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棋局?棋手。(十)


                 夏侯惇一点都没猜错,袁绍的投石机真的很拉垮。

  曹操复刻不了王弋都投石机是因为王弋的投石机是配重式的,零件相对比较多、比较精密,对力学和数学的要求也很高。

  要知道曹操手下也是有能人的,他麾下有个韩信的后人名叫韩暨,成功主持了重建水利锻造机的项目,对结构学相当有研究。(这位改良了杜诗的水排,相当牛逼。水排就是水利鼓风机。)

  就算是韩暨也没能将配重投石机复现出来,袁绍就更别想了。

  袁绍的投石机是最原始的人力投石机,这东西肯定不是他发明的,也不可能是他手下人发明的。

  至于出处嘛……

  投石机的图纸是袁绍搜罗军费时的附赠品,出自某个诸侯墓。

  人力投石机的结构很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麻烦,需要的人也比较多,需要几十个人牵引才行。

  由于抛射投掷物的时候需要人力牵引,可人力又无法保证每次使用的力量都相同,所以精度非常差。

  第一发能够命中目标简直就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纯纯运气逆天。

  之后发射的十几次不是远了就是近了,没有一次命中的,而且很快发射架和中轴就断了,毕竟木质结构经不起长时间摩擦晃动。

  不过已经足够了,袁军攻城用的井阑就快要推到关前了。

  经过了陈留一战,袁绍在攻城器械上下了不少功夫。

  这架井阑车很高,比武关的城墙足足高出一大截。

  最上面一层是弓弩手的射击台,台上能站立开八九个弓弩手,可以自上而下随意射击城墙上的守军。

  最恶心的是射击台周围还装备了类似箭垛一样的掩体,让守军想要反击非常困难,只能被动挨揍。

  “放箭,放箭!火箭!”

  夏侯惇指挥着守军回击,注意力却集中在了井阑车的中段。

  中段有一大块木板明显和其他的不一样,整整一层都做了结构加固,有一部分甚至还包了铁。

  看来这里应该就是井阑攻城的门了,可是也太大了!

  不仅仅是这扇门,整个井阑车都高的离谱,几乎将整个关前的道路全部堵住,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巧,竟然做到了正正好好。

  夏侯惇随手将自己的长枪交给亲卫,手却按在了剑柄上。

  果然,只见那块木板忽然晃动了一下,然后忽然掉落,直接搭在城头,里面一下子就跑出来三个袁军。

  夏侯惇一个健步迎了上去,反握剑柄抽出长剑。

  眼前一道寒光划过,三个头颅瞬间高高飞起。

  还未等鲜血溅落到地面,夏侯惇已经将长剑顺势交到左手,以右臂肩膀的铠甲为护盾,撞进了井阑里面。

  井阑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人,也就七八个士卒准备登城,被夏侯惇一个撞击,全都东倒西歪的撞了回去。

  夏侯惇一剑捅死一名袁军后马上放弃长剑,一顿乱拳将几人全部打倒,随后才抽出宝剑进行补刀。

  斩杀了最后一个袁军,还未等他走出井阑,亲卫校尉立即探头进来大喊:“将军!城门!他们在破坏城门!”

  夏侯惇走出来往井阑和城墙的夹缝中一看,果然发现最下层有几个士卒正用工具拼命凿着城门,效率非常高。

  他又赶紧走回井阑,在里面寻找能够下去的路。

  结果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无奈之下,夏侯惇只能咬着牙跳进了缝隙,下去前命令:“堵住城门,堵死!别管我!”

  说罢,他瞄准了一个人就跳了下去。

  在这种跳下去能摔死人的高度,有个人缓冲算是救了夏侯惇一命。

  可也正是这种危急激怒了夏侯惇,使用的招式极为暴烈。

  双手持剑,长剑将划过一名袁军的肩胛骨,直接将其一分为二。

  随后一掌击出,又打断了一个人的脖子。

  同时手中长剑也没闲着,大力挥斩将另一名袁军拦腰斩断!

  最后收回长剑再用力刺出,长剑穿过最后一名袁军的胸膛,用力之猛甚至将他半条手臂都插入了对方的身躯。

  解决掉最后一个,夏侯惇松了口气。

  关门是万万不能破的,武关是建在一个喇叭口地形上的,这要是让袁军冲进去,他赶都赶不出去。

  收回长剑,夏侯惇甩了甩手上的鲜血,开始研究该用什么方法回到城墙上。

  在这一层他依旧没有发现向上的入口,心中暗骂设计这个井阑车的人简直就是反人类。

  忽然,夏侯惇感觉有些燥热,头顶甚至都出了些细密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