诸葛瑾却言辞犀利,句句引经据典。

  两人一个温文尔雅,一个略显暴躁,高下立判。

  当然,你能指望一个世家出身、经历过苦难、精通政治、善于操控天下局势的诸葛瑾能是个什么好东西?

  儒雅只是面对同阶层之人的,百姓终究是政治家手中的消耗品。

  诸葛瑾建议将这些罪民之中男人以屯田兵的名义编入军籍,以屯田兵的名义开垦荒田将功折罪;女人之中有身份的赏赐给将士,其余的选择年龄合适的由官府强制婚配,发放给徐州的那些老光棍们。

  在农事之中,垦荒是最辛苦的一件事。将荒地开垦成适合耕种的田地不光耗费体力,还伴随着很多危险。

  在没有耕牛的前提下,如果官府不组织开荒,一般人家最多开一点点,有时甚至不开。

  诸葛瑾这是要将人当成牛来使用,让这些人活活累死。

  垦荒累死和屠杀殆尽到底哪个更残忍无法讨论,不过诸葛瑾的计策却被袁谭迅速同意了。

  不是因为袁谭判断力多强,而是诸葛瑾和陈矫的争论,受伤最大的却是吕蒙,吕蒙万万没想到张昭竟然会提出灭绝彭城这种恐怖建议,反而是张承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过于惊讶。

  袁谭不想让自己的爱将心生别扭,便结束了这个议题。

  时至今日,吕蒙显然已经被人指点过了,从郁闷中走了出来。

  袁谭也刚好有些计划需要和臣子们商量,于是便将众人集合起来,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诸位,林庄的大火已经熄灭很多天了,林庄地理位置重要,必须要派遣士卒驻守,诸位有什么计划吗?”袁谭看向了一众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