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袁绍的终局(上)


                 “黄汉升!你我就此罢兵如何?”

  吕布收到了袁绍的命令,对着城下的黄忠大吼。

  黄忠像看傻子一样看了吕布一眼,抬手一箭射死了一名袁军士卒。

  他觉得吕布可能有什么大病,进攻的没说撤退,防守的居然想要罢兵?

  吕布见状赶紧解释:“黄汉升,来日再战!吾主……吾主……唉!你先退兵!”

  他倒是明白现在将袁绍要撤退的消息散布出去,军心定然大乱。

  不过他是个不吃亏的主儿,说完还还了一箭,射死一个荆州兵。

  黄忠见状恨不得剁了这么不要脸的家伙,命人擂鼓助威,今日定要拿下南乡。

  然而随军而来的殷观却打马上前建议道:“将军,在下听说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南乡兵多,与我军相差无几,在下认为等闲时间攻打不下。”(殷观,演义中没有,刘备的属下,在赤壁后坑过一波孙权,战略观不错。)

  黄忠脸色一沉,冷声说道:“你想乱我军心?”

  “不不不,将军且听在下细说。”殷观吓了一跳,赶紧解释,“在下认为当用计徐徐图之,如今天色渐晚,理应先安营扎寨,待找到机会当一鼓而下!”

  黄忠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等到这通鼓敲完,便吩咐鸣金收兵。

  吕布松了口气,找人写了封信送给黄忠,将袁绍的意图一一告知。

  黄忠对于这封信嗤之以鼻,他不相信袁绍会真的撤出南乡,两面夹击之下,守城和引发他与曹军之间的争斗才是最重要的,袁绍若是逃跑那真就是蠢到没边儿了。

  然而,等到第二天清晨,城头上真的再没有一个袁军了。

  原来袁军昨晚就已经走了,袁绍非常鸡贼,同时将一座空城留给了两个阵营,为自己撤退争取时间。

  由于黄忠的战术不需要围城,曹操觉得三方势力在此,南乡不是一朝一夕能打下来的,同样也没选择围城。

  这就给了袁绍机会,昨夜子时人禁声、马衔枚,偷偷从东城溜了出去。/

  等到黄忠和曹操发现,都已经跑了好几个时辰了。

  黄忠思考了片刻,便决定坚持执行刘表的命令,将南阳郡夺回来。

  而曹操更是果决,恩断义绝后便是不死不休,直接放弃南乡,率兵追击袁绍。

  显然,在曹操的眼中,一个死了的袁绍要比整个南阳郡都值钱。

  一天一夜,曹操率众极速奔袭,终于在第二天上午,追上了正在进入安众城的袁军。

  他没有下令让士卒休息备战,反而大声鼓舞道:“我知道你们很累,但是袁军更累!我等乃是为了天下大义奋勇追击,袁绍却是违背天意谋朝篡位!在雄壮威武的正义之师面前,惶惶不可终日的反贼连和我等对视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说和我们战斗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一世英名皆在眼前。奋勇杀敌者,连升三级!活捉袁绍者,封侯!杀!”

  杀……

  一场不对等的战斗就此展开。

  就像曹操说的,他们士气旺盛,袁绍士气低迷,一见到曹军前来,进城的军队立即在城中乱跑,没进城的则抱头鼠窜,根本没有办法组织防御,就更别提反击了。

  最要命的是双方的装备也是不对等的,由于曹操得到了刘辩的清仓出货,武器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

  夏侯兄弟率领着骑兵一左一右对袁军发动了钳形攻击,曹操则亲率大军进行包围堵截,一时间降卒无数,竟然没有一合之敌。

  不过降卒过多对于曹操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上万降卒堵住了城门,让他的大军无法攻入城池。

  这原本是个机会,曹操自己都被鼓舞得热血上头,布局并不周密,没有在其他方向布置伏兵。

  袁绍若是能够趁这个机会率众逃走,他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毕竟豫州人口众多,徐州又非常富庶,一次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或者说他已经不能这么做了……

  袁绍躺着的马车内,袁绍双目紧闭,面色犹如金纸。

  城外的喊杀声都无法将他惊醒,看来这次受的伤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

  其实也没那么重,这种情况完全是他自己作死弄出来的。

  从南乡出城的时候,为了保持士气,袁绍硬是穿戴整齐,出现在了袁军士卒面前,向他们表示撤退是战略,不是战败。

  想法很好,做法却极其糟糕。

  皇帝的服饰相当厚重,汗水加上舟车劳顿,没有任何意外,袁绍的伤口发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