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人间炼狱(二十四)


                 袁谭只是因为愤怒而屠了一座城,张昭咬人的心思都有了。

  可是这才过去多久?张昭就给他玩儿了个大的,屠尽彭城国整个郡国的百姓?这是有多残忍?

  袁谭看向张昭的眼神都在抖动,他感觉这是一个试探,回应不好张昭很可能真的离他而去。

  可惜袁谭猜到了结局,却没有猜对过程。

  张昭确实不想做官了,但这封疏奏不是一次试探,他是真心实意希望袁谭能够将彭城国的百姓全部干掉。

  恐怖吗?说起来其中关结一点儿也不恐怖。

  张昭看出了袁谭眼神中的茫然和忌惮,只是他没有解释,行了一礼后飘然离去。

  袁谭伸手想要喊住他,可是那句挽留终究没有说出口。

  他将张昭的疏奏递给了陈矫,希望陈矫能够给出些意见。

  陈矫仔细阅读了数遍,最后冲着张昭离开的方向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季弼,你看出了什么?”

  “主公,这不是我一个臣下能说的。”

  “也就是说你真看出来了?”袁谭眼神一冷,身上逸散出一抹杀机。

  也不知陈矫有没有感受到,不过他解释道:“主公,臣人微言轻。”

  人微言轻?错!

  不得信任才是对的。

  袁谭听出了潜台词,可他也确实无法做到完全信任陈矫。

  主要是陈矫的出场方式过于特别不说,那种算计能力让袁谭很是忌惮。

  “说,说出来你就不会人微言轻了。”

  “喏。

  主公,帝王一怒,流血千里。

  人主掌控着无数人的生死,抬手让万民安居乐业;挥手令百族亡根灭种。

  人主可以杀人,可以杀很多人,可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杀人,但是不能因为愤怒。

  人主无需仁慈,但一定要清醒。

  手段并不重要,使用手段达成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凭借那短短一句话,陈矫将张昭想要表述的所有内容向袁谭解释的清清楚楚。

  这也是陈矫佩服张昭的原因,老一辈名士不都是徒有虚名,人家随便露出点真才实学都是帝王之术,是他目前拍马也赶不上的。

  “我要将他追回来吗?”

  “主公,人主礼贤下士,不是谄媚士人。”

  “他还会回来吗?”

  “不重要,张仲嗣不是在军中吗?”

  “你要我做那以子相胁的龌龊事?”

  “并非如此。”陈矫赶紧解释,“主公,若是张仲嗣不离开,张子布也不会离开。他最多隐居起来,过段时间主公亲自去请便好。”

  说到隐居,袁谭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问道:“既然你知道那么多彭城国的事,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姓甄的隐士?”

  “甄?”陈矫思索了很久,最终无奈摇了摇头。

  袁谭见状喃喃自语:“老二啊……到底是不是你呢?”

  还甄呢……

  想破头这两位也想不到甄隐士到底是谁?

  那位所谓的甄隐士除了真的暂时是一位隐士,其他的全是贾!

  老毒物从蜀中逃出来,原本想着在中原大地上笑看天下变换。

  年初的时候迫于生计,准备在袁绍手底下摸摸鱼,哪曾想袁绍竟然挂了。

  后来又赶上了蝗灾,徐州和豫州肯定是不能待了,可他的薄名已经被他传出去了,没奈何,设计了这么一出,借着蝗灾来了个金蝉脱壳。

  没错,彭城国的世家原本是不想背叛袁谭的,都是贾诩在后面撺掇的。

  布下这个局之后,贾诩就金蝉脱壳溜之大吉了,只留下这些能力非常一般的倒霉蛋儿做为他逃脱的牺牲品。

  他走之后世家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其实都很慌张,才有了后来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

  世家们各自为战,原本贾诩分出去的藏兵都被他们当作了私人物品,注定成不了事。

  贾诩愧疚吗?

  其实还是有一点的。

  他已经预料到自己的计策绝对会激怒袁谭,暴怒的袁谭不会对彭城留任何情面。

  不过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儿愧疚,几十万人的生死丝毫不放在心上。

  他真正愧疚的是那个没教过什么的弟子,现在想想还是蜀中的日子好过,中原实在是太乱了,不适合他这种人避祸。

  当然,这种愧疚在他心中一闪而逝,甚至都不如他心中感慨蜀中美好生活的时间长。

  看来追求美好生活这件事任重道远,他还要跑得更快些才行。

  其实他已经跑得很快了,就在袁谭研究甄隐士是谁的时候,贾诩已经到达豫州了。

  只是他算计虽然厉害,运气却着实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