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喋血阴山(终)


                 战场时此时步度根的优势其实很大,他完全打了徐荣一个措手不及。

  徐荣以为步度根会跟他摆开阵势来上一场比拼军阵的正面较量,为了取得优势,他还十分不要脸的用床弩进行了消耗。

  哪曾想步度根的战术竟然是这样,根本不跟徐荣拼战阵理解,靠人数打乱了他的布局并成功取得了优势。

  经典战例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在徐荣准备动用骑兵的时候,退回来的麹义献出了一条计策。

  这条计策让徐荣暂时放弃了出动骑兵的打算,看着双方进行残酷的消耗。

  战况其实对徐荣非常不利,双方士卒的战力基本持平,士气也差不多。一方养精蓄锐,另一方则是含恨出击。

  汉军刀盾的防线被压缩的越来越小,无耻的鲜卑人凭借人数优势展开了上下攻击。

  这样的招式真的很阴损,一个刀盾兵需要面对三个鲜卑枪盾兵,一人负责盾牌相抵,一人使长矛戳头顶,一人使长矛刺下盘。

  汉军刀盾减员非常严重,长枪兵也因为拉不开阵线导致难以发挥实力。

  太史慈非常焦急,长戟用出的招式刚猛无比,试图带人杀出一条通路,将鲜卑的阵型进行分割。

  可是鲜卑的人太多了,往往他能够杀出去,但是他身后的士卒却不行。没办法的太史慈只能再杀回去,指挥部队进行反抗。

  步度根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大手一挥,传令兵飞驰而去。

  不多时,鲜卑的弓箭手阵型开始移动,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射击。

  上万枚羽箭遮天蔽日的场景实在是震撼,呼啸着形成了一片移动的乌云,遮蔽了天边的太阳。

  所剩无几的汉军刀盾见状,恨得咬牙切齿。最终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个动作,高举盾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试图为更多的袍泽挡下这轮攻击。

  可是这个举动让他们的身躯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运气好的会被身后的长枪兵救下,运气不好的只能被数支长枪洞穿身体。

  运气好的……极为有限……/

  这一击让原本已经有些疲惫,士气倦怠的长枪兵瞬间愤怒,双眼充血,不顾自身安危跳进了鲜卑枪盾兵的阵型中,想尽一切办法对鲜卑人发动着攻击。

  徐荣也在等这一刻,他在鲜卑弓箭手动的时候就已经下令了,张郃率领着骑兵倾巢而出,狠狠撞向了鲜卑弓箭手的部队,并且由南向北斜着将弓箭手的阵型一分为二!

  打乱地方阵型的张郃并不满足,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再次发起冲锋,准备将对方的阵型进行进一步切割。

  张郃的进攻十分犀利,让鲜卑的弓箭手部队发生了骚乱。

  但这并不是麹义设想的杀招,真正的杀招要他自己完成才行。

  两千名连弩手化身原始空降兵,他们藏在了张郃的骑兵队伍中,被骑兵带到了鲜卑弓箭手的阵型里。

  在骑兵第一次冲击弓箭手阵型时短暂的停滞阶段,连弩手纷纷下马,使用连弩进行着近距离屠杀。

  连弩强大的火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鲜卑的弓箭手犹如秋天那被收取的麦子,成片成片的倒下。

  铁蹄蹋阵、长枪如龙,雪亮的马刀划过一个又一个弓箭手的身躯。

  伴随着张郃的第二次冲锋,鲜卑弓箭手士气彻底崩溃,开始了无法抑制的溃逃。

  事情发生的极快,步度根下令让弓箭手防守的时候张郃的骑兵就已经到了。等他想让弓箭手撤退的时候,弓箭手确实推了,不过是溃退。

  趁着后军大乱的时候张郃瞅准时机,率领骑兵冲入鲜卑中军,直奔步度根而来。

  步度根发现后想也没想就跑了,然而他跑的聊和尚跑不了庙,王旗最终被张郃砍倒,并且宣高了这场战斗的结局。

  汉军赢了,毫无疑问的赢了,代价惨痛的赢了。

  王旗倒下后鲜卑枪盾兵的士气一泻千里,他们以为步度根已经死了,有的放下武器就地投降,有的丢掉武器漫无目的的败逃,有的则在一些将领的带领下往龙城的方向跑去,希望回到族地。

  这一战从上午打到了下午,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

  汉军砍到王旗一面,各色令旗、号旗无数,缴获物资多如牛毛,还俘虏了一大批鲜卑贵族。

  然而徐荣却并不开心,汉军刀盾兵几乎全军覆没,枪兵也损失惨重,步军折损了一半有余。

  而且经过审讯得知有人在鲜卑溃败前带走了相当多的一批物资和重要贵族不知去向。

  徐荣意识到他还是失败了,他胜了这次战斗,却没有终结这场战争。

  徐荣将战报和自己的请罪信同时送往了邺城后,一面整理着缴获来的物资,一面等待着王弋的判罚。

  事实证明徐荣没有猜错,五天后,斥候在距离受降城数百里的一条大河尽头的湖泊处发现了鲜卑残兵在那里驻扎,足有两万人马。